「看得見的手」力挽狂瀾 陽光總在風雨後

剛剛過去的8月是網貸行業從雷潮下的風雨飄搖,逐漸向平穩過渡的一個月。在這一段時間裡,監管頻頻發力,穩紮穩打,相關的政策和舉措接連落地,使行業的亂相得到了一定的整治,投資人的恐慌情緒也在逐漸散去,種種跡象都在預示著P2P要回暖了。


“看得見的手”力挽狂瀾 陽光總在風雨後



行業雷潮逐漸平息,離不開監管的嚴打嚴管和業內眾多優秀平臺的合規努力。正如一位行業人士在此次雷潮中的感慨:“不管是不可以的,只依賴平臺的自律和自覺是不現實的”。

回望2007年國內第一家P2P平臺誕生以來,由於前期監管的長期缺位,導致行業在過於寬鬆的生長環境中迅速膨脹、形成一定體量的同時,也造成行業內魚龍混雜,湧現眾多偽平臺、詐騙平臺或不規範平臺的局面,為後續行業的發展埋下了禍患,爆雷時有發生。直到2016年起,網貸行業才進入監管時代,在“一個辦法,三個指引”的規範下,行業進入加速出清和排毒的階段,逐步轉向理性化、健康化的發展。

而針對今年的此次雷潮,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表示,其根本原因是大量平臺尚未完成整改、錯配、剛兌現象普遍,貸款規模超標仍向企業貸款;客觀因素是部分借款人逾期,致使一些充當信用中介的平臺本身也出現資金問題。恐慌情緒下,出借人謹慎出借,提前轉賣債權。

有分析師認為,拋開以上其他因素,可見造成爆雷潮的最根本原因仍在於眾多平臺的不合規,而網貸行業的良性發展也離不開底線清晰、監管有力的規範化。


“看得見的手”力挽狂瀾 陽光總在風雨後


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個多月的行業動盪期裡,監管的發力從未如此密集,據不完全統計,從7月9日央行發佈公告稱需要1-2年完成互金風險專項整治,到8月底北京、上海等地陸續開啟本地的合規檢查,在這段時間裡,中央以及各地方的網貸監管機構出臺涉及合規、自律、打擊老賴、信披、提振信心、救市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就已多近30項。尤其是嚴厲打擊逃廢債的舉措落地,和“108條細則”的出臺,極大地提振了行業信心,並明晰地指引了平臺整改和發展的方向,令整個行業的風氣為之一新,未來更為可期。

行業的良性發展離不開監管的嚴管嚴防,也離不開平臺的合規與良性運營的底層支撐。而在規範、健康的生長環境裡,平臺亦將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實現和行業的共發展、和投資人的共贏。

風雨之後,便是晴天。P2P行業歷經洗禮後,每一道傷雖是殘酷的,但成長確是必然的。留下來的平臺,應該是可以讓投資人放心的平臺,從而實現良幣驅逐劣幣、正本清源、去偽存真的目標。

讓我們一起靜待P2P行業陽光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