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說法:晉城可能是《西遊記》故事重要發源地?這個說法有根據嗎?

545288856875


黑風洞、火焰窪、師傅嶺、蓮花山、佛子山、打豬壑、豬圈郊、豬頭山、盤鋪、蓮花山、高家村、黃松背、黃虎掌、九蓮窯、大王、小王、靈龜石、豹頭溝……看到這些既陌生又感覺有些耳熟的地名、山名,許多人或許自然而然地會想到我國的第一部浪漫主義神魔小說——《西遊記》。

然而,這些地名確是自古就出現在太行山區晉城市陵川縣的地名、山名。經過40多年的痴心研究,從小就是“西遊”迷的陵川縣教師培訓學校校長侯孝義認為:《西遊記》的許多素材採集於陵川,這裡是一條密集的《西遊記》素材採集鏈。

其實,在晉城境內與《西遊記》相關的“遺蹟”並不鮮見,也不缺乏與之相關的實物內容:前些年,在澤州縣柳樹口鎮東中村南的紫金山上,文物部門工作人員發現一座創建於元代的寺廟。讓人驚奇的是,寺院背後的絕壁上,有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雕刻的精美的“三藏取經”摩崖造像,而造像中孫悟空手持的不是金箍棒,八戒手裡拎的不是釘耙……這尊石刻造像比《西遊記》成書早280年。

在高平市神農鎮故關村炎帝行宮正殿廊簷上,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及白龍馬等西遊記人物木雕應有盡有,而且還有腳踩風火輪的哪吒形象出現。雖然炎帝行宮創建年代不詳,但廟內現存一通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重修炎帝行宮碑”。這從側面說明,這組“西遊記”人物木雕的創作時間,比小說《西遊記》成書時間早98年。

另外,在晉城市所轄的陽城、沁水兩縣境內,有一條明代以前就開通的“南陽絲綢古道”。其中,在沁水縣土沃鄉南陽村至陽城縣董封鄉十幾公里的古道中,群峰疊嶂,林木茂盛,溶洞成群,地河縱橫。時至今日,這裡有關西遊記人物的傳說不絕於耳:土沃鄉馬後園村是弼馬溫養馬之處;在馬後園村旁有條東西流向的流沙河;流沙河的北岸有個村子叫高家莊,莊子的背後有個不足30戶人家的高老莊;高家莊對面有個褚家莊,原名“豬家莊”;褚家莊旁有條“洞子溝”,溝內有“紅孩兒洞”“蜘蛛洞”“牛魔王洞”“八戒洞”“狐仙洞”等九妖十八洞。

那麼,作為我國南方地區的吳承恩是否與包括陵川在內的晉東南地區有淵源?  據史料記載,吳承恩在河南河陰、新野做過知縣。而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版《潞安府志》記載,吳承恩於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任潞安府通判,任職兩年。

潞安府是如今的長治市,與晉城市相鄰,同為晉東南上黨地區。如此一來,吳承恩在任職兩年內親身遊歷包括陵川在內的晉城山水風光,並非空穴來風!

眾所周知,《西遊記》成書於明萬曆元年(1573年),19年後出版,距今有400多年曆史。根據所掌握的資料,晉城發現元代“西遊記”人物石雕,加之在當地與其相關的實物及民間傳說等資料相佐證,晉城很有可能是《西遊記》故事的重要發源地。


山西晚報


陽城縣董封就有紅孩兒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