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農民種地其實是虧本的,國內糧食的定價是否過低?

無財作力


農民種地並不是虧本,只是利潤低,加上土地面積少,造成了今天只靠種地維持生活非常困難。

一般種水田一畝地收水稻1100斤,按價格每斤1.3元,相當於1400元。水稻成本,包括種子化肥機械作業費每畝600元左右,利潤是800元。

人工費不能計入成本。種地、打工、開小賣店、搞運輸賺得都是人工費,去除人工費都不賺錢,都是一樣的道理。

自己種地地租也不能計入成本。別人租了你的地給你地租,實際上就是和你一起分割那800元利潤。水田剩800元,他願意出600元給你。種玉米利潤只有500,他只能給你350元。你要600地租,他就不幹了,留給你自己種。

至於糧食價格,是糧食在市場上對供求關係的一種反應,並不是誰定的。託市收購,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價格。比方將託市價格從1.3元加倍到2.6元,如果你能全部收購,到時候加工企業就會到泰國去買,你的變成庫存。如果你不全部收購,等你收完了,價格就會降下來,你收到糧庫的糧食還是賣不出去。

倒是有一個明顯不合理的地方。農民一斤稻穀賣了1.3元,大米在超市裡卻變成了4-6元一斤。消費者付了六塊錢買了一斤大米,加工企業卻不願意將收購稻穀的價格從1.3提高到哪怕是1.6元,原因是農民太分散,不能形成合力去議價。老張不賣老李賣,所以就吃虧。將來土地流轉了,一個農民的糧食多了,溢價能力就相應的提高。

所以現在國家按種植面積補貼,以增加種糧的收入;通過進口配額管理,加收進口關稅使國內糧食價格略高於國際價格。如果誰有更好的主意就大聲呼籲,遲早會產生影響。


種田博士後


中國農民不掙錢,主要還是人均耕種面積小,生產力低的原因。你看美國農民掙得盤滿缽滿的。全世界出口糧食美國佔一半。你說不掙錢,別人卻掙大錢。

抬高糧價,英拉就幹過,結果呢?泰國痛失多年大米出口第一的寶座,長期受損的還是農民,以至於泰國要起訴英拉。

中國已經在進口糧食關稅,補貼農業做了很多措施保護國內農業。但這隻能治標不治本,除非閉關鎖國。

要提高農民收入,根本還是要減少農民數量,提高生產力。要知道美國只有不到300萬農民,不僅滿足美國,還佔世界出口糧食的一半,我國大概5億農民,卻還要進口糧食。


莊惠松


如今在我國農民種地因該說是不虧本的,但可以說種地撈不到錢,白白的花了狗力氣。糧價是否過低?這一點可以說是絕對的。有些人說,國內糧價己經是很高了,我認為這是在騙老百姓。對,不錯,用國內糧價去與世界糧價相比那就是大錯得錯了。我認為一個國家和一個家庭在某種情況下是不能相比的,為什麼要拿國內的糧價去與世界糧價相比呢?我們每一年的生活開支,就不夠那些有錢的大佬們吃個早飯,為什么你又不去比呢?國內糧價為何要一定與世界接軌呢?這糧價關連到農民的生存,既然要接軌,為什麼不一起連同房地產,稅費,油價,路費,汽車,等等一切物品要求去和世界接軌呢?為何一定要拿糧食來下刀呢?從國內的一切工業產品物價,還有領國家工資的貸遇來看,國內的糧價對農民來講已是低得無法生產,面臨破產的絕境。所以我說這糧價是不能比的,再這麼往下比,農民的出路將何去何縱呢?我們不是有很多很多的專家嗎?一個個都朵到哪去啦?面臨著國內糧油大豆的缺口,農產品滯銷,這些問題都得到解缺了嗎?怎麼?平時不是一個個專家,專家的喊,遇到了問題就變專廢了嗎?我看這些一連串的問題並不是絕對的無法解缺。而是吃了飯,沒有認真的去解缺。先拿大豆,蔬菜,糧食,水果這些農產品來說吧,我國的土地面積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算少吧。我國有十四億人口,每年對這些農產品需求量是多少?大體上專家們應該是可以算得出來吧,擁有多少土地,多少勞工,這些都能算出來吧。每年的大豆需求量要用多少土地來生產,什麼地方能生產,這也應當能算出來吧?然後就按照每一樣農產品對十四億人口的需求量來規劃利用土地生產,不能超標,取長補短,每一樣產品都是經過國家嚴格規劃標準量來生產和定價。不能任由農民亂來,看到什么作物賺錢大家就一起去生產最後到至產品滯銷,造成經濟,勞力,土地,大量的損失。難道作為一個國家看到農民的蔬菜,水果,大量的滯銷造成經濟損失你們就不心痛嗎?全國上下統一規劃生產,用多少就產多少,也就是把我國的農產品像工廠一樣流水線的生產,誰該生產什麼就專業什么,不能亂來。我想通過專家和全國人民後努力,這種事情應該還是可以辦得到的。人人都有錢賺,產品沒有滯銷,減少國外進口,豐富我們的生活,錢多了自然好說話。


龍存開


其實有一個現象最能說明農民種地虧不虧本。

記得小的時候,家家戶戶的勞動力從來不出門,都在家種田,有的人家種的水稻甚至還不夠吃。但是現在呢?在我們山區已經看不到種植水稻的人家了。為什麼?因為別人在城市打工一個月的收入就能夠買到全家一年的大米了。

這個現象說明了什麼?恰恰說明了農民種糧食不掙錢。

可能很多人會反問,國家不是有糧食補貼嗎?不是有各種農業補貼嗎?

我下面給大家算一筆賬:

我們家皖西大別山區的,每個家庭差不多有2-3畝水稻田。雜交畝產千斤,也就是一個家庭每年產水稻能夠達到3000斤。水稻就算按照1.4元每斤被收購,這些糧食大概能賣到4200元錢。一個勞動力每天在外打工最低也差不多100元,在家種田按照60天計算,人工成本就要6000元了。不算種子、化肥、農藥的錢,你自己算算種地是不是虧本?國家確實有補貼,每戶人家一年補貼不到1000元,簡直是杯水車薪。現在生活成本非常高,過一個年就差不多花去10000元,要是農民都在家種田,那估計家裡真的能接不開鍋蓋了。

糧食價格是不是過低,我不敢隨便亂說,總之所有的物價都上漲了,但是糧食的價格一直漲的非常慢,這也就是為什麼,今天大多數農民寧願拋荒去城市打工也不願留在農村種地的主要原因吧。


民俗那些事


嚴格來說,農民現在種地是虧損成本兒的,有很多人在預估成本的時候,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自己的勞動成本,也就是忽略了人力,因此,他們考慮的成本基本上都在800元左右,而實際上,這樣的成本遠遠超過了800元,前兩天查資料,並且自己做總結,有了相關以下的數據。

糧價低嗎

有的人也一直抱怨,說我們國內的糧價非常低,然而事實是這樣子的嗎?事實不是,我們國內糧食價格非常高,我說這句話,當然是有依據的。我也知道有很多人不認同,或許會罵我。下面我們就擺出來試試,看看我們和國外的到底有多少差距。

上面的這些數據是來自於這幾次進口大豆的價格,而我們的國產三等大豆,是來自於黑龍江等地,這些進口二等大豆主要來自於巴西和烏克蘭。我們可以觀察到一個什麼現象?就是我們進口的二等大豆,就比我們自己國產的三等大豆還要便宜。就更不要說進口的二等大豆和國產的二等大豆相比了。

歸根結底大豆的價格這麼貴,為什麼老百姓還說是便宜呢,從下面的一張數據表當中,你就可以看出原因。

從這張表上,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出售1斤大豆的價格了吧,下面一張圖是我們大豆以及其他農作物的生產成本的比較,因為是14年,當年近幾年來,生產成本變得更高了,但是大豆價格卻沒有提成多少。


從這張圖片我們可以看出,之所以我們國內大豆的價格比較高,其他糧作物的價格也比較高,是因為我們的生產成本就高,如果能降低了生產成本,我們就不覺得我們的糧食價格低了。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題主這個算法就有問題,當然現在種地虧本的是有很多的,現在的糧食價格確實有點過低,也不是說所有的人都是虧本的,如果種糧食真的是虧本的,沒有一點利潤的話,那麼想想還會有那麼多人種地嗎?看看北方的平原地區,東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全都是種糧食的,會有這麼多人每年幹著虧本的生意嗎?那麼一家人怎麼生活呢?

但是不管怎麼說現在的糧食價格確實有點過低了,很多糧食種植戶都在叫苦,也打擊到了一些種植戶的積極性。但是絕不是題主說的種地就一定虧本。

一畝地的成本確實是要一千塊左右的,就說現在的租地費用就要在五百左右,然後種植成本大概也要五百左右,包括種子,化肥,人工,機器,農藥等等。現在來說一畝地的毛收入也就在一千五左右,比如說水稻一畝地一千斤左右,現在的水稻價格也就在1塊多一點,好的時候一畝地能賺到幾百塊,差的時候也確實是虧本的。我認識一個東北種水稻的,有三百多畝,好的時候說能賺到十幾萬的,一般來說一年好幾萬還是有的,但是也確實遇到過虧本的,不過很少。

題主的這個算法就是有點問題的,就是這個人工錢,如果要是人工都需要一千二的話,那麼想想回虧的褲衩都不剩。比如說一些農村的一家種個一畝三分地的,需要的人工確實是很多,但是這些農村人在傢什麼都不做,就種地,這個肯定是不能換算成人工一天120的啊。再就是說現在很多種植大戶全部都是機械化了,成本來說是要不了那麼多的,耕地的時候,收穀子,插秧等等加起來一般就在兩百左右,所以和題主說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你不能拿著小農經濟的模式,和現在一些機械化的種植大戶相比的,不然為什麼現在農業都是朝著規模化發展呢?這個也是社會發展的需求,也能大大降低成本。


張家界小伍


我在農村種了兩年水稻,定位安徽廣德,我給一下成本,不算人工。耕地100一畝,稻種2.5斤×40=100,除草直播田越來越難了,50塊錢快止不住了,治蟲兩遍50,複合肥120一畝,尿素30一畝,收割100一畝。合計550。至於租金各地不一樣,我的400一畝,總計950,產量1100單價1.15,剩餘300元每畝。抽水打農藥補秧苗撒肥料運糧食曬糧食哪一項不要人工支出,難怪很多60歲以下的人不願意種田,木工瓦工漆匠工資都250一天,明年不種了,耽誤幹別的,田還是要不計成本的人種啊,糧食價格肯定會上漲的,同時租金也要下降的。


海笨


確切的說是糧價處於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跟國際糧價相比,我們的糧食收購價確實是高了,可是扣除各種生產成本之後這種利潤實在太低了,這是為何呢?因為生產方式的問題!我們長期的小農種植方式使得米糧種植的產量低,勞動力佔用高,閒置高。這一點美國跟俄羅斯已經給我們做好了示範,這兩個機械強國採用的是大規模種植,機械化操作的方式大規模生產糧食,有人做出估算,一名美國農民的產值能力相當於500名中國農民的產值。這使得我們也非常有必要引入這種產量種植,鼓勵在平原地區使用土地流轉,併入到一起進行大規模種植,保持糧食的產量,保持國內基礎糧食的供應。

而對於山地梯田地區則應該鼓勵質量種植,引入大米優質品種,這類大米應該以質代替量,以農村自產有機大米滿足高層次米糧需求者,這一類人對品質要求高,又付得起高價,由他們來消費這些優質米,而農民們也能夠從這種高價中獲利。如此兩廂結合才能充分調動我國糧食生產的積極性。


優己


作為一個農民我的確承認糧價的確是低了。按照前些年物價看,玉米在一元左右,黃豆大約在兩元多。就像那首歌一樣農藥還是那個農藥,化肥還是那個化肥,就是糧價已經不再是那個樣。

雖然有補貼,那咱先算一下:玉米補二百,假如能上漲接近三毛乘以近千斤就是三百多吧?我們還要什麼補貼?

當然市場價格咱農民也認了,可近幾年連遇欠收年成,怎麼讓農民好過啊?

我也不得不對提問者的理論加以否定。計算成本的時候把人工費全部加入,特別是按照顧工價格計算是不對的,因為人工費也應該是種地農民的收入,其實農民也就是個打工仔,田間勞作付出換得秋收回報。如果全部按照用工費計算,那你不是一個真正的農民,也可以說是經營者吧。

糧食定價不在農民,也就只有期盼有好的收成來暖暖心吧。





趕著牛車逛街


這兩天剛剛收割完晚稻,還好只是種植自己吃的口糧,如果算是成本和人工是保本的,因為家裡有地不用租地。如果是租地種植水稻,沒有補貼是一定虧本的。現在的水稻收購價分別為,早稻120元/100斤,中晚稻126元/100斤,粳稻130元/斤,分別比2017年下降了10元、10元、20元。

1、自己有地不用租金,水稻豐收了可以保本。

自己有土地,不用租金。只是人工成本和化肥農藥成本。在昕瑞生態當地農村採用的是半機械化半人工的種植方式。今年家裡種了2畝早稻,2畝晚稻。晚稻的收購價格高,以晚稻為例。

每畝種子成本30元,化肥200元,機械耕種100元,機械收割100元,這些成本是無法節省的,總共430元。水稻整地,因為現在種植面積少也不養牛了,都是人工整地,用鋤頭挖地整地,2畝地1.5天,水稻秧苗管理總共2天。水稻拋秧(沒有機械,人工插秧)2人/次/天,總共2天。插秧後,水稻追肥(移栽後20天追肥一次,一個月後再追肥一次,抽穗揚花前一星期再追肥一次)、病蟲害防治總共3天。水稻收割1天,雖然使用了機械收割,但是要把稻穀運回家需要自己出力。水稻工時大概需要9.5天,當地的人工費用是100元/天,總共需要950元,加上種植成本430元,總共成本1380元。每畝產量1200斤,畝收入1440元。但還是能保本的,因為種地的大部分是農村老人,950元人工費,年輕人只需要在水稻移栽和水稻收割時投入人工,水稻育秧、水稻管理都是老人負責。賺的老人的人工,如果算上老人的人工每畝只賺50元。如果遇到年景不好,水稻減產了就得虧本。

2、承包土地種植糧食,如果沒有補貼一定虧本。

現在在農村有一些人,承包土地種植水稻,他們有門路能弄到補貼才會種植。甚至有些土地承包戶,寧願荒也不種植水稻。他們知道,如果種植水稻,每畝最多賺100多塊錢,如果遇到年景不好還會虧錢。個別土地承包戶,乾脆荒著不種植,或者改種水果或者其他經濟作物,種糧食又累又不賺錢乾脆不種植。

水稻種植大戶最大的成本是人工,現在農村很難請到人,也不太敢請人,大部分是老人,水稻種植都是很繁重的體力活,萬一幹活時閃到腰有病痛就虧大發了。昕瑞生態當地農村土地租金均價600元/畝,種子化肥,機械耕種和收割成本430元,還需要人工施肥、打藥、插秧、搬運稻穀,算上這些成本,管理好的每畝還有百十來塊的利潤,管理不好人工成本高還要虧本。

結語:農資成本上漲、人力成本上漲,在當地農村很少人規模種植糧食,都改種果樹和其他經濟作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