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除了螺蛳粉,还有早晨的“头锅”

柳州除了螺蛳粉,还有早晨的“头锅”

提起广西的饮食

一定少不了各种粉

什么南宁老友、钦州猪脚、桂林米粉

以及不得不提的柳州螺蛳粉

但柳州除了螺蛳粉,还有一样被忽视的小食融水滤粉

很多融水人的一天是从粉开始,也从粉结束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让融水人一日不吃就难受的滤粉

为什么叫滤粉?

柳州除了螺蛳粉,还有早晨的“头锅”

清顺治年间,从粤、闽、湘、赣、黔等省迁来一批农民,他们在融州(今融水融安一带古时称融州)以垦荒开地,造田耕种谋生。

为改善艰苦的生活条件,他们研制出一种食物,最开始是把大米浸泡过夜,然后洗净滤干,放少量的米饭加工磨成粉末。后将米粉入盆,用小量滚水合匀。再加清水搅拌成生熟稀浆。取木水瓢将底部钻穿五个漏眼,用五个手指塞紧瓢底的漏眼,将米浆倒入木瓢内,松开五指把米浆滤入沸水锅,用竹筷捞松,不使其粘锅底,熟后即成圆形粉条。这种新的饮食方式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人们称其为滤粉

滤粉的历史

每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融州当地有一古老习俗,每年的春秋两社,农家都要祭祀祈年。民间有一俗语:“社王不吃长江水”,每逢社日都下雨。清代乾隆年间,有一年祭祀日,恰逢降雨量很小,融安县大巷一带,遭受严重旱灾。

因滤粉的方法也似连绵不断的下雨,农民为了求神降雨,就以滤粉和酒肉祈敬“社王”。巧的是这年祭祀之后,连日倾盆大雨,使当年获五谷丰登。从此,不但每年的“社日”家家户户做滤粉祭祀“社王”,逢年过节、招待贵宾也用滤粉。吃滤粉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

性价比如何

柳州除了螺蛳粉,还有早晨的“头锅”

滤粉是现磨的米浆放入沸水中煮熟后,捞起食用。煮好的米粉加上碎花生、碎肉沫、酸笋、卤水、辣椒油、香油等配料,食之嫩滑,香甜,爽脆,鲜美可口,饱腹时间长。可凉拌也可炒食。融水滤粉属现煮现卖,味道鲜美,而且配料多。

在乡镇上,一般成年人只需要一碗已经能够饱腹。小碗4.5元大碗也只要5元,还可配上当地特色烧炙。性价比之高,深受人们的喜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