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中,徐百川为何总是和郑耀先提苹果皮的事,有何用意?

(史论纵横谈《风筝》第7期)

往期回顾,不知道不觉已经更新到第7期了,纵横已经将《风筝》有关文章做了大致的规划,大概能够更新50期左右,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

原本计划写完《风筝》再写《潜伏》,然后再写一个金庸武侠系列,因为纵横写头条开始火的就是关于杨过的文章,并且本人对金庸武侠有着近乎痴迷的喜爱,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昨天得到不幸的消息,金庸老先生千古了,对于我们这样的“学生”,实在是一件悲伤的事。

《风筝》中,徐百川为何总是和郑耀先提苹果皮的事,有何用意?

金庸大侠!

今天讲徐百川和郑耀先兄弟情,其实,徐百川和郑耀先也像武侠里面的人物,虽然两个人都是特务,却最是注重兄弟之情,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很明显郑耀先是一个隐姓埋名的大侠,徐百川虽然有些儿女情长,但也不失侠的风范。

剧中三处提苹果皮的剧情介绍

剧中,第一次提苹果皮的时候,是在郑耀先被游击队暗杀,并被子弹击中,在大病初愈的时候徐百川在郑耀先的床前为他削苹果,两个人回忆其抗战期间被特高课(日本特务组织)追杀,徐百川受了伤,在虹口的下水道里,就是靠着几个苹果才撑过来的,郑耀先吃皮,徐百川吃肉(据营养砖家说,苹果皮才是最有营养价值的部分),一起渡过了那段生死与共的岁月。

《风筝》中,徐百川为何总是和郑耀先提苹果皮的事,有何用意?

《风筝》中,徐百川为何总是和郑耀先提苹果皮的事,有何用意?

第二次提苹果皮的时候,面对多方的刺杀,郑耀先想要离开渣滓洞,在郑耀先向徐百川告别的时候,门口放了一个苹果,郑耀先想起了两人之前再日寇的追捕之下,靠一个苹果坚持的往事。徐百川放苹果可能是希望与他共同面对困难,徐百川听到声音,呼唤着郑耀先,郑耀先没有答应,因为他知道两人虽然兄弟情深,却身在两个不同的阵营。所以他只带走了苹果,而没有见徐百川一面。

《风筝》中,徐百川为何总是和郑耀先提苹果皮的事,有何用意?

《风筝》中,徐百川为何总是和郑耀先提苹果皮的事,有何用意?

第三次提苹果的时候,徐百川已经被抓,郑耀先虽然也被抓,但是身份还没有确定,韩冰想让徐百川指认郑耀先,韩冰命人把郑耀先和徐百川带到了同一间房子,郑耀先见房子里摆着一只瞎削了皮的苹果,便了解了全部的状况。徐百川再次讲起了两人吃苹果躲避日寇那件往事,随后询问郑耀先如果现在让她选,他选什么。郑耀先没有承认他就是郑耀先,但他还是婉转的告诉徐百川他依然会吃皮。徐百川突然告诉郑耀先林桃死了,并且立刻将苹果皮塞进了嘴里,来报答郑耀先。

《风筝》中,徐百川为何总是和郑耀先提苹果皮的事,有何用意?

《风筝》中,徐百川为何总是和郑耀先提苹果皮的事,有何用意?

徐百川为何总是和郑耀先提苹果皮的事?

实际上,苹果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苹果了,而是两个人患难与共的见证,兄弟情深的信物,只要一个人有难,另一个人一定会奋不顾身的去帮他,救他。

每一次苹果皮的出现,都是一段深情的展露,纵横以前在分析徐百川出卖赵简之的时候,说到过徐百川是因为父子之情而出卖了兄弟之情,实际上,这是一种两难的抉择,无论你怎么做都是错,怎么做也都说得过去。

《风筝》中,徐百川为何总是和郑耀先提苹果皮的事,有何用意?

《风筝》中,徐百川为何总是和郑耀先提苹果皮的事,有何用意?

做人总有难处,徐百川在国民党败亡前是一个忠于信仰,为儿子不顾一切,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人,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上天却给了他很多的麻烦,本来他在特高课的追杀之下可能活不过来,却因为郑耀先的苹果活了下来,现代人性之险恶,怕是两个人掉到一个洞里,最后活着出来的肯定只有一个,这是一种感情债,儿子被国民党特务控制起来了,韩冰派人救了出来,这也是一种感情债。

因此,徐百川最后只能是一个还感情债的人,为了儿子出卖党国,出卖简之,当自己的儿子脱离危险后,宁远不顾自己的安危,也要告诉郑耀先他妻子林桃已经死了的消息。

《风筝》中,徐百川为何总是和郑耀先提苹果皮的事,有何用意?

《风筝》中,徐百川为何总是和郑耀先提苹果皮的事,有何用意?

郑耀先相比于徐百川,是更明显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日寇入侵的时候,他屡屡以身犯险去对付那些日寇汉奸,对待兄弟,可以义无反顾,在兄弟和国家面前,他又选择了大义,放弃了小义,这正是为国为民的体现。

苹果肉和皮,终究不是一条路,就像郑耀先和徐百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