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弟弟已然漠忘的背后,实则是国民旧思想上的悲哀

引言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风筝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自宋代以来,人民便有了在户外放风筝的娱乐活动。对于儿童来说,风筝是长有翅膀的天使,它承载着儿童的快乐和梦想飞上蓝天。

鲁迅先生在少年时代因为“风筝”与其弟弟发生了分歧。直至中年,他因这件事情对弟弟仍然满怀着内疚与自责。

通过《风筝》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鲁迅与弟弟在其中所扮演的三对角色。而在弟弟已然漠忘的背后,实则是国民旧思想上的悲哀。

《风筝》:弟弟已然漠忘的背后,实则是国民旧思想上的悲哀

封建思想的卫道士与爱玩风筝的儿童

冬季的北京,天气还是有些寒冷,积雪还没有融化。鲁迅看到晴朗的天空中稀稀落落地漂浮着三两架风筝,于是便想到了少年时代故乡风筝时节的场景: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

在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鲁迅的故乡,放风筝也是十分盛行的儿童活动。那么少年时期的鲁迅和他的弟弟对待放风筝是什么样的看法呢?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鲁迅不仅不爱放风筝,而且厌恶风筝。但他的弟弟却与他截然相反,最喜欢风筝。

是什么原因导致同一屋檐下的亲兄弟,对待风筝的态度如此不同呢?

鲁迅有兄弟三人,他是家中的长子。《风筝》一文中提到的弟弟,是鲁迅的小弟弟周建人。

周建人小鲁迅七岁,小时候体弱多病、十分瘦小。对于他来说,放风筝能够减轻他身体上的痛苦,并承载着他的快乐飞上蓝天。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小孩子总是对未知的世界充满着好奇。所以十岁左右的周建人喜爱风筝,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风筝》:弟弟已然漠忘的背后,实则是国民旧思想上的悲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10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面对体弱多病的弟弟,鲁迅不仅没有赞同他、陪他放风筝,而且还毁掉了弟弟花了无数心血亲手制作的风筝。这背后的原因和鲁迅的青少年生活有关。

1881年,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祖父名叫周福清,是清同治年间的进士,在北京任官职。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所以童年时期的鲁迅家庭生活和教育方面都是十分优越的。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一件事情,鲁迅的家庭开始衰落。1893年,鲁迅祖父周福清因为科场舞弊案革职下狱,被判“斩监候”八年。为了使周福清活命,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巨额的资金。因为这件事情,父亲周伯宜卧病在床,鲁迅兄弟也被送到大舅父家中避难。周家从此开始衰落。

面对家庭的巨变,作为家庭长子的鲁迅俨然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从小深受儒家思想和封建伦理思想影响的他一心想要复兴家族、重振声威。对于两个弟弟,时值青年的他自然也担任着封建家长的角色,对两个弟弟要求十分严格。

要想复兴家族,须以正业为先。在青年鲁迅看来,放风筝就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的一种表现,是没出息的小孩才玩的东西。所以作为“封建家长的他”,在伦理道德和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是严禁弟弟玩风筝的。最终也导致了“毁风筝”的悲剧。

所以青年时期的鲁迅可以称得上是封建思想的卫道士,弟弟则只是一个爱玩风筝的普通儿童。

《风筝》:弟弟已然漠忘的背后,实则是国民旧思想上的悲哀

内疚自责的哥哥与已然漠忘的弟弟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因为长幼和力气的差距,鲁迅成功毁掉了弟弟精心制作的风筝。但后来由于一本外国书籍,鲁迅改变了对儿童玩风筝的看法。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由于受这本书的启发,鲁迅明白了风筝对于儿童的意义。此时的鲁迅已值中年,对于二十多年前自己毁坏弟弟风筝,给弟弟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这件事,鲁迅深感内疚和自责。他渴望得到弟弟的宽恕,希望弟弟能够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

在一次见面后,鲁迅叙述了当年的这件事情。当他讲完后,弟弟却惊异地笑着说道:“有过这样的事吗?”

哥哥多年来深负着内疚与自责,弟弟却对童年时精神虐杀这件事已然漠忘。这是作为哥哥的鲁迅所不愿意看到的。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风筝》:弟弟已然漠忘的背后,实则是国民旧思想上的悲哀

思想改造的先行者与奴性蒙昧的旧国民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弟弟对风筝这件事已经淡忘了,这说明鲁迅当初的行为并没有给弟弟造成精神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所以作为哥哥的他自然不必再为此而内疚自责。那为什么在这之后,鲁迅的心仍旧是沉重着的呢?

其实鲁迅沉重的并不是弟弟的忘记,而且从弟弟的忘记折射出了时代的悲哀。即:封建传统观念严重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现实社会毒害和窒息着中国人民的精神,使旧国民的骨子里充满了蒙昧与奴性。而这种蒙昧与奴性是极难觉醒和改变的。

在青少年时期,鲁迅因为封建伦理和教育虐杀了自己弟弟的精神世界。二十年来,鲁迅深入剖析、自我批评,加上自己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从封建思想的卫道士变成了思想改造的先行者。

但就他弟弟来看,童年时期的这一巨大精神折磨并没有让他“长记性”,多年后,他对这件事情已然忘却。这体现的是中国老百姓对封建道德奴役、家长式的专制制度的不觉醒。由此,鲁迅感到十分悲哀,并明白了想要改造“国民性”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文中多次提到了“四面严冬的肃杀、寒威和冷气正逼近我”,这是以自然气候喻恶劣的社会环境。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中国的北方正处于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在意识形态上,段祺瑞政府极力强化封建教育,提倡“尊孔读经”,推行奴性教育,以便达到“愚民”的目的。鲁迅对于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状况是十分反对的。所以《风筝》这篇文章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揭露和批判。

《风筝》:弟弟已然漠忘的背后,实则是国民旧思想上的悲哀

结语

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兄弟的悔恨交织在一起,进而是不得原谅后的沉重心情,最后落脚到对封建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美好明天的憧憬。

在《风筝》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以小见大,层层深入。写景与写人相结合,叙事、议论与感叹相结合,从中渗透着一种深沉的理性精神与强烈批判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