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最怕朝廷中的幾個官職,最後一個官職皇帝想管還勾不著

中國古代政治權利最高的屬於皇帝,很多人認為皇上可以為所欲為。

但這種認知是錯誤的,很多大事都是百官提前商議好,只是讓皇帝批閱下。

如果一個皇帝長期無所作為,在國家重大決策上面屢屢出錯,百官是有權利聯合罷免皇上的。

所以每一個皇帝,都害怕或者說忌憚這幾種官職

皇帝最怕朝廷中的幾個官職,最後一個官職皇帝想管還勾不著

皇帝最怕朝廷中的幾個官職,最後一個官職皇帝想管還勾不著

四: 宰相,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輔佐皇帝管理朝中各種事務還兼職百官之首。朝廷的大小事務,由部門任職最高級官員處理以後,在上奏宰相審閱,不用皇帝批閱。對於國家大事,宰相擁有建議權,宰相及其手下提出解決方案後,皇帝有認可權,再由宰相去執行,皇帝本人沒有建議權。一個官員如果想升遷,在皇帝面前阿諛奉承,遇到明君可能認為你是讒臣,得不到重用,遇到昏君,可能一不小心就掉了腦袋,所以想升遷必須得先和朝廷裡的最高行政官宰相搞好關係,而宰相作為百官之首,對朝廷的大小官員有引導性的作用。皇帝的每一項決定得到宰相的認可以後,執行力度和權威才能更高。可如果一個皇帝長期和宰相搞不好關係,宰相把所有的擔子丟給皇帝,那時間長了皇帝肯定受不了,比方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把皇上玩弄於鼓掌之中

三: 輔政大臣,皇帝作為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可權力基本掌握在輔政大臣手中。

名義上是輔佐新皇,其實朝廷的每一項重大事件,和國家的走向,都是輔政大臣來決策。

官員面也更加喜歡親近輔助大臣,因為當家不如管家。

比說西漢的霍光,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清朝的多爾袞,鰲拜,肅順,

不好好聽輔政大臣的話,隨時容易被廢。

二: 天下兵馬大元帥,中國古代最高軍職,總領軍政,掌征伐。歷朝歷代大大小小都會有戰爭。俗話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一個不聽話還特別會打仗的元帥。

勢必會威脅到皇上的龍椅,比如西漢的韓信,三國的司馬懿。

一: 縣令:雖然是朝廷最小的官職,卻是能接觸到平民百姓的地方官。一群碌碌無為,只想升官發財的地方小官。雖不能動搖皇權,但卻能使一個國家的根基不穩,長期搜刮民脂民膏,欺壓百姓。勢必會激起群民的抵抗。每一個走向末路的王朝,必然會有一群靠錢買來的地方官。天高皇帝遠,想管也勾不著。這些小小的縣令勢必會激情民憤,加速王朝的覆滅。

皇帝最怕朝廷中的幾個官職,最後一個官職皇帝想管還勾不著

看看老郭這個高興的樣子,一件大事在密謀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