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原來抑鬱患者是這樣一步步走上自殺之路的

最近經常被各種抑鬱症的信息刷屏,每當看到這樣的信息並不覺得意外,一直覺得一切的心理疾病都遠比身體疼痛要可怕的多。身體疼痛可以通過各種科學的方式進行醫治,但又有什麼能將一個連求生慾望都沒有的人從死亡線上拉下來呢?

震驚,原來抑鬱患者是這樣一步步走上自殺之路的

別人為什麼會抑鬱我不知道,但我確實分析過自己的情緒變化。一個月中有大約10天左右,為“嗨”值,大約10天為“湖”值,剩下的3到5天為“憂鬱”,還有3到5天為“暴怒”。憂鬱的時候往往自我存在感極低,有很強的渺小感,還會覺得自己被包圍在一個很小的空間裡,轉來轉去就是找不到出口。這個時候思考能力一般為負值,會有很深的絕望感。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選擇自救,狀態分兩種,一種是抓住周圍的人輪番的訴苦,說的內容可以綜合為一句話:“全世界都對不起我”。另一種會拼命地看書,完全沉浸在書中的世界裡。可是通常抑鬱不會那麼容易被消解,所以隨之抑鬱而來的就是暴怒。再我看來暴怒是抑鬱的實體,當抑鬱作為實體存在過了,那麼往往會在一瞬間被治癒。

震驚,原來抑鬱患者是這樣一步步走上自殺之路的

這種不好的情緒伴隨是一種常態,現在的都市人好像都是這樣:一個人在外面,白天晚上人前人後是兩種狀態,一個人在家的時候總會鬱鬱寡歡,失眠的特別嚴重。在朋友眼中你永遠都是那副陽光的樣子,沒人瞭解背後真實的你到底在想些什麼?那種孤獨感真的特別容易摧毀一個人。

張國榮跳樓、梵高曾經割下自己的耳朵、海明威將槍伸進了自己的嘴巴、阮玲玉留下“人言可畏”的遺言服藥自盡、海子、顧城,再到現在的喬任梁。

震驚,原來抑鬱患者是這樣一步步走上自殺之路的

抑鬱症在娛樂圈藝術界或者高收入人群中往往發生的概率更高。就像阮玲玉說的人言可畏,將自己毫無保留的置身於大眾的視野,對於大眾的諷刺、謾罵卻不能夠去反駁,只能全部接受。對於自己的才華完全不被瞭解感到唏噓,對於高壓力的工作環境感覺無力適從。

都說能夠贏得多麼大的讚美就要能接受多大的詆譭,但是任誰長期處於高壓力無處排解的環境中,精神崩潰點都會降低吧?就像水泵一樣,當所有的負面情緒堆積到頂點,那爆發瞬間就能夠摧毀一個人。

那些曾帶給自己快樂的事情,忽然消失了。失去食慾,蠶食掉記憶力和集中精力的能力。人前用面具偽裝,害怕自己的內心被人知道,擔心別人會議論。於是很用力的,把它藏起來。漸漸的開始煩躁不安,疲於相處,開始對身邊愛著自己的人煩躁發脾氣。失眠的特別嚴重。深夜裡心中只有那些消極的念頭,不知不覺又天亮,自己將會面對一個多麼讓人心力交瘁的一天。

震驚,原來抑鬱患者是這樣一步步走上自殺之路的

尋找一切方法想要將它趕走,但獲勝的往往是它。於是覺得和重新站起來相比,躺倒好像更加容易。最後感到自己和整個世界失去了聯繫,它綁架了自己的生活,就開始質疑生命的意義了。所以抑鬱症患者最終走上自殺這條路。

其實在很多時候做真實的自己就好,也許你在很多場合覺的某人在外人面前表現的很歡樂,給我們周圍帶來許多的陽光,可是一個人的時候卻抑鬱的要死。我想他很可能會認為全世界沒有一個人是理解他的,他孤獨透了。

抑鬱是一種病,不是性格懦弱,所以不要對著他們喊振作起來或者指手畫腳出一些毫無根據的建議。對病人報以善意沒有錯,但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這些話語,只會讓他們感覺更糟。不要對他們說這個世界上還有人比他們更慘,只會加重他們的愧疚和無助。只有通過不斷的調節自己的情緒才能走出心理的陰影,走出的抑鬱的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