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级环保督察整改工作 重拳出击 环环相扣 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7月中下旬,吉林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我市开展了督察工作。10月18日,吉林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四平市情况反馈会在我市召开,督察组组长李大法通报督察意见,充分肯定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严肃指出了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了针对性和操作较强的整改意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级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对督察反馈意见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市委书记韩福春要求,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督察组部署要求,将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立说立行、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彻底整改,努力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为此,韩福春先后多次率队赴铁东区、梨树县等地实地督导水源地生态环保问题整改、矿山问题整改等项工作,并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抓好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推动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市委市政府牢牢扛起政治责任,坚持顶层设计、高位操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韩福春和市长郭灵计为双组长的四平市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带领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把整改工作作为检验“四个意识”的重要标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大举措、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环保要求的具体行动,切实把反馈意见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有效举措,转化为推动生态环境改善的实际成效,确保中央和省委决策在四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全市上下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抓住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重大契机,全面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保护生态不计其利、面向未来不计其功的责任担当,努力走出一条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并举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

按照精细化建账、常态化查账、规范化结账工作标准,我市认真研究解决督察反馈问题,全力抓好问题整改。各地各部门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方法路径、投入保障、督查督办等方面制定整改措施,对标对表、挂图作战,能立即解决的立行立改、逐条落实,不能立即解决的,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做到“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特别是针对东辽河水污染问题,我市坚持治标和治本同步、预防和整治并重,加快还辽河一片碧水清波。

10月24日,郭灵计主持召开辽河流域水污染整治开工项目专项调度会,他强调,辽河流域污染治理是摆在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认识上再提升、措施上再着实、进度上再加快,一鼓作气、砥砺拼搏、攻坚克难,不见成效不放手,不达目的不收兵,坚决打好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攻坚战。

为破解资金难题,我市积极筹措,一方面与省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争取省直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把资金花在刀刃上、紧要处,让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在当前有效施工期已不足1个月的时间里,进一步梳理项目清单,逐个项目明确进度安排,对账精准调度,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力争在项目进展上取得一个新的突破。

10月25日,我市召开部署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会议,副市长褚春彦对全市坚决落实完成中央和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全面完成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即将开始的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

同时,我市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对督察组发现和指出的问题,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员和完成时限,对不作为、慢作为、敷衍推诿、虚假整改的单位和个人,坚持从严问责、从重惩处,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对督察组移交的案件线索逐项核查,重拳出击、绝不手软,持续释放狠抓生态保护治理的强烈信号。另一方面,我市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坚持以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健全完善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在巩固现有整改成果的同时,确保新问题不出现、旧问题不复发。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运作下,各地各部门分兵把口、各负其责,多管齐下、重拳出击,我市省级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