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遇的股市奇才利弗莫爾的結局爲什麼是潦倒和自殺?

悠悠藍花


時代造就英雄,百年一遇的股市奇才利弗莫爾一生跌宕起伏,賺得幾輩子都花不完的財富,卻最後落得一貧如洗。很多投資者一提到利弗莫爾便是“投機之王”“投機先驅”來形容,如果看其一生的諸多評價,一些階段性的投資也並未投機,只是其在做空的階段中賺得盆滿缽滿,然後被埃德溫·利非弗將其一生的股市創作為書籍《股票做手回憶錄》,之後享譽世界。

在二十世紀上半葉,信息的互通並不發達,傑西·利弗莫爾也只是在金融圈內享譽,但在更多的投資者之中並不熟知。很多現代投資者都有一個疑問,要是傑西·利弗莫爾在現代,一樣的人生故事,最後是否還會自殺?其中一個點就是,可能出版社會找其出版人生自傳,最後可能收取版費還存在翻盤的機會,而不至於成為酒鬼,窮苦潦倒後的結束人生。

百年一遇的股市奇才傑西·利弗莫爾的結局為什麼是潦倒和自殺?

傑西·利弗莫爾從一個經紀店的小員工,一度成為美國最為富有的“投機之王”,並且經歷了幾次人生跌宕,不管從豪賭還是紙醉金迷又窮苦潦倒的經歷來講,豐富的故事呈現了其的一生。

其實對於傑西·利弗莫爾暴富之後的生活也是存在記錄,其有錢之後每天要抽掉10支哈瓦那雪茄,別墅、傭人一應具有,可以說是二十世紀的時代“驕子”。1929年股市大崩盤之後,更是憑藉做空擁有1億美元的巨資。要知道,這並不是空頭支票,也不是三角債務,而是賬面中的現金收益。而在那個年代,1億美元足以讓其成為美國的巨豪!

財富擁有的容易,失去的也快。1930年開始,時代的“驕子”好像所有的事情都不靈了,家庭中妻子頻頻出現問題,因為傑西在外的“花天酒地”而鬧離婚。事業上也出現了諸多的問題。

而到了1931年,傑西的財產變失去了一半。而到了1933年,連另一半也沒有了。

“久賭必輸”,只能用這樣的言語來形容當時的傑西。而在之後的時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於賣空的規則作了很多的修改,而傑西的拿手好戲便是做空,這樣他面對重重困難,有力也使不出。

1934年更是申請了破產,並且欠下了226萬美元的債務。失敗之下,成為了一個酒鬼,鬱郁不得安,而其的妻子早就已經離開他。

傑西有想到出書的來挽救自己,1940年出版了《怎樣做股市生意》。誰還會看一位失敗者的書呢?除非成為歷史。如果在當年他最為風光的時間出書,那麼肯定會成功之上再成功,但沒有人喜歡輸家。

在同年的年末,傑西走進一家大旅館的衛生間,從口袋裡套出手槍,扣動了扳機。

什麼原因讓傑西這般無奈?

①、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對於晚年無力迴天表示無奈。經歷過浪潮的人,都是時代的“驕子”,而“驕子”最懼怕的就是年老。傑西也一樣,晚年出書,但又不得力,能夠發揮的也都發揮了,無奈之局。


②、妻子的離開。晚年最期望的是什麼?是美好的生活,闔家歡樂。而傑西最後還擁有什麼?可以說什麼都不擁有。

怎麼看待投機?

對於投機而言,普通投資者並不適合,就算是專業投資者也要適可而止。為什麼?投機,就相當於賭博,總歸會有輸的時候,絕對不可能一世一帆風順。就連“投機之王”傑西·利弗莫爾都是這般結局,那麼誰還會更好呢?索羅斯?

索羅斯的投機,是順應著時代的需要,並且其投機做空,也僅僅是短暫的,並沒有傑西瘋狂。

投機需要適當,個人生活也需要美滿。投資就像是一個人的一輩子,不能兩面受敵。

最重要的還是投資,投機價值的投資。


炒股哥說


利弗莫爾作為一代投機家的祖師爺,名聲很大,因為他一生多次破產,又多次東山再起,晚年經濟上也沒有那麼不堪,他的自殺只是因為家庭原因,前妻和兒子酗酒成性,還賣了他花了幾千萬美元買的豪宅別墅。家庭原因讓他晚年生無可戀,選擇了自殺。

利弗莫爾最輝煌的一戰是1929年時,在有史以來世界股市最大崩盤中賺了1億美元,摺合到現在,價值超過一百億美金。

利弗莫爾的投資方法是趨勢交易,看準趨勢再下手,在他第三次破產之後,他只有一次翻身的機會,一家券商願意給他500股的交易機會,只有一次出手,失敗了就沒任何機會翻身了。他等待伯利恆鋼鐵,從50美元等到接近100美元,他才出手。你可能有疑問了,為什麼50美元不買,到100美元才買?這就是利弗莫爾的交易理念,他認為突破100之後將會有一波加速上漲,這一段是風險最小的,所以他選擇100再出手。

事實上,1929年利弗莫爾做空股市,完全是歸因於宏觀交易法,根據當時英國加息可能帶來的連鎖反應,加上美國也要加息,再結合當時股市在瘋狂之後可能陷入的調整,他選擇了全面做空。

只是後來美國有了證券監管機構,對做空做了很多限制,讓他難以適應。而他最擅長的還是做空。所以後來就破產了,但是仍然留下了一筆上百萬美元的信託,其實晚年完全可以衣食無憂的。

在此,其實可以引用巴菲特的一句話來作為警示:沒有人因做空美國而發財。利弗莫爾雖然發過財,但最終都還了回去。

所以,做空任何品種,我都認為不太適合,因為向下最多獲利100%,向上卻是無限的。


趙冰峰


利弗莫爾晚年的經歷與他青壯年時期相比,可以說是潦倒。青壯年時期的他富可敵國,被總統待為上賓,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晚年時期的他輸掉了絕大部分財產,被市場中人譏諷,婚姻失敗,家庭也不幸。。。

可以想象,這種人生天上地下的巨大反差,需要怎樣的一顆心才能承受這種無法面對的痛苦。他的遺言就是:“我的人生就是一場失敗”,可見其內心的巨大痛苦與折磨。

利弗莫爾晚年為什麼會這麼潦倒呢?

我認為這與其先天性格與心理有很大關係。在《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中對他性格的描述極少,只講了他是如何多次從低谷走向成功。

實際上,我們通過他晚年的言行可以知道其一些心理特點:

1 自律性差

即使在年輕時他的自律性也不太強。比如當時他有錢後花錢大手大腳,外面又有很多女人和他糾纏不清,晚年時又酗酒。。。可見其自制力並不太強。雖然其交易技巧爐火純青,但是他自律性差的毛病一直存在。特別是晚年時期多次違反自己的交易規則,導致虧損巨大。他晚年的書中承認如果能注意風險控制,自己會走的更平穩一些。自律是交易更是人生重要的必備素質。對比現代的投資家巴菲特,就可知巴菲特的自律性有多強。老巴幾乎無任何不良嗜好。。。

2 內心脆弱

利弗莫爾是個很敏感的人。從書中他大講直覺的重要性就可以看出。但是敏感的人往往內心是脆弱的。他的心理承受力應並不很強。所以多次的人生起落對他的心理產生了強烈的刺激甚至是傷害,以至於晚年患上抑鬱症。其實有不少短線高手精神壓力都很大,都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有的短線高手甚至一次破產後就選擇了自殺。利弗莫爾最後的自殺與其天生心理脆弱,短線重倉交易精神壓力大導致的抑鬱症有必然的聯繫。

3 嗜賭成性

他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賭徒。重倉加槓桿是他交易的標配。也由於這種孤注一擲式的交易操作導致他的人生大起大落,驚險刺激。

總之,人性的弱點,心態的崩潰是他晚年困頓的根本原因。


孟可的思想空間


應該說炒股害人呀,所謂奇才,多無法在最大漲幅與跌幅中生存,被最大極限的拉扯,最終因破產而走向終局。

我曾主編一本專著“鉅虧學炒股”,後以《炒股別踩這8大雷區》為書名正式出版。其中

利弗莫爾也是論證的主角之一。

介紹他的故事之前,先讓大家瞭解下聽消息炒股的危害。

聽消息炒股,最明顯的特徵是慢。等消息傳得到我們普通人的耳朵時,多半早已陷阱重重了。投機天王傑西·利弗莫爾也提醒過,別聽內幕消息:“憑什麼說個個都不知道消息,只有你一人知道?”

一般基金經理會放出很多內幕消息,但你只要反問說:“說那麼容易賺大錢,那你為什麼不去賺這個錢,而只賺點佣金呢?”

利弗莫爾曾被小道消息毒害過,所以他強調不能聽從小道消息。那時,1907年股市暴跌中大手沽空,利弗莫尓大賺數百萬美元。誰知由於聽信朋友帕西·托馬斯的小道消息,辛苦賺來的錢打了水漂,這是他炒股生涯中幾乎要破產的一次經歷。


利弗莫爾20歲那年即積累了1萬美金的本錢(當時是一大筆錢)。經歷過四次破產,又重新崛起,最終以自殺作為終局,他的一生經歷激起無數後來投資者的研究與解讀。

以他為原形的《股票作手回憶錄》一書是經久不衰的投資經典,直到今天,仍是最多人閱讀和極力推薦的投資著作之一。

來介紹下利弗莫爾的簡單而傳奇的一生,被炒股殘害的一生。

利弗莫爾是一個絕對的投機天才,第一份工作在波士頓一家股票經紀行做記價員。1929年大蕭條時機,當其他人紛紛破產的時候,利弗莫爾的個人財富卻因為正確做空而累積到1億美元,成為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

但利弗莫爾驚險刺激的一生並非總伴隨著好運氣。

利弗莫爾的人生經歷了四次破產。1940年11月,他的人生走到了悲慘的終點:在曼哈頓的一家飯店大醉後,利弗莫爾給他的第三任妻子寫了一封8頁紙的信,文中稱“我的生活是失敗的”,然後在飯店衣帽間自殺身亡,身後留下的財產不足10000美元。


另一位投資大師江恩曾剖析過利弗莫爾的災難性結局。江恩認為利弗莫爾是個有信用的人,他雖然屢屢破產,但只要恢復元氣,一定還債(包括欠江恩的錢)。

江恩認為這位大炒家的弱點之一是他除了學習如何賺錢之外,什麼都不學。他從不學習保存資金的方法,所以當他賺了一大筆錢以後,就不再穩妥地進行交易。

也就是說,利弗莫爾最重要的個性是貪婪,而不是止損。

過於貪婪讓利弗莫爾遭受了滅頂之災。但正因為慘重的炒股虧損經歷,讓利弗莫爾有關截斷虧損的建議更加可貴,以下是利弗莫爾臨終忠告:

第一,確定自己的止損點。如果損失超過10%的界限,就應該主動將股票拋出。

第二,絕不要平攤損失。當你在30元買進一隻股票,而它後來跌到25元時,就不要為了平攤你的價格再買進這隻股票了。它沒有按你的預期而表現,這足以證明你的判斷是錯誤的。趕快接受你的損失,退出來。

第三,時間止損。如果一隻股票的走勢對我們不利,在它達到某個點時,就停止這筆交易。同樣,如果一隻股票在確定的天數內沒有按自己的願望去表現,也應該停止這筆交易。


財經作家邱恆明


利弗莫爾的自殺,大家是眾說紛紜,但是因窮困潦倒而自殺,我是有懷疑的,畢竟他經歷過幾次破產,又滿血復活再攀高峰的事蹟不是一兩次了。所以我總結有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他的奢侈糜爛生活習慣,放縱了自己,好女人和酗酒如命,麻痺了自己,導致了自己對市場失去了嗅覺,在一個迅速的發展和市場交易風格的變革時代中沒有應對好,導致了頻頻失敗,最終喪失信心而絕望!

第二、就是利弗莫爾就是最終沒有逃脫人性的弱點。不斷增大的年齡和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是自己的精神和肉體上的健康狀態的下降,導致他不能像年輕時能夠對人性弱點有效約束和自律。不健康的狀態下導致情緒失控和人性弱點迸發,最終利弗莫爾還是迴歸人性原始的境界而不服輸、賭性大發,沒有對市場有敬畏之心,及時止損的風險控制。數次不斷的違背了自己信仰的經歷過無數次生死淬鍊考驗的近乎完美的交易系統和原則。

第三、家庭的不幸福和婚姻的失敗,也是跟他有關係。最終自己種下的因,結出的果也得自己吞下,因為自己的放縱而種下的苦果。

就如利弗莫爾最後對自己的評價:“我的一生是失敗的”。我想這是他最後的總結真正看清了自己,找到了原因而悔恨。所以可見人世間無論出現什麼樣失敗的結果,無論如何都是自己的錯,都是由於自己曾經犯過的過錯而導致的結果。




神乄紅纓


1940年,傑西利弗莫爾出版了《如何進行股票交易》一書,但公眾對此並不感興趣。同年,利弗莫爾在飯店的衣帽間自殺身亡。他死後留下的財產不足1萬美元。

利弗莫爾的死,宣告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他與其他股票獲利的人不同,他是一頭獨狼,成功取決於自己的天賦和技術,而不是背景和團隊。

現在很多炒股的人,都會看利弗莫爾的書,想從中解讀股市規律,獲得成功的秘密,但是很多人看到利弗莫爾的結局,便更相信馬雲的那就話“沒有人是炒股致富的”。利弗莫爾在給第三任妻子的信中承認“我的生活是失敗的”。那麼為什麼利弗莫爾最終還是失敗了?

第一,錢來的太容易,沒有資金安全意識。利弗莫爾從十幾歲就開始獲利,他的財富基本都來自股市或期貨,這些錢的成本就是自己的才智,而才智對於個人而言,成本為0。所以一旦利弗莫爾有錢了,他就拼命的揮霍,沒錢了,就再回股市。

利弗莫爾在有錢的時候,沒有成長沒一名企業家,而是堅持投機。投機者和企業家的區別在哪裡?李嘉誠的一句話說的特別好“手頭上始終要有一樣核心產品,即使天塌下來你也是賺錢的”。利弗莫爾沒有做到這一點。

第二,成也自信,敗也自信,沒有變通。利夫莫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於自己對數字的敏感性,對市場判斷的準確性,過多的成功是他產生了很大的自信,認為自己的判斷和市場方向是一致的。

但利弗莫爾並沒有注意到市場的變化,利弗莫爾晚年的股票市場已經與其叱吒風雲的時候有了很大不同,換句話說,他的技術已經不再適應市場了。但利弗莫爾依舊自信自己可以從股取得成功,失敗後,也沒有及時修正,以至於一敗再敗,最後敗無可敗。

所以說不是天妒英才,一個項羽式的悲劇,根本還是人性的弱點。






徐徐成翔


利弗莫爾,之所以能夠創造出驚人的財富。他的交易方式當然是原因之一,但是,另一個必備條件一定是:重倉。

即使他的交易方法再無敵,沒有重倉的配合,他也根本無法迅速的致富。

重倉交易優勢就是賺錢的時候盈利能力很強,但是,重倉交易的弊端,就是在沒有行情,連續止損的時候,回撤也大。

而且,利弗莫爾跟我們一樣,都曾經踩過很多陷阱。比如,他曾經就聽信過棉花大王的建議,死扛棉花期貨的虧損,最後爆倉。

因此,利弗莫爾這一生經常大起大落,這是他的方式決定的,其實,這也是投機人的宿命:經歷波折。

但是在他的中後期,或許是他發覺了只要沒有離開這個市場,就無法與穩定為伍。所以,他在他有錢的時候,給自己的家庭購買了信託養老基金。

所以,很多說法說利弗莫爾的窮困潦倒是自殺的原因之一實際上是不屬實的。這一點,在維基百科上是有證據的。他們經過調查後發現:利弗莫爾在去世後的時候依然擁有500萬美元的不可動基金,大約相對於現在的一億美元。

他早就從歷次破產的經歷中得到了足夠多的教訓。

利弗莫爾對投機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在交易中經歷了無數次的大起大落,即使他最後又一次破產,如果他能夠正常的繼續交易,他依然可以在有行情的時候再次崛起。

所以,導致他最後自殺的並非交易和破產方面的打擊,因為他早就身經百戰。導致他自殺的,是其他因素。

利弗莫爾在他的時代被稱為:“華爾街巨熊”。這個綽號的由來是因為他的交易方式:順應市場趨勢。這種交易方式導致了在股市下跌的過程中,他只會持有空單。由於他的資金量較大,他的盈利豐厚,導致了人們把在股市下跌過程中虧損的憤怒大多轉移到了他的頭上。認為股市下跌都是因為他放空所致。

實際上,投機者們從來不會主動創造趨勢,他們只會與大趨勢為伍。利弗莫爾也曾經坦言:股市下跌是因為它本身要跌,而並非我所導致。

但是,人們不會相信,人們更原因稱他為“大空頭”,“大混蛋”。用來宣洩自己的情緒。

除了不被世人所理解之外,利弗莫爾的家庭也是他的夢魘,他妻子酗酒,婚姻極度失敗,離婚2次。家庭並沒有給他帶來理解和溫暖。導致他鬱鬱寡歡,在離婚之後的幾年,他又諸事不順,交易再一次失敗,在他57歲的時候再一次破產。這個時候,他身心俱疲,失去鬥志,並且患有深度的抑鬱。

最後,在1940年的11月28日,一生4起4落的華爾街大作手,獨自一人創造出輝煌戰績,突破式交易法流傳後世,被指責為1929年股災的元兇之一,“華爾街巨熊”,“投機之王”利弗莫爾開槍自殺。

給我們所有做投機的人,留下了一本投機鉅著,和難以接受的結局。

華爾街永不改變,投機者會變,股票會變,但華爾街永不改變,因為人性永不改變。——傑西,利弗莫爾。

天啟量投


  • 我在之前也反覆讀過利弗莫爾的《股市大作手回憶錄》,利弗莫爾對股市有著非凡的洞察力和近乎完美的交易策略。曾經連美國總統都要親自打電話給他,叫他不要做空了。他自己也獲得了富可敵國的財富,可是他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多次破產,又多次重新翻盤。最後無奈落泊,最終因為窮困潦倒而自殺。結局是很令人唏噓。


  • 造成利弗莫爾這樣的結局就是人性。他自己曾經也說過,在金融市場有時他就是天才,但有時他會也犯錯。以他的性格,一旦犯錯就是致命的。他喜歡重倉加槓桿出擊。看對了可以馬上香車美女,看錯了只能下海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意志力也會變得越來越薄弱,操作起來就沒有年輕時那種衝勁了。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除非象巴菲特那樣遠離市場才能做到。否則對於深處市場的人,總會有貪婪和恐懼,總會有弱點。在期貨市場中,有很多人一夜暴富,最終也會選擇輕生啊。利弗莫爾也是這樣。他的《股市大作手回憶錄》也是死後才暢銷的。有點可惜。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股海重生2015


利弗莫爾和他的《股票作手回憶錄》一書如雷貫耳,書名本人看過無數次內容卻一字未看,不是書寫得不好(沒看過也不可能知道好不好),也不是利弗莫爾不夠出名,一字未看是因為我覺得這類型的書籍只能拿來學習欣賞,但對實際運用沒有太大意義。我認為股市就像是水,水性無常無法用鬥去量。


風險投資在行內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則“九次成功抵不過一次失敗”特別是在一個人在取得輝煌成績之後遭遇失敗的代價將會更為慘重甚至是萬劫不復,除了利弗莫爾還有很多曾經享譽一時的“股神”如:漢克·卡費羅,格雷厄姆,費雪,還有上海某基金女“股神”,香港股神曹仁超等等,還有近日某知名操盤手的6000萬豪宅被封。他們全都曾經輝煌卻沒有一個是無疾而終。

有人曾經說過“當他們把股市中局部的成功經驗上升到百戰百勝的理論的時候,失敗就已經註定了。”看看這些大名鼎鼎的股神是如何隕落的?幾乎無一例外敗在目空一切,自以為是,固步自封,與時代脫節,自以為無所不能,一個個曾經閃耀著萬丈光芒的“股神”們都在慘敗中黯然收場結局讓人唏噓。利弗莫爾就是其中之一。


人就像水缸一樣水別裝得太滿,水滿了就再也裝不進去任何東西,他的水平也就到此止步。利弗莫爾的水就因為裝滿了再也無法引進活水最終導致整桶水黴變發臭。別過於高估自己,別以為自己曾經九十九次成功就可以目空一切戰無不勝,只要九十九次之外的一次失敗就足以讓你飛灰湮滅。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市場在變,時代在變,包括人心也是永遠在變,不想被淘汰只有比誰跑得快。


狐說財經


首先明確一點,利弗莫爾晚年並沒有窮困潦倒,在《股票作手回憶錄》中也有寫,在他結婚後為妻子和孩子建立了信託,使得其生活完全不受其投機的影響,就算他破產,也可以活的很舒適,在他死後,其資產也有幾百萬美元,算上通脹放在現在也是千萬或者億萬富翁。

自殺多是因為家庭原因導致的抑鬱症。抑鬱症貌似是很多天才的通病,可能他們多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別人進入不了他們的世界,他們也不擅於和人溝通,有時就會想不通。

總之在投機方面,利弗摩爾是絕對的天才,其一身的起起伏伏也值得每個交易人反覆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