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金庸武俠,淺析那些走火入魔的「武癡」

武林界什麼樣的人最可怕?不是天下第一高手,也不是泰山北斗,而是如同滾刀肉一樣的"武痴"。在金庸小說中,除了一些因情偏執的女子外,還有一群女性,因痴迷武功絕學而走上偏執道路。

這些女子大多身世坎坷,性情剛烈,或許正因如此,強烈的自尊心與好勝心才造就了對武功絕學的痴迷與貪戀。

《射鵰英雄傳》中的梅超風,自幼父母雙亡,被伯父收養,11歲被賣給上虞蔣家村的富戶作丫頭,12歲被老爺調戲而遭太太毒打,最終被黃藥師搭救,將她收入門下,將她的名字由梅若華改為梅超風。由於黃藥師的悉心照顧,她感恩師德,對師傅尊敬體貼,後和陳玄風產生感情,因門規不許,二人私自偷了《九陰真經》下半部逃離桃花島,因為沒有上半部,二人亂練一氣,用每天進食少量砒霜再運功逼出體外的方法來強練內功,倒也自成一派,練就一身歪歪扭扭陰狠毒辣的盜版武功。

讀金庸武俠,淺析那些走火入魔的“武痴”

為求武功精進,急於求成,常抓活人打死,然後解剖內臟,檢驗功力達到了幾成,手段極其殘忍,江湖人稱“黑風雙煞”。梅超風是個地道的“武痴”,初次見郭靖就以他性命相脅,要求他講出全真教的心法口訣。為了學得一招一式她變得嗜血、暴力,練九陰白骨爪和摧心掌一共殺了多少人,恐怕永遠沒有答案。一個人,只因從一本武功秘籍上看了幾句含糊不清的字句,就開始瘋狂不斷地殺活人練功,這是何等殘忍嗜血的人才可能進行的?梅超風雖然是絕頂女魔頭,卻不能讓人徹徹底底地去厭惡,她的形象鮮活跳脫,遠勝前面種種高手,至性至情,有一種地獄中的花朵一般怪異莫名的美麗。

《倚天屠龍記》裡的滅絕師太,是峨眉派掌門,郭襄的徒孫,武功高強,性情剛烈,一生有兩大願望:一是驅除韃子,光復漢家山河,二是峨眉派武功領袖群倫。雖可見她心懷天下蒼生,卻不可否認她畢生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費盡心機奪屠龍刀,以和峨眉倚天合併,發揚峨眉武功。她擔任掌門後急於完成心願,先讓愛徒紀曉芙接近明教楊逍,卻不想紀楊互生情愫,並誕下一女楊不悔,滅絕盛怒下一掌擊死了紀曉芙,第一次奪屠龍刀宣告失敗。後又讓周芷若利用張無忌,奪取張無忌義父謝遜手中的屠龍刀,並逼迫周芷若發下毒誓不得對張無忌動心,最終屠龍刀和倚天劍終歸峨眉,峨眉武功也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讀金庸武俠,淺析那些走火入魔的“武痴”

滅絕的一生都在為峨眉打拼,她一生從不服人,剛強好勝,為了發揚本派武功,找到屠龍刀,她不惜向自己的弟子下跪,最終躍塔而死,以保全自己武學至尊的尊嚴。這種自殺式的死亡,是一個武學偏執狂為自己唱的最後一曲輓歌。

提到滅絕師太,不禁想到《倚天屠龍記》中的另一個女子一蛛兒。她身世悽苦,父親娶了二孃後遭到百般虐待,人又倔強痴情,有一股悲憤抑鬱之氣。她為了報復父親,去練千蛛萬毒手,達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容貌也被毀掉。這是一門歹毒的邪派功夫,練功時需要將蛛毒帶入自己的血液中,花蛛毒液盡入練功者體內,蛛即死去,再換新蛛。此功威力極大,只是練得越深,體內毒素積得越多,容貌變得越醜,明知此功危害,蛛兒卻執意要練,從追求武功層次上來說,蛛兒為了練武功犧牲自己的美貌,已經算得上一種偏執了。

讀金庸武俠,淺析那些走火入魔的“武痴”

除此之外,金花婆婆為了“乾坤大挪移”讓自己的女兒小昭去明教做臥底,也算是“因武偏執”,在武功和女兒的性命安危之間她選擇了前者。

當然,金庸寫過很多經典的男性武痴,比如鳩摩智,謝遜,蕭遠山,讓人尋味的是,金庸讓謝遜這等武痴最後大徹大悟,皈依佛門,結局圓滿,卻讓滅絕、梅超風這些同樣因痴迷武功而偏執的女子走向死亡,這樣明顯的對比,更加顯露出金庸的“男權思想”

從梅超風失去雙目眾叛親離,到滅絕師太自盡,再到蛛兒練功走火入魔毀容,可以窺見金庸對這些不肯順從、不肯放棄、偏執好強的女子的嫌惡與懼憚,表達了男性對女性某些氣質的排斥與反感。女性練武,多半是因為好強,而金庸字裡行間流露出的“男強女弱”思想不可能讓這些女性結局圓滿,因此,造就了他筆下一群“因武偏執”的性形。

梅超風對九陰真經的“貪”,滅絕對屠龍刀的“迷”,蛛兒對千蛛萬毒手“痴”,無不讓人感受到“武痴”這兩個字的真正含義。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這些女子的偏執呢?從人性本善的角度看,這些女子確實是一步步被推向無盡的深淵的。無論是情痴還是武痴,大都有著一個共同點:身世淒涼,童年經歷了心靈創傷。要麼無父,由母親一人撫養長大,向其灌輸著單一的教育理念。要麼無母,父親對自己不管不顧,在性格養成的重要時期缺乏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指引。

還有第三類,即無父無母型,由師父一人撫養長大,然而這類師父往往只注重傳授武功,而忽略了對其人格的培養與教育。梅超風和滅絕是無父無母型的典型代表。梅超風在被黃老邪收為徒弟之後雖然對他感恩戴德,可年幼時的流亡經歷對她影響太大了,她害怕自

己變成弱者任人宰割的命運重演,這種恐懼讓她把注意力聚焦到了武功上,又恰逢陳玄禮鍾情於她,故二人聯手偷走了黃老邪的《九陰真經》之後逃離桃花島。從梅超風“偷書、私奔、殺人、練功”的反叛行為來看,她的確個性暴戾、爭強好勝,從心理學上講,這種個性可以追根溯源於她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童年經歷,先是被賣做丫頭受人打罵,後來被黃老邪收為徒弟後又缺乏引導,黃老邪個性離經叛道、狂傲不羈,又怎能成為梅超風的人生導師?如此看來,梅超風后來的種種行為也不算奇怪了。

而滅絕在進入峨眉派之前與兄長方評相依為命,進入峨眉派之後就由師父調教,峨眉派門規跟桃花島相比尤其嚴謹,這也為滅絕後來變成一個好勝孤傲、冷血偏執的女子埋下了伏筆。特別重要的一點是峨眉派有著“掌門不能嫁娶”的規定,滅絕自幼嚴守著這種“存天理、滅人慾”的門規,苦悶無處宣洩,“練武”自然成了精神寄託,與梅超風的“叛逆”不同,滅絕身上體現出一種“墨守成規”的壓抑感。這種壓抑不僅籠罩了她的一生,也薰染著峨眉派所有的弟子。因此,滅絕的偏執是在峨眉派的“禁慾”傳統氤氳下日積月累起來的,並非一朝一夕養成。

除了梅超風和滅絕這類無父無母型的偏執女子外,蛛兒這種無母型女子也很常見。不同於同樣“幼年喪母”的馬春花,蛛兒的父親對她是冷漠虐待式的教育方式,再加上後孃的常年欺侮,蛛兒內心的反抗與報復之情早已根深蒂固,才會不惜冒著毀容的風險去修煉武功。她偏執於“千蛛萬毒手”,苦心修煉,其實是對自身童年所受委屈的一種聲討。由此可見,父母的關愛指引、健康的成長環境,對人的性格形成至關重要。

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先白頭,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金庸筆下的偏執女子奼紫嫣紅,人生經歷各不相同,卻都以形單影隻的伶仃形象收場。她們是泥潭裡的花朵,曠野裡的蓬蒿,煉獄中的火焰,美麗又慘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