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害張自忠將軍的橫山武彥,後來死得比張自忠更慘,粉身碎骨

1940年5月16日,張自忠將軍英勇殉國,成為中國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被入祀忠烈祠首位,舉國同悲。

就在全民族抗戰熱情空前高漲的時候,張自忠的老部下,也是他的生死之交何基灃,則是死死地盯著一個日本人,暗自發誓要將他碎屍萬段!

這個日本人,就是在棗宜會戰中殺害張自忠將軍的橫山武彥。

殺害張自忠將軍的橫山武彥,後來死得比張自忠更慘,粉身碎骨

說起來,這個橫山武彥可謂是“資深戰犯”了,早在上世紀30年代初,就已經混跡於駐紮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後來中日戰爭全面爆發,這個傢伙靠著心狠手辣、詭計多端,從一個小兵一躍成為聯隊長。

在棗宜會戰中張自忠被圍困之際,與之對壘的正是橫山武彥,時任日軍第18旅團少將副旅團長。

這裡有必要說明一下,棗宜會戰期間,國軍第33集團軍179師師長何基灃被國民政府以“通共”罪名羈押,導致張自忠部側翼力量被大大削弱,這也成為張自忠陷入重圍以身殉國的重要原因。

張自忠將軍陣亡後,國民政府迫於各界壓力,宣佈何基灃無罪釋放,官復原職。歸來後的何基灃,經過一番打聽,得知張自忠將軍是死於橫山武彥之手,立刻在心裡判了這個戰犯死刑。

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當時在湖北荊門、當陽和遠安一線與何基灃的179師對峙的,正是這個橫山武彥。

殺害張自忠將軍的橫山武彥,後來死得比張自忠更慘,粉身碎骨

(圖:何基灃(右)與張克俠)

鑑於當時一系列的大規模會戰剛剛結束,再想去和日軍正面硬拼,幹掉橫山武彥,是不太現實的,所以最合適的途徑便是打伏擊。

直到1943年3月17日,在新四軍和當地游擊隊的配合下,何基灃得到了橫山武彥將於次日乘車出發巡視防務的重要情報。機不可失,何基灃當即調派手下的兩個炮兵班,去橫山武彥的必經之路上埋伏。而伏擊的地點,則是由何基灃親自出馬,綜合考量了這一帶的路徑和地形之後確定下來的。

可以說,何基灃對此次行動下足了功夫,勢在必得!

當然,橫山武彥也不是省油的燈,作為在中國戰場上混跡多年的老油條,橫山武彥對中國人的戰術也是明白得很,更何況他早已知道,對面的何基灃對自己可是恨之入骨。

次日凌晨5點,橫山武彥全副武裝出發前往要巡視的地點,不過呢,這個狡詐的老狐狸並沒有按照原定路線,而是在途中繞路而行,到達伏擊地點的時間要比預定晚了好幾個小時。

好在何基灃選擇的伏擊地點比較高明,屬於怎麼繞也繞不過去的必經之地,而且他已經給埋伏的戰士下了死命令:不見人,不能走!

殺害張自忠將軍的橫山武彥,後來死得比張自忠更慘,粉身碎骨

這些戰士整整埋伏了一天,就在他們覺得橫山武彥不會從這裡經過的時候,橫山武彥的車隊出現了。

橫山武彥自詡鬼神莫測,所以對於護衛工作並沒有怎麼上心,除了幾輛吉普車外,只有少數士兵跟隨。待到橫山武彥一隊進入伏擊圈後,中國士兵立刻就把迫擊炮伺候上了。

這些人畢竟是何基灃精挑細選的老手,幾炮下來,橫山武彥的車子已經被炸翻,殘餘的日本兵從車子裡拖出受傷的橫山武彥,邊打邊撤。不過還沒等他們走出多遠,又一顆炮彈正好落在撤退的日軍中間,橫山武彥當場被炸得粉身碎骨。

聽聞橫山武彥斃命的消息後,何基灃淚流滿面,長嘆說,終於可以告慰張自忠將軍之英魂了。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在得到消息後,也是第一時間致電何基灃,表示“至感欣慰”。

這個雙手沾滿鮮血的戰犯,殺害張自忠將軍的劊子手,最後落了個粉身碎骨的下場,也算是罪有應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