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功臣里面的李靖、李绩、秦琼等为什么都不支持玄武门事变?

唐朝开国初的武德九年发生的玄武门事变是任何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的大事件,在这次政变中,唐太宗李世民顺利的铲除了两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并逼迫唐高祖李渊让权。李世民在事变前处境很不妙,在朝堂上支持他的人不多,李渊也是支持太子李建成的,他不得不铤而走险,用非正常手段走上人生巅峰。而协助李世民参与政变的都是李世民的嫡系旧臣,后来他设立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就有很多著名的将领在玄武门事变时并不支持他,这些人当时都是怎么样的心态?本文就细细分析一下。

凌烟阁功臣里面的李靖、李绩、秦琼等为什么都不支持玄武门事变?

卫国公李靖:李靖虽然出身关陇贵族,舅舅韩擒虎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将,但李家早已落魄,他快50岁才熬出头,得以参与军事,还曾差点被李渊杀掉。年纪大阅历多,自然谨小慎微,再加上本人是个纯粹的军人,不太爱参与政治,所以拒绝李世民的邀请对事变旁观就情有可原了,好在李世民知道他属于中间派,继续得以重用,也没埋没他的军事才华。

凌烟阁功臣里面的李靖、李绩、秦琼等为什么都不支持玄武门事变?

英国公李绩:李绩是带着兵马投奔唐朝的,这些人马在朝堂上就是他的底气,并且翟让和李密死后他就是瓦岗军一系的领头羊,同样瓦岗军出身的程咬金都比不上他在军中的地位,而且李绩是向当时的皇帝李渊投降,他要效忠的是唐朝而非私人,他和李世民也没什么交情,李世民晚年刻意拉拢他效忠就是因为早年两人并不熟悉。所以李绩在这次事变中不参合也是正常的,谁上台都得用他,他也够聪明,形势明朗后积极向李世民靠拢,李世民临终前他还混到顾命大臣。

凌烟阁功臣里面的李靖、李绩、秦琼等为什么都不支持玄武门事变?

胡国公秦琼:他也是李渊招揽的,忠于的当然是李渊,虽然降唐后一直跟着李世民打仗,但没有向李世民靠拢,李渊对他也很不错,官职地位都给到最高,秦琼也是个纯粹的军人,心思简单,不可能背叛李渊,所以也没有支持李世民的政变,在秦琼心里要效忠的当然只有李渊亲自指定的继承人。不过在张须陀和罗士信死后他就是前隋朝军方在新朝的代表,李世民即使不喜欢他,为了和谐也得在凌烟阁给个位置,排最后正好。

凌烟阁功臣里面的李靖、李绩、秦琼等为什么都不支持玄武门事变?

谯国公柴绍:柴绍就简单了,他因为是皇亲,两边都是亲戚,无论谁赢,他总归是自己人,看重他或者不看重他,无非是权大权小的区别,富贵依旧,所以作为外戚的柴绍是肯定不会参合李家兄弟的破事。

凌烟阁功臣里面的李靖、李绩、秦琼等为什么都不支持玄武门事变?

而协助李世民参与事变的除长孙无忌这个铁杆外,主要是后世称为玄武门九将的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程咬金是否参与事变在史书上有存疑,旧唐书太宗本纪里有他和秦琼,可长孙无忌列传里就没有,但他很早就提醒李世民早动手是有记载的),还有一个玄武门事变之前被抓住的张亮。

凌烟阁功臣里面的李靖、李绩、秦琼等为什么都不支持玄武门事变?

这些人里面只有独孤彦云是关陇贵族出身,其余的都是出身普通豪强和寒门,他们和李世民才是真正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出身不好,只有李世民看重他们,愿意重用,如果李世民不上位,他们都会失去现有的一切,因此张亮在事变前被捕后尽管受尽拷打,也坚决不牵扯出李世民,就是知道李世民如果成事,他还有活路,否则做了二五仔,无论将来哪方获得最后的胜利,他都得完蛋。所以在

玄武门事变中,李世民在朝堂上没有任何支持的情况下,完全是依靠着一帮出身卑微的将领取得的胜利,从当时的局势到事发的过程都是险之又险,敢于冒险才成就了一代"天可汗"李世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