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细化管理“标准”支撑班组管理工作,受益匪浅

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作业及工艺标准最终要班组来落实;大量的记录、台账等都在班组内完成。班组是生产一线最基层的单位,最清楚生产中的关键及潜力所在,是企业落实各项工作计划及目标的执行单位。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听到大家相互抱怨,公司的管理制度或生产安排很难落实下去,或者不能落实到位,一天忙到晚很累;班组长和员工素质不高,班组管理很难。

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需要到班组中实践、检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也最易在班组中反映出来,班组各项工作的水平反映了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此,加强班组管理工作,是提高公司管理水平的关键。

用精细化管理“标准”支撑班组管理工作,受益匪浅


1

班组管理问题的克星—精细化管理

1、粗放式管理中班组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 重生产轻市场:班组只以完成生产量为目的,员工多干多得,对市场需求不关心。

· 外部市场方面:顾客是谁?喜好?要求?改进?


用精细化管理“标准”支撑班组管理工作,受益匪浅


2、精细化管理是理念,更是技术

· 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生产规则的细化、实用化,把精细化管理的五个基本方法(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数据化、系统化)应用到岗位工作中去,确保生产工作的精确、协调、持续运行,以取得班组工作效果的不断改善。

· 班组精细化管理是一项技术,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对部门各项活动流程优化,对部门岗位作业程序细化。


用精细化管理“标准”支撑班组管理工作,受益匪浅


2

班组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 关 键

1、精细化管理的前提——管理应先“理”后“管”

· 企业管理的重点是先“理”后“管”。管理者要淡化用权力去“管”的意识,首先做好“理”的工作。理得好,才能管得到位。

· 部门规章制度的细化。员工管理制度制定的“严、细、仁”。 其三是“仁”。古人说:“人者,仁也,”“仁者爱人”。比如,在同事关系规则中规定:“同事生病或受伤时,必须停止手头的工作或休息,立即向上级汇报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因为你生病或受伤时也需要同事这么做。”

2、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立足教育训练

· 规则转化为能力依靠训练。必须要对班组员工进行培训,帮助他们熟悉规程、标准,进而通过不间断训练,让他们从不适应,到逐渐变得适应,最后变成自己的工作习惯。

3

班组精细化管理的三大原则

1、读得懂就能学得会——可操作原则

· 首先绝大多数员工能读得懂。要求“员工岗位手册”浅显、清晰、通俗,即只要员工能够认识上面的字,有基本的专业素养,就能够领会、理解。

· 只要读得懂就能学得会,把握得住。要求“员工岗位手册”的每一个条款必须准确、严密,不能让操作者有自由界定的空间。

2、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度”——底线原则

· 横向细化是指将一项部门活动或任务,按横向结构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每个部分再继续分解为若干个更小的部分,直到不能再分,或不必再分的操作细节为止。


用精细化管理“标准”支撑班组管理工作,受益匪浅


3、消灭管理中的一切死角——交点原则

· 班组与班组之间,班组岗位与岗位之间,会产生很多交点,对于交叉点的管理采取两种做法:一是为这些区域定一个唯一的责任人,就是明确一名员工干某一工作,干得好有奖,干不好受罚。二是采用轮班制,排好值日表,明确每一个时段的责任人。并且确定考核人,对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4

班组精细化管理的五大方法

1、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业化

· 只有“专业”才能“精细”:企业中的一个个班组就是按照专业化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有的以工艺为标准,有的以产品为标准,有的以服务对象为标准。这样的专业班组有利于员工立足自己的岗位,反复磨练,把自己的工作做精做细。

2、泡茶也要讲步骤——规范化管理

· 部门活动流程图的绘制,班组流程图改进,在对班组活动流程进行仔细分析、比对的基础上,可以对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用精细化管理“标准”支撑班组管理工作,受益匪浅


3、麦当劳的吸管直径5毫米——标准化

· 班组中具体的标准举例:班组设备操作标准,搞好设备润滑,坚持“五定”即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班组应确定润滑点,并且以目视管理的方式表示出来,准确配置油标、油池、油槽、分油器等。

4、除了上帝只相信数据——数据化

· 班组管理就是管数据,在班组精细化管理实施过程中,班组长要尽可能通过使用数据,使班组制度、标准、规则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例如,关于产品保质期,“常温下保质六个月”,就没有“5T—25t保质六个月”说明得清楚。


用精细化管理“标准”支撑班组管理工作,受益匪浅



5、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系统化

· 班组工作一盘棋,例如:班组安全管理,是一个年年讲,天天讲,但在很多企业仍然是一个令人十分头痛的问题。班组长要想构筑安全预防体系,只有采用制度约束,预防监督,惩戒教育,亲情感动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形成一个系统,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


用精细化管理“标准”支撑班组管理工作,受益匪浅


5

班组岗位管理精细化

1、班组岗位说明书要既简单又实用

· 岗位说明书的内容:

(1)岗位在班组中的位置:它的直接上级、同事各是谁;

(2)该岗位的性质:该岗位属于班组生产、加工的什么环节等;

(3)该岗位的主要活动:工作内容;

(4)该岗位的内外联系:即岗位影响的范围;

(5)岗位环境:主要环境信息;

(6)岗位人员要求:学历、专业、能力、技能、经验等。

2、拿过来就能用的岗位工作手册

· 班组岗位精细化管理重点要做好的是:对班组岗位的每一项工作内容进行程序细化;制定每一工作程序的步骤、标准,就是要求清晰地理出每一项工作内容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这样制定出来的班组岗位工作程序就是拿过来就能用的岗位工作手册,是班组岗位工作指南,利用它可以指导班组员工把岗位工作做精做细。

3、班组员工岗位技能训练

· 丰田英二曾说:“丰田汽车最为艰巨的工作不是汽车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而是生产流程中技术工人对每一根绳索、每一颗螺丝,不高不矮、不偏不倚、没有任何偏差的摆放和操作。”

· 如果让一个训练有素的员工每天擦桌子六次,他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人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擦六遍,第二天可能擦六遍,但到第三天可能就会降为五遍、第四天降为四遍,……到后来就不了了之。

6

班组精细化管理的保障

1、火车咆得快全靠车头带——班组长的自我训练

· 时间管理能力提升训练,很多班组长每天都面对这样的困扰:面前摊着一大堆事情,上面都刻有“十万火急”字样;电话铃响个不停,催办的工作差不多个个都要马上处理。再过三分钟车间主管就要开会了,可是连一点准备都没有;记事本找不出来,真是越急越乱。怎么办,班组长必须作好时间管理,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有效率的开展工作。用一句俗话说就是:“忙要忙到点子上”。

2、班组管理应坚持与市场对接

用精细化管理“标准”支撑班组管理工作,受益匪浅


3、规则是责任、义务,也是权力

· 班组精细化管理强调依靠规则管人。规则意识,指班组员工在工作中处理任何事情都应遵守预先制定的制度、程序、标准,严格按照规则办事。班组精细化管理的规则体系:不同岗位之间的工作流程+岗位+程序+标准+制度+考核。

· 古语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不仅是制度和章程,更是权利、责任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保证。每个班组员工在用规则约束自己行为的同时,还能从中获得自由和安全。

4、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战斗力

· 执行力是指班组员工持续地、创造性地完成工作的能力。就是,坚决、不折不扣完成任务的意识和能力。执行能力的关键是持续性,班组员工不能热情高时,工作干劲就大,没有热情时,工作起来就无精打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