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類發泡方法不正確是很容易引起中毒的

我們常吃的黑木耳,為什麼會變成毒木耳呢?

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正確泡發、食用黑木耳不會引發食物中毒的情況,所以大家不必因此就放棄吃木耳。

其實引起中毒的黑木耳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泡發了兩天以上。浙江疾控中心的專家經過實驗後也認為,問題應該主要出在泡發階段,多是泡發不夠乾淨所致。


真菌類發泡方法不正確是很容易引起中毒的


不僅是木耳,香菇、銀耳等菌類都存在著一樣的風險:在泡發時如果不注意衛生,或者泡發時間過久,這些菌類就會產生一種特殊的細菌——椰毒假單胞菌。

被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的食物會產生一種叫做米酵菌酸的黃綠色毒素。這種毒素的生存力很強,即便泡發後用滾水焯煮仍能照樣生存。若不小心食入體內,就會引發中毒症狀。

一旦中毒,輕則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頭暈、全身無力等症狀,嚴重時會出現黃疸、肝腫大、皮下出血、嘔血、血尿、意識不清、驚厥、抽搐、休克昏迷等情況,甚至還會導致人體多個器官衰竭。


真菌類發泡方法不正確是很容易引起中毒的


Tips: 小貼士:除了黑木耳外,北方比較常見的臭米麵、潮溼變質的玉米麵、以及新鮮的銀耳中,都容易滋生椰毒假單胞菌,所以都不建議長期儲存。

1、溫水泡發:溫水可以加速木耳泡發的速度,減少滋生細菌的機會。但要注意,木耳泡發後仍然緊縮在一起的部分最好不要吃。


真菌類發泡方法不正確是很容易引起中毒的


2、澱粉清洗雜質:在泡發前最好先將木耳進行簡單的清洗,去除表面的雜質和灰塵,這樣既能減少細菌滋生,吃的時候口感也更好。


真菌類發泡方法不正確是很容易引起中毒的


建議大家清洗時在溫水中放入適量澱粉,然後再將木耳放進去攪拌,這樣就能輕鬆去除木耳表面的髒東西。

3、泡發時間不宜超過8小時:木耳泡發時間超過8小時,滋生的細菌會達到原來的幾倍甚至數十倍。

而且,夏季和初秋溫度相對較高,木耳在高溫下變質特別快,此時最好的辦法是將木耳放入冷藏室泡發,這樣泡出來的木耳吸水足、口感也更好。


真菌類發泡方法不正確是很容易引起中毒的


不過即使是放入冰箱裡,泡發時間也不能超過24小時。

一旦發現木耳出現發黏發膩、糟爛的情況,則不宜再繼續食用。

Part 2

除了木耳外,泡發其他乾貨也有講究,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幾種常見乾貨的泡發方法。

1、銀耳:最佳泡發方法是用涼水泡6-8小時。

熱水泡銀耳會導致泡發不充分,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狀。


真菌類發泡方法不正確是很容易引起中毒的


2、香菇:最佳泡發方法是用溫水浸泡半小時左右。

先用冷水把幹香菇清洗乾淨,然後用20℃-35℃的溫水浸泡。浸泡完後的香菇水還可以留著燒菜,能夠代替味精,有增香提鮮的效果。


真菌類發泡方法不正確是很容易引起中毒的


3、腐竹:先把腐竹掰成小段,然後用涼水浸泡2-3小時。

涼水泡出來的腐竹比較有嚼勁;溫水泡發雖然能加快軟化速度,但是容易泡爛。


真菌類發泡方法不正確是很容易引起中毒的


4、海帶:幹海帶不容易泡發,而且吃起來有種硬邦邦的感覺。建議大家把幹海帶洗乾淨,放入蒸鍋蒸30分鐘,然後再用清水浸泡一夜。這樣泡出來的海帶軟爛易入味,無論是炒菜還是燉湯都非常好。


真菌類發泡方法不正確是很容易引起中毒的


另外還是要提醒大家,泡發乾貨時,最好每次吃多少泡多少,不要一次性泡發太多。

如果泡發後發現不能一次吃光,可以分裝放入保鮮袋,然後放進冰箱冷凍保存,下次吃的時候再取出來,蒸煮殺菌後即可食用。

乾貨泡發後如果發現有異味或者表面發黏,一定要及時扔掉,千萬不要怕浪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