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以傳情,《蒙面3》少了比拼多了情懷

“歌唱”這一舊瓶如何裝新酒?從《中國好歌曲》到《中國新歌聲》,再到《蒙面唱將猜猜猜》,燦星製作持續在音樂節目上挖掘更多可能性。

10月28日晚,《蒙面唱將猜猜猜》第三季(以下簡稱《蒙面3》)播出第二期,並在網絡上引發不少熱點話題。


歌以傳情,《蒙面3》少了比拼多了情懷



音樂和情懷

“戴上面具,歌手褪下明星光環,以純粹的歌聲打動觀眾,迴歸音樂初心”,是“蒙面”系列創作的原點。

歌以傳情,是音樂的價值。一檔音樂節目的價值觀念就應當與音樂本身一樣,傳遞溫暖、撫慰心靈。

就如同《好久不見》,是周慧敏想對觀眾道出的心聲;《逆光》,是吳青峰對人生道路的堅定追求;首期節目甫一開播,新增固定環節“蒙面團合唱”中,節目組選用《明天會更好》,是製作團隊對未來的期許。

兩期節目,迴歸音樂的《蒙面3》用歌曲傳遞出了不少溫暖故事。

周慧敏的現身讓觀眾感受到了情懷與回憶,也強化了歌手“不忘初心”的堅守;李聖傑與蘇運瑩在“歌比人紅”的境遇下,仍不懈地在音樂道路上探索,則讓觀眾體會了夢想和信念的力量;侯佩岑對吳青峰的暖心鼓勵,更是節目組對優質歌手的肯定,傳遞出勇於向逆境挑戰的信心。


歌以傳情,《蒙面3》少了比拼多了情懷



這些暖心故事的呈現得益於製作團隊著力挖掘蒙面唱將本身的性格與經歷。節目中,“面具”一直是用來隔絕歌手身份標籤的象徵物,“面具”之下,歌手能在觀眾看不到面容的情況下,拋開身份、拋開束縛,褪去光環,盡情展示平常大眾看不到的一面,這也兌現了“蒙面”的價值。

在節目中,觀眾不僅能看到吳青峰不為大眾所知活潑調皮的另一面,也瞭解到李聖傑在歌唱之外,還是專業救生員,且獲得過亞洲網球冠軍……讓歌者以“真我”站上舞臺,《蒙面3》在發掘每一位歌者的潛能和個性的同時,也試圖以故事和情感化表達來打動觀眾。

創新和提質

季播綜藝持續出新是難題,珠玉在前,節目需要在維持既有水準的前提下,製造出新的刺激點,才能保持觀眾對節目的關注度和接受度。


歌以傳情,《蒙面3》少了比拼多了情懷



從《蒙面》三季節目不斷迭代的過程來看,第一季節目放大“猜評”元素,新鮮的玩法給了大眾不一樣的體驗;第二季變化升級,無論是猜評團的強化,還是更精良的面具,抑或蒙面唱將的多樣性,都下了功夫;而第三季的突破,對準了猜評團、環節設置,以及唱將故事和歌曲的情感化表達。


從第一季開始,“唱+猜”就一直是這檔節目的核心機制。縱觀《蒙面3》開播的兩期,無論主體設計、嘉賓選擇,還是環節設置、懸念鋪陳,都已呈現出一定的成熟度。在營造出一個“音樂迷局”的同時,節目主創也嘗試打破常規、延展視野,為節目創造更多可能和空間。

不靠賽制產生刺激感,不強調輸贏帶來的戲劇化,而以音樂作品為主,並將功夫用在節目質感的打造上,讓觀眾的注意力最大程度地迴歸音樂本身,“蒙面”系列從某種意義上反映出電視行業對節目本質的認知更加深化,也反映了中國電視觀眾對節目內容和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


歌以傳情,《蒙面3》少了比拼多了情懷



當然,電視觀眾的口味在變,電視製作者的手法也在不斷升級調整,但不變的是:好內容的持久生長力。“蒙面唱將”系列做到第三季,貼上了屬於自己的“標籤”,並在一眾音樂類綜藝中佔有一席之地,離不開製作團隊的匠心。但在受眾對同一類節目愈發容易審美疲勞的年代,《蒙面3》能否憑藉“一招鮮”的設定繼續“吃遍天”,還有待繼續觀察。

不過,正如拉開《蒙面3》序幕的經典歌曲唱的那樣:“讓我們的笑容充滿著青春的驕傲,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或許這正是一種製作團隊借來對所有歌手、觀眾,乃至國產綜藝表達鼓舞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