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導航系統今年年底定位精度將達2.5至5米

北斗系統器部件全面實現自主可控發展目標

北斗導航系統今年年底定位精度將達2.5至5米

軍報記者西昌10月15日電(記者鄒維榮)10月15日,北斗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第15、16顆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馬加慶接受記者採訪表示,北斗系統工程全線,強化政策導向,突破瓶頸環節,實現了關鍵器部件100%國產化,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重大工程自主可控發展路子。

北斗導航系統今年年底定位精度將達2.5至5米

2018年10月15日1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三十九、四十顆北斗導航衛星。

北斗導航系統今年年底定位精度將達2.5至5米

馬加慶介紹,目前,北斗系統單星器部件國產化能力由“十一五”末的84%提升至100%,從根本上扭轉了關鍵器部件依賴進口的局面。通過大力開展北斗導航基帶射頻芯片、天線等基礎產品自主研發,實現了用戶設備全國產化目標,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專利,實現衛星導航產業“去空芯化”。國產北斗芯片實現規模化應用,工藝由0.35微米提升到28納米,最低單片價格僅6元人民幣,總體性能達到甚至優於國際同類產品,高精度天線國內市場佔有率約90%,相關產品出口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北斗導航系統今年年底定位精度將達2.5至5米

“實現北斗自主可控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堅持理念創新。”馬加慶介紹,為營造使用國產化產品的生態環境,工程全線轉變觀念,將基於進口元器件研製從完成課題驗收為目標向以工程實際應用為目標轉變,形成寧可國產化產品“指標低點,價格高點,也要大膽使用“的氛圍,為自主可控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優質土壤。

“我們還堅持頂層策劃、政策引導。”馬加慶說,針對工程建設,在發佈的標準規範、質量管理文件中明確提出了自主可控要求,針對北斗系統應用推廣,出臺了在裝備建設、交通等行業強制或鼓勵應用的系統政策。

北斗導航系統今年年底定位精度將達2.5至5米

“突出問題引導,突破自主可控的瓶頸環節。”馬加慶介紹,針對北斗芯片模塊起步晚、發展滯後,急需規模化應用加快成熟的情況,在組織研發北斗芯片模塊的基礎上,通過重點行業、區域應用示範工程,推廣使用自主芯片、模塊、軟件產品,邊建邊用、反覆迭代,有效提高了產品質量水平和自主可控能力。

北斗導航系統今年年底定位精度將達2.5至5米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2012年底正式提供區域服務,計劃在2020年前後,建成全球系統,提供全球服務。

截至目前,我國已成功發射16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今年年底前再發射3顆衛星,建成基本系統,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馬加慶說,屆時定位精度2.5至5米,較北斗二號提升1至2倍。

北斗導航系統今年年底定位精度將達2.5至5米

北斗衛星發射一覽表

北斗導航系統今年年底定位精度將達2.5至5米

(本圖來源見水印)

▋監製:鄒維榮

更多新聞

中國北斗將向全球用戶提供遇險報警服務讓北斗導航成為全球統一時間的新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