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督促山西、陕西、内蒙古煤炭增产增供

国家发改委:督促山西、陕西、内蒙古煤炭增产增供

8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发改委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出席,介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7月份全国日发用电量迅速攀升,华北、华东、华中负荷创新高

一是发用电量较快增长。从发电情况看,1-7月,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7.8%,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影响,增速较1-6月份降低0.5个百分点,7月当月,受全国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全国日发电量迅速攀升。汛期到来使水电同比增长6%,新能源发电也实现了较快增长,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同比分别增长14.2%、24.7%和10.9%。

从用电情况看,1-7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8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0%、7%、14.2%和13.6%。分产业看,二产用电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5%,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4.9个百分点,制造业31个类别当中28个行业用电有不同程度增长。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实现两位数以上较快增长。7月当月,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受高温天气影响,除东北电网外,华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南方6个区域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当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8%。

二是油品供应得到较好保障。1-7月,原油产量1.1亿吨,同比下降2.1%,降幅同比收窄2.7个百分点。进口原油2.61亿吨,增长5.6%。原油加工量3.51亿吨,增长9.2%,增速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成品油产量中,汽油增长6.8%,提高5个百分点,柴油增长1.2%,回落1个百分点。

三是重点物资运输平稳有序。1-7月,全社会货运量275.44亿吨,同比增长6.8%。其中,公路货运量213.83亿吨,增长7.5%。水运货运量38.62亿吨,增长2.6%。铁路货运量22.95亿吨,增长7.9%;重点物资中,煤炭、冶炼物资运量分别增长10.5%和5.2%。沿海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53.63亿吨,增长4.1%,其中外贸吞吐量增长2.6%。

钢铁、煤炭、煤电去产能积极推进

一是深入推进结构性去产能,行业供求关系明显改善。2018年,钢铁、煤炭、煤电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积极有序推进。1-7月,退出煤炭产能8000万吨左右,完成全年任务1.5亿吨的50%以上;压减粗钢产能2470万吨,完成全年任务3000万吨的80%以上,去产能推动钢铁、煤炭、煤电等行业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供求关系显著改善,企业效益持续向好。上半年,钢铁、煤炭、电力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率分别增长93.4%、18.4%和28.1%。

二是将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认真做好分类处置。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处置力度,“僵尸企业”出清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各级法院针对破产审判能力不足的问题,大幅增设了清算和破产审判庭,推动依法破产结案数量显著增长。

三是积极稳妥去杠杆,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据近期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已连续6个季度环比下降。另外据统计局数据,2018年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6%,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市场化债转股稳步推进,从已经落地的云南锡业、中船重工等项目看,债转股降低了企业财务负担,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降低电费等企业非税负担

第一个是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从今年3月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分三批推出8项措施进行落实。这8项措施主要有,已经出台的涉及电网环节的清费政策要落实,转供电环节的收费要清理和规范,我们又推出涉及到区域电网和跨省跨区的专项工程输电价的改革,还有涉及到重大水利工程基金征收标准降低25%,临时性降低输配电价等8项政策,按年计算,涉及降价和清费金额合计821亿元。这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来落实8项措施涉及到的金额。

第二个是降低省内天然气输配价格。我们指导地方抓紧出台省(区、市)内天然气短途管道运输和输配价格监管规则,及时开展成本监审,重新核定省(区、市)内天然气的输配价格,偏高的价格降下来,减轻天然气用户的用能成本。另外,对天然气的输配企业的收费行为进行规范,清理和整顿不合理收费,减轻天然气用户负担,涉及金额8.5亿元。

第三个是会同相关部门降低电信资费以及交通、物流等领域收费。同时对中介服务收费、行业协会商会的收费进行清理规范,涉及金额300多亿元。

煤炭:督促山西、陕西、内蒙古几个重点产煤省区增产增供

第一,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我们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严格执行了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倒逼落后产能和不达标煤矿全面退出。同时,适当提高了南方煤矿产能退出标准,按照严格执法关闭一批、实施产能置换退出一批、通过改造升级少量提升一批“三个一批”的方式进行分类处置。

第二,有序释放优质先进产能。经济发展需要能源保障,要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在去产能的同时,

一定要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我们坚持通过周例会、月通报等办法,积极推动建设项目合法合规,对依法处理到位、具备相关条件的煤矿项目,协调加快办理相关手续,实现依法建设和生产。同时我们督促山西、陕西、内蒙古几个重点产煤省区增产增供,鼓励赋存条件好,安全有保障,机械化水平高的生产煤矿核增产能,持续增加有效供给。

第三,统筹做好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工作。针对今年以来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异常天气频发等一些新情况,我们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强化运输协调保障、积极推动中长期合同签订和履约,加强市场预期引导和市场监管等措施,保障市场稳定供应,促进价格合理回归。1-7月,全国煤炭产量19.8亿吨,同比增长3.4%;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1.1亿吨水平,比去年同期高出1300万吨,可用天数大概是18天。环渤海五港存煤处于高位,市场供需总体平衡,煤价稳中趋降。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煤炭行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市场竞争秩序有效规范,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取得积极进展。截止目前,全国30万吨以下的煤矿比2015年底减少2800多处,下降大概50%,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增加了200处左右,大型现代化煤矿已经成为全国煤炭生产的主体,行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在大幅提升。

降低企业非税负担1500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刚才您提到在今年的减费,降低成本过程当中一般工商业电价要平均降低10%,请问这项措施进展怎样?效果如何?谢谢。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巡视员张满英: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10%作为今年清费减负的重点,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是重头戏。电价关乎到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一般工商业电价主要涉及中小企业,范围非常广,社会关注度高,又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求,所以这是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设定的降低企业非税负担1500亿元目标,目前已经完成1200亿元,1200亿元里涉及到降价金额821亿元,这是比重很高的。再一个进度快,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主要涉及到8项措施,这8项措施已经陆续出台。

第二,意义重大。刚才讲了它涉及到广大中小企业,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2017年全国平均销售电价每度电0.65元,一般工商业用电每度0.8元,是各类用电中价格最高的,降低10%意味着全国降价金额在800亿以上。意义在于它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继续切实抓好改善企业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今年治理清费减负的一个重点。

第三,初见成效。刚才你说要详细介绍一下现在的进展。我再把8项措施概括一下,总体来说是“三个一批”。第一个“一批”是推出4项措施:4月1日开始执行,涉及降价资金432亿元。其中,国家明确出台的电网清费政策要落实,按照清理规范的要求,电网环节涉及到的相关收费该取消的取消;推进区域电网和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改革;进一步规范和降低电网环节收费;临时性降低输配电价。

第二个“一批”是一项措施:5月1日开始执行,涉及降价资金216亿元。主要是两个方面,即通过释放电力行业的增值税税率调整和电网企业留抵退税一次性退返腾出的电价空间,用于减轻企业负担。

第三个“一批”是推出3项措施:7月1日开始执行,涉及降价资金173亿元。主要通过将重大水利工程基金征收标准降低25%,扩大跨省跨区电力交易规模,督促自备电厂承担政策性交叉补贴,用于降低企业负担。以上就是具体工作的初见成效,合计821亿元,实际金额比这个还高。

第四,全面落实。我们在前面工作基础上,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要积极、扎实、有效、快速推进的原则开展相关工作,重在抓落实。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主要还是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地方价格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落实好相关政策,特别是要严格规范对用电主体的收费政策。我们支持中国商业联合会在全国组织和号召大型商业综合联合体响应国家价格主管部门的号召,降低电价、落实电价政策,支持政府部门把政策红利传导下去,要传导到终端商业用户,让企业有切实获得感,打通“最后一公里”。谢谢。

国家发改委:督促山西、陕西、内蒙古煤炭增产增供

研究创造价值

能源投资决策瞭望者

[email protected]

能源君微信号:energyobserve

联系方式:186 -1196- 7256

3.0万能源人正在关注

国家发改委:督促山西、陕西、内蒙古煤炭增产增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