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溃!我有一个“树懒”孩子

还记得《疯狂动物城》里的那只树懒吗?那只名字叫“闪电”的树懒,一分钟说不完三个字,连笑也是慢镜头一样的“哈~哈~哈”,他差点“逼疯”兔朱迪警官,我们也跟着兔朱迪暗暗着急,希望树懒先生加快速度。

看电影,只是短短的一两个小时。

崩溃!我有一个“树懒”孩子

电影《疯狂动物城》

如果家里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不崩溃才怪。

【镜头一】“宝贝快起床,来不及了,妈妈给你削个水果,你自己穿衣服!”妈妈说完,急匆匆进厨房削水果。水果端出来,再看孩子,还在床上躺着呢。妈妈再叫,“赶紧起来,来不及了,妈妈帮你穿衣服。”孩子被妈妈拽起来,懒洋洋地伸胳膊伸腿给妈妈,一不小心,妈妈的手指甲刮了孩子的脖子,孩子瞬间大哭,妈妈也跟着崩溃了......

【镜头二】妈妈下班到家,看到孩子在玩游戏,问:“今天的作业做了吗?”答:“没呢。”妈妈:“赶紧做作业!”过了一会儿,妈妈忙完家务,再看孩子,宝贝儿趴在桌子上,边写边擦,一个小时过去了,一页纸还没有写完。妈妈大吼:“能不能不用橡皮擦来擦去了?想好了再写行不行?”孩子一声不吭,在妈妈的眼光逼视下,写得更慢了。

【镜头三】餐桌上,爸爸:“儿子快吃,得出发了。”儿子慢吞吞地嚼着。妈妈:“吃饱了吗?”儿子:“没吃饱呢。”爸爸:“快点儿。”儿子用力嚼着,但一口饭吃了好久,就是不见咽下去。爸爸不停看表,儿子懂事地看着爸爸,说:“爸爸,我不吃了,咱们走吧。”爸爸再问:“吃饱了吗?”儿子:“没有。”父亲心疼地对儿子说:“儿子,你得快点吃饭,动作这么慢,在幼儿园也会挨饿,没等你吃饱,就该收拾碗碟了。”

崩溃!我有一个“树懒”孩子

接受暴脾气妈妈的训斥

怎么会有“树懒”孩子呢?

1、暴脾气妈妈把正常的孩子吓成了“树懒”。在一个家庭中,母亲的情绪表露是具有弥漫性的。孩子每天特紧张、特焦虑地回到家,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就发脾气了,孩子就会畏缩、因为担心挨骂整天战战兢兢,甚至情绪恍惚,导致无法集中精力做事,在家长眼里就是磨蹭、磨叽、不专心等等,于是,暴脾气妈妈更加暴躁,在恶性循环中,孩子的树懒特质越来越明显。

2、孩子的专注被错怪。孩子专心玩积木,家长一会叫孩子吃饭,一会叫孩子喝水,一会叫孩子停下来出去呼吸新鲜空气。可是,人家正沉浸其中,根本没有听到大人在说什么。有的家长就急了,“怎么叫你你都不吭气是吧?装聋作哑是吧?”有一个学者曾经讲过,“人快无情”,我们整天在催催催中过日子,把很多美好的,需要用心体会的东西可能都错过了。

3、我不想做这件事!

有一个妈妈说她的女儿在三、四岁的时候,表现特别明显,叫她她听不见,这个妈妈就走到她跟前,说:“妈妈叫你,你听不见,那一会儿你叫我,我也听不见。”女儿回答:“我在公主的世界里,听不到外人喊我。”这个妈妈就说:“我在仙女的世界里,也听不到外人喊我。”女儿就马上说,“大人没有仙女的世界。”

你看,这个小姑娘就是不想做妈妈让她做的事,比如,她正看动画片,妈妈叫停,宝宝就会听-不-见!这是不想做妈妈说的事情。

还有一种是不想做正在做的事情,比如写作业,阅读等等,这是学校的要求,但孩子因为不会或者没兴趣,他不想做,于是就各种磨蹭,瞬间从脱兔变树懒。

4、我真的是个慢性子。上面讲到那个吃饭慢的男孩子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慢性子。他已经尽力了,但就是慢。这个慢,家长一定要理解,也许,这就是你的隐性遗传基因呢。

崩溃!我有一个“树懒”孩子

专注在自己世界里的宝宝

淡定家长的修身大法

1、放弃吼叫。如果你问宝宝,你最不喜欢妈妈什么样子,可能很多孩子都会说,妈妈大吼大叫的时候,我最不喜欢。

有一个绘本叫《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讲的是一只企鹅妈妈,早上对小企鹅大吼大叫,小企鹅的脑袋落入宇宙,肚子掉入大海,翅膀掉到了热带丛林中,嘴巴插到了高山上。可怜的小企鹅只剩下两只脚,不能喊不能叫,只能拼命地跑......魂飞魄散的小企鹅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最后,企鹅妈妈开着大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宝宝,并从各处把宝宝的身体捡回来,缝合到一起。

可见,企鹅妈妈发火后,肯定也后悔了。与其后悔,不如不吼。

2、家长不是圣人,偶尔发火不自责。人都有缺点,都会有不冷静的时候,所以作为爸爸或者妈妈不用过分纠结是不是对孩子吼过。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爱。不管是批评他,还是表扬他,都要让他知道你很爱他。我们还要关注的是,作为接受者,孩子是不是接受这种爱。如果他不接受,我们就要调整自己。

有一个妈妈介绍自己的经历,这个方法值得借鉴。

有一次我和孩子发脾气之后,我说:“妈妈跟你说的这件事,你记住了吗?”

女儿说:“妈妈,其实我没记住,我只记住你发脾气的样子了。”

孩子说得很真实,息:你这样做没用!既然没用,那就尽量少这样做呗,尽量用一个更好的方式去做。

怎么更好?

每当我火往上涌的时候,就会说:“你要再这样,我真的又会发脾气了,因为我已经快控制不住了。你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呀。”

孩子就会修正她的行为。

3、和宝宝聊聊你的工作。看到这儿,估计很多家长都笑了,几岁的孩子,懂什么啊,和他聊工作,基本没用。

其实,你在和宝宝谈的时候,是一个自己整理思路的过程。因为想和说是两回事,在说的过程中,可以把原来看似没有线索、很凌乱的东西串起来;讲的时候,孩子会不断问问题,可能这些问题都是你根本没想过的。成年人觉得天经地义的事情其实未必都是天经地义的。

谈工作的过程中,也是和孩子情感交流的过程,让孩子适当了解父母在工作中的困惑、收获等等,有助于互相理解,互相关怀。

4、三次提醒。孩子的思维没有成年人那么快,我们提醒孩子做什么的时候,要走到孩子面前,确定孩子能听到我们在和他说话。比如,孩子已经看了20分钟电视,我们想关掉电视,那就走到他面前,提醒他还有三分钟,我们就关掉电视了,你心里做好准备啊。过一会,再告诉孩子,还有一分钟就要关了,做好准备哦;最后,告诉孩子,现在妈妈要关掉电视了。这个过程中,孩子已经有心理准备了,比直接关掉电视效果好。直接关掉电视的强势做法是他心里不接受的,不接受,孩子就会有很多情绪。

5、适当使用时间管理工具。对于慢半拍的孩子,可以给他买一个小闹钟,让宝宝在学习使用闹钟的过程中,认识了钟表,也有了时间的概念。还可以制作一个小动物挂图,标注上床睡觉前的5件事,做完一件,让宝宝写下用了多长时间,家长可以根据时间的变化鼓励宝宝。

崩溃!我有一个“树懒”孩子

时间管理概念

养育宝宝是个慢功夫,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如果遇到一个树懒孩子,也许,能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放慢脚步,欣赏到这个世界更多的美好。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最美的天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