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晚期立儲風波,長孫無忌以退爲進,笑到最後

唐太宗貞觀十七年,李世民決定立李治為太子,頒詔天下,李治,在李世明的諸子之中,排行第九,並非長子;李治生性懦弱,英武不及李恪(李世民第三子),文才不如李泰(李世民第四子);那麼李治是憑藉著什麼一步步登上太子之位的呢?

唐太宗晚期立儲風波,長孫無忌以退為進,笑到最後

可以說李治坐上太子,全靠他不爭,這正如老子的那句話:夫唯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在李世明的幾個兒子為了儲君之位爭的不可開交之時,最終卻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然而在這場爭儲之爭中,必須還要有一位大才者,方才能夠看透其中局勢,穩坐釣魚臺,而這個人就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李治的親舅舅長孫無忌。

唐太宗晚期立儲風波,長孫無忌以退為進,笑到最後

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不久之後,繼皇帝位,就在同年,李世明立自己的嫡長子李承乾為太子。早定太子,有利於接班人的培養,也可以理順嫡庶之別,使政堂局勢穩定。李承乾年幼之時,頗為孝順,深得李世民之心,不過人總是會變的,在李承乾逐漸長大之後,因為足疾,性情大變,陽奉陰違,李世民也對其不滿。

唐太宗晚期立儲風波,長孫無忌以退為進,笑到最後

在李承乾逐漸驕橫的同時,另一位皇子逐漸開始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之中,那就是唐太宗的第三子李恪,李恪的母親是前隋煬帝之女,因為這一層的關係,其實在唐朝中也有部分官吏支持,特別是在隋朝受過恩惠的士族地主階級的官員,然而也正因為這一層關係,李世民是不可能讓李恪繼承皇位的,這也是唐朝的新貴們所不願意看到的。

唐太宗晚期立儲風波,長孫無忌以退為進,笑到最後

李世民逐漸的開始重用李恪,本來是想利用李恪給李承乾造成一定的警示作用,希望李承乾能夠奮力自強,奈何,李承乾看到這種情況之後,反而更加的驕橫,認為這是李世民的偏心,不喜歡嫡長子,而是喜歡其他庶子,因為在李承乾的心中,認為李世民就不是嫡長子。李恪在受到重用之時,逐漸顯示出了自己的才華,李世民對李恪也有肯定的評價:李恪英武類我。然而李世民此時並沒有要改立儲君的意思。

唐太宗晚期立儲風波,長孫無忌以退為進,笑到最後

最早看透這一對峙局面的是岑文本,此人心思甚是縝密,認為單靠李恪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扳倒太子李承乾,而能夠做到這一點必然是李承乾的同母弟李泰,於是岑文本開始接近李泰,希望通過對李泰的支持,引起李承乾和李泰之爭,從而兩敗俱傷,這樣李恪才能從中謀利。

唐太宗晚期立儲風波,長孫無忌以退為進,笑到最後

公元641年,經過三年的時間,由李泰主持編纂的《括地誌》一書完成,李世民十分高興,再加上李泰此人的確文采橫溢,隸書又寫的很好,在這方面李世民顯然更喜歡李泰,李泰也進入了大家的視野。隨著李承乾自暴自棄,胡作非為的程度越來越嚴重,李世民對李泰的器重也越來越高,然而李世民仍未有改立太子的意思,然而除了李世民之外的人,卻都有著自己的看法。

唐太宗晚期立儲風波,長孫無忌以退為進,笑到最後

長孫無忌,一個高超的政治家,再冷靜關注著朝中的局勢,期望給長孫一脈留下皇儲,他也看明白了其中的奧秘,李承乾和李泰相爭,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然而誰才能最後得利,長孫無忌以其高超的謀劃,走出了一步絕妙的棋,以退為進,開始逐漸退出爭儲風波,但其實卻暗地裡開始關注當時還是晉王的李治。

唐太宗晚期立儲風波,長孫無忌以退為進,笑到最後

公元643年,李承乾因為忌憚李泰,欲起兵逼宮自立,然而事露失敗,李承乾徹底失去了太子之位。李世民此時不得不重新確立太子人選,李世民開始偏向李泰,然而李泰此人外表文弱,內心卻是狠極,為了太子,竟對李世民言道:若自己被立為太子,就殺了自己的兒子,將來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表明自己絕對沒有為自己謀私的意思。李世民聽後,一陣冷汗就冒出來了。

唐太宗晚期立儲風波,長孫無忌以退為進,笑到最後

李世民為立儲的事情,詢問長孫無忌,言道:我想讓幾個兒子都能好好的活下去,立李泰,則李承乾和李治都不能保,立李治,則能夠保全諸子。無忌大力支持李治,李世民終於下定決心立李治為太子。公元649年,太宗去世,李治繼位,是為唐高宗,這皇位的得來,對李治來說真是沒有費一點力氣,難道這就是他不珍惜的緣故嗎(權力旁落,一代女皇武則天代唐而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