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晚期立储风波,长孙无忌以退为进,笑到最后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决定立李治为太子,颁诏天下,李治,在李世明的诸子之中,排行第九,并非长子;李治生性懦弱,英武不及李恪(李世民第三子),文才不如李泰(李世民第四子);那么李治是凭借着什么一步步登上太子之位的呢?

唐太宗晚期立储风波,长孙无忌以退为进,笑到最后

可以说李治坐上太子,全靠他不争,这正如老子的那句话:夫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在李世明的几个儿子为了储君之位争的不可开交之时,最终却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然而在这场争储之争中,必须还要有一位大才者,方才能够看透其中局势,稳坐钓鱼台,而这个人就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李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

唐太宗晚期立储风波,长孙无忌以退为进,笑到最后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不久之后,继皇帝位,就在同年,李世明立自己的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早定太子,有利于接班人的培养,也可以理顺嫡庶之别,使政堂局势稳定。李承乾年幼之时,颇为孝顺,深得李世民之心,不过人总是会变的,在李承乾逐渐长大之后,因为足疾,性情大变,阳奉阴违,李世民也对其不满。

唐太宗晚期立储风波,长孙无忌以退为进,笑到最后

在李承乾逐渐骄横的同时,另一位皇子逐渐开始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之中,那就是唐太宗的第三子李恪,李恪的母亲是前隋炀帝之女,因为这一层的关系,其实在唐朝中也有部分官吏支持,特别是在隋朝受过恩惠的士族地主阶级的官员,然而也正因为这一层关系,李世民是不可能让李恪继承皇位的,这也是唐朝的新贵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唐太宗晚期立储风波,长孙无忌以退为进,笑到最后

李世民逐渐的开始重用李恪,本来是想利用李恪给李承乾造成一定的警示作用,希望李承乾能够奋力自强,奈何,李承乾看到这种情况之后,反而更加的骄横,认为这是李世民的偏心,不喜欢嫡长子,而是喜欢其他庶子,因为在李承乾的心中,认为李世民就不是嫡长子。李恪在受到重用之时,逐渐显示出了自己的才华,李世民对李恪也有肯定的评价:李恪英武类我。然而李世民此时并没有要改立储君的意思。

唐太宗晚期立储风波,长孙无忌以退为进,笑到最后

最早看透这一对峙局面的是岑文本,此人心思甚是缜密,认为单靠李恪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扳倒太子李承乾,而能够做到这一点必然是李承乾的同母弟李泰,于是岑文本开始接近李泰,希望通过对李泰的支持,引起李承乾和李泰之争,从而两败俱伤,这样李恪才能从中谋利。

唐太宗晚期立储风波,长孙无忌以退为进,笑到最后

公元641年,经过三年的时间,由李泰主持编纂的《括地志》一书完成,李世民十分高兴,再加上李泰此人的确文采横溢,隶书又写的很好,在这方面李世民显然更喜欢李泰,李泰也进入了大家的视野。随着李承乾自暴自弃,胡作非为的程度越来越严重,李世民对李泰的器重也越来越高,然而李世民仍未有改立太子的意思,然而除了李世民之外的人,却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唐太宗晚期立储风波,长孙无忌以退为进,笑到最后

长孙无忌,一个高超的政治家,再冷静关注着朝中的局势,期望给长孙一脉留下皇储,他也看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李承乾和李泰相争,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然而谁才能最后得利,长孙无忌以其高超的谋划,走出了一步绝妙的棋,以退为进,开始逐渐退出争储风波,但其实却暗地里开始关注当时还是晋王的李治。

唐太宗晚期立储风波,长孙无忌以退为进,笑到最后

公元643年,李承乾因为忌惮李泰,欲起兵逼宫自立,然而事露失败,李承乾彻底失去了太子之位。李世民此时不得不重新确立太子人选,李世民开始偏向李泰,然而李泰此人外表文弱,内心却是狠极,为了太子,竟对李世民言道:若自己被立为太子,就杀了自己的儿子,将来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表明自己绝对没有为自己谋私的意思。李世民听后,一阵冷汗就冒出来了。

唐太宗晚期立储风波,长孙无忌以退为进,笑到最后

李世民为立储的事情,询问长孙无忌,言道:我想让几个儿子都能好好的活下去,立李泰,则李承乾和李治都不能保,立李治,则能够保全诸子。无忌大力支持李治,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立李治为太子。公元649年,太宗去世,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这皇位的得来,对李治来说真是没有费一点力气,难道这就是他不珍惜的缘故吗(权力旁落,一代女皇武则天代唐而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