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财报“三张表”已远远不够,“第四张报表”大势所趋

这是一张“数字资产表”,它可以提供比传统的三张财务报表更多的决策支持和管理引导。

传统的财报“三张表”已远远不够,“第四张报表”大势所趋

每一家企业都有三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它们是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动态的缩影,也是向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展示自身竞争力的有效工具。

但在大数据时代,无论身处什么行业,都难以摆脱与数字化之间的关系,管理工作更需要利用新的工具,使企业能在数字化战略中看清方向。德勤数据分析业务领导合伙人朱磊表示:“传统的财务三张表已无法帮助企业应对未来的挑战,聚焦业务数据的第四张表的到来已经是大势所趋。”

其实,此前海尔已经在改造损益表,全面收益表、增值表等新概念也相继被提出。但是这些创新举措,依然局限于使用财务数据来评价企业价值。

与此不同,德勤提倡的“第四张报表”是一张关注于业务数据的“数字资产表”,通过揭示用户数据与财务之间的关系,来帮助企业将数据变现,并实现事前决策。

传统的财报“三张表”已远远不够,“第四张报表”大势所趋

仅靠财务数据评判企业价值,已远远不够

财务数据是对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内经营结果的静态记录。如今,企业内部大多都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包括用户特征、用户交易记录、客户爱好、对产品的使用行为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等信息。这些信息大多处于动态变化中,而这些变动的数据背后,隐藏着大量有待开采的财富。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已经在报告中大量使用没有被会计准则准确定义的数据(即非准则数据)。

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其股价一度从150美金下跌到90美金,分析师认为,这是缘于其数字用户增长速度正在下降,暗示着未来增长率的放缓,而该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仍在增长,说明了财务报表数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业务数据的加入,能让企业对未来发展做出快速预判。

如今,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和其它合作方、企业内部的管理者乃至审计委员会,都不再满足于仅通过单薄、滞后的传统报表解读过去的经营情况,他们更希望利用新途径了解公司当下正在经历的变化。德勤认为,能让管理者先于财务数据,看到市场变化与经营的趋势的,正是与数字用户息息相关的业务数据。

于是,新“第四张报表”应运而生。

企业不仅要将分散在各个系统中的大数据集合起来,还要分析其与价值之间的关联,让管理者及时洞察消费者的关联特征、业务的增长趋势和市场的最新波动。

数字化战略,需要以报表形式入驻治理层

将数字化指标进行分解并梳理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企业管理进行细化的过程。这种自上而下的审视与部署,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管理条线合理的合理性、探索部门之间如何协调,甚至催化出新部门或新职能,以避免数据工作出现“孤岛”。只要处理得当,它可以提供“比传统的三张财务报表更多的决策支持和管理引导”。

届时,专注于业务数据的“用户资产表”,将成为商业社会中名副其实的“第四张报表”。没有它的武装,你或许仍可以依靠“过去时”的财务数据总结经验,却无法第一时间审视自身迈向未来的步伐。

传统的财报“三张表”已远远不够,“第四张报表”大势所趋

“第四张报表”对投资人的3大启示

一、投融资领域的发展迷障

1、过度追求前瞻和热门概念

O2O火热时候,早期项目大批死亡,创业公司希望通过补贴来吸引新用户,虽然表面上资金流和新用户都涌进来,但这些实际上都只是伪需求。还有这两年概念主义盛行,各种打着“共享”概念的创业BP涌现,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篮球等“花式共享”接连不断。项目的生命周期除了要学会风口借势,用户生命周期及使用场景及频次也要考虑到,项目和企业战略是务实做事,还是表演式的走秀?

2、美化财务报表不惜作假

财务数据是企业过去一段时间经营结果的静态呈现,通过滞后的经营结果来做的新的战略决策,是无法及时发现企业自身的业务变化,容易导致企业被迫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放慢脚步。此外,不少企业存在“内账”“外账”之分,对外的数据变得更好看,当然水分也更多,这对投资人就存在欺骗嫌疑。

3、前期项目只关注财务表现

早期项目以大规模市场推广,来获得新用户并通过后期精细化运营保持用户留存。在项目的开拓期,其实是大量耗费人力和财力的阶段,此时就开始关注企业盈利,追求好看的财务报表,就显得有些操之过急甚至鼠目寸光了。

二、“第四张报表”重塑科学市值观

我们已经意识到,传统市值观下对“人”和“钱”的过度关注,已经与当下经济游戏规则及玩家策略不相适应。循规蹈矩的策略守护者,开始逐渐为自己的墨守成规付出代价。

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下流淌着的源源不断的数据流,比如用户规模、用户标签、使用行为等互联网特征的业务数据被弃置。但正是这些数字资产成为市场中不站立场的证据说明。文字图像化容易左右情绪,而真实的用户数据、渠道数据、产品数据等数字资产,开始被人逐渐发觉,成为企业价值监测中重要的指标。

与财务三张报表不同的是,第四张报表更加关注企业在互联网化的数字资产,即用户数据分析、渠道数据分析和产品数据分析,使企业在竞争营销、提升用户价值和延长用户生命周期上有科学可靠的数字依据,同时也能看到企业自身未来一段时期的预测资产,从而在增收和节支方面避开风险——和财务数据“笨拙”的反应速度相比,数字资产上的业务数据显得更加灵敏。

传统的财报“三张表”已远远不够,“第四张报表”大势所趋

三、评估投资价值的3个方面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经是发出的弦箭,是朝着既定目标的未来经济的核心形态。未来都是互联网化的公司,基础数据是原油是血液,作为“泵”的处理分析角色,则是目前像易观这类大数据分析公司发力的重心。

人类生产力革命的下一个阶段是什么?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这种大趋势下,会产生新物种企业,这些企业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拥有数字化的智能交互界面;2、拥有数字用户社群及相应用户资产;3、通过算法驱动的业务流程。

通过非财务数据,以用户为核心,建立涵盖用户、产品和渠道三个维度的企业价值评估报告表体系,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更深入的洞见。企业充分利用大数据工具,对企业在财务会计统计之外的企业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将业务分析和财务分析结合,我们对企业价值的预判也会更加科学全满。“第四张报表”的主要三大价值如下,

在价值评估上。在股权投资、企业收购合并等大型投资项目中,投资方可以根据第三方数据公司出具的第四张报表,对目标企业的业务运营情况进行真实性评估,为投资决策者提供借鉴。

在管理分析上。将管理位置前移,企业传统的三张财务报表体现业务运营的结果,相对滞后;而第四张报表可以更早地关注到企业在数字化、互联网化业务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风险识别上。企业互联网数据与财务报表数据具有相关性特征,两者相互借鉴,可以为企业的审计、风险及合规等部门框定财务风险的范围并进行调查,预先发现和处理风险。

第四张报表作为一款基于非财务数据评估企业价值的分析报告体系,囊括了用户、产品和渠道的3个分析维度,7个分析层级,102个分析指标涵盖了用户粘性、产品广度、深度等企业价值发展重要驱动因素。通过第四张报表的分析,企业和投资者都能更直观、更迅速地看到企业的发展动态,为企业未来价值发展的预判提供科学、标准的评估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