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不“达标”,不能评“三好”

本报10月28日讯 “少林功夫”五步拳,双节棍拳操,幼嫩的脸庞神采飞扬,动作刚柔并济……昨日,一场“武术盛宴”在湖南农业大学子弟小学上演。原来,该校正在举行以“传承武术文化,演绎精彩人生”为主题的武术教学专场汇报表演。让人惊讶的是,在这所小学,每个孩子都会几招武术招式,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个班每周都有1-2节武术课。

自编武术教材

为何要这么重视武术教学?“武术不受场地、器械、气候条件和身体条件等限制,在校园里推广普及,不但能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该校校长张豪告诉记者,2013年,学校正式将武术纳入校本课程,固定时间、固定场地、固定师资等开展统一教学。为了避免“走过场”的情况,该校在武术教学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低、中、高年级,自编武术校本教材。

据介绍,湖南农大子弟小学聘请了武术专业人士担任教练。在此基础上,成立武术社团,常年坚持训练。同时,每天的大课间,学生都要练习武术操。

武术成绩影响评“三好”

为了让孩子们更重视武术和体育项目,该校还作了一项硬性规定——如果学生的武术成绩达不到“良好”以上,则不能被评为三好学生。接受采访的五年级小朋友辰辰笑着说:“最喜欢做武术操,有时候会幻想自己成为一名‘武林高手’。”

在张豪看来,体育、艺术素质体现国民素质,而小学阶段的训练尤为重要,通过武术训练,学生们明显表现得更吃苦耐劳、更懂得谦逊礼让。■记者 黄京 陈舒仪 实习生 陈景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