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背誦技巧,50天背完考研政治!

用50天的時間把大綱內容全部死記硬背下來是不現實的,要想最後好好利用這50天的時間在政治這一科目上實現突破的話,大家就一定要掌握關於政治的背誦技巧的,根據每科的特點去記憶特別有效。

善用背誦技巧,50天背完考研政治!

根據各科目不同的特點去背誦方法

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原這一科目絕大多數的題目都要靠對知識點的理解才能夠做對,但仍然有三道選擇題是考教材原文的,例如唯物史觀、壟斷理論、科學社會主義等,這些部分不需要大家去死記硬背,大家主要做到熟悉教材就可以。

而分析題中那些經常考試的哲學原理是需要大家背誦的。首先大家必須要清晰哲學的邏輯框架,要知道我們答題時都能夠用到哪些原理;

其次不同原理相通的部分大家要結合著去記憶,例如回答類似如何改造世界的問題,我們可以用客觀規律和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係原理,也可以用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係原理等,這是可以結合起來去記憶的。

二、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述

毛中特這一學科是考研政治五科當中分值比重最大的一科,需要大家背誦記憶的知識點也很多。

首先對於選擇題大家仍然要學會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要學會比較式記憶(例如公有制和非公有制),要把握重要理論(例如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其次對於分析題大家要把重點放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和五位一體總佈局上,在背誦的時候更多的要去結合時政熱點有重點的去背誦,例如今年的重中之重在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上;

♦下面是毛中特5招背誦技巧:

1、關鍵詞記憶法

在知識點下面劃線的時候,切忌整句都畫下來,這樣方便記憶。比如,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作的題為《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中最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命題,只劃出黑體加粗的關鍵詞加以記憶即可。

2、諧音記憶法

比如如何記憶“理論聯繫實際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根本途徑和方法”可將裡面的“聯”字諧音成“連”,就可以組詞“連根拔起”。一看到這個詞,就想到了這個知識點。

3、符號記憶法

可以將所有章節的重點都用一種符號進行標記,比如五角星;對難點用三角符號表示,複習時應注意;對易混的知識點也用同一種符號進行標記等。用什麼符號表示因人而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數字記憶法

通過簡單易懂的數字記憶法,可以加深對重要考點的記憶。比如“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三大法寶”“四項基本原則”。還有像一(最先;最初;首先;第一次等),鄧小平理論的一個基本理論問題: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一個精髓:實事求是。二,兩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三大作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自我批評的作風。所以,大家在學習過程中應很好的運用數字記憶法,這樣複習的效果會更好。

5、歸類記憶法

把出現的特殊時間、特殊事件、特殊會議進行歸類整理,提高記憶效率。比如把毛澤東思想部分出現的所有著作及其內容、中共一大到中共十九大的召開時間以及會議內容等進行分類整理。又如重大理論成果被寫入黨章是在那次會議那一年。毛澤東思想被寫入黨章是在中共七大即1945年;鄧小平理論被寫入黨章是中共十五大即1997年;三個代表被寫入黨章是在中共十六大即2002年;胡錦濤科學發展觀被寫入黨章是在中共十七大即2007年等等。這樣進行歸類後就能夠將知識點串聯起來,使之更清晰明瞭。

“毛中特”這部分內容體系龐雜,必須突出重難點,並且採用良好的記憶方法輔助之,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後毛中特這一科目的背誦要與其他學科進行區分,對所有理論的規範術語必須一字不差的去記憶,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隨意改動。

三、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史綱這一學科分值佔比不大,相對來說難度也較小。

關於史綱的記憶主要要求大家學會歸納總結。

首先,要熟悉時間軸,要對整個近現代史的所有歷史事件有一個整體的框架把握,其中一些小線索也需要整合記憶,例如土地政策在不同時期的變化,黨的建設的發展等等;

其次,對於所有的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過程、代表人物、意義、影響和經驗等等放在一起對比記憶,其中原因和經驗有萬用套路需要大家巧記;

最後,要結合重大紀念日去重點記憶,例如曾考過的辛亥革命勝利100週年,長征勝利80週年等。

四、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思修法基這一科目是所有科目中最簡單最易理解的科目,絕大部分選擇題考察的都是教材原文,所以對於思修這一部分的選擇題要有技巧的去記憶,著重去熟悉大概念包含的小概念、概念所處的地位和名言警句出現的部分,這是最容易出現選擇題的部分。

另外對於思修的分析題,大家要分板塊去記憶,理解式記憶,主要觀點表達正確即可。

五、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關於一整年的時政,對於選擇題大家不需要把每一個事件都去死記硬背,重點還是要在宏觀層面去把握,而分析題現在的考察很少能在教材中找到答案了,所以更重要的是平時多積累一些萬能答案。

►政治總體背誦記憶方法

一、理解和背誦相結合

有的同學反映,有些知識點總是背不過、記不住,根本原因在於你還沒有充分地理解它們。考研政治所有的知識點都是對特定原理的解釋和說明,儘管抽象程度不同,但是並非完全無法理解。

記憶首先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要想把繁雜的政治知識點都記住,不要從一開就抱著"背"的態度去對待它們,必須先理出個頭緒來。這個時候,梳理知識脈絡就變得很重要。考研政治的知識點錯綜複雜,互相聯繫,在整理過程中須要以清晰為上,彼此有聯繫的內容可以放到一起對比著記憶。知識脈絡梳理清楚了,不一定所有的內容都記住,但一定能對各部分知識點了然於心,在此基礎上再背誦記憶,更容易事半功倍。

如何做到背和理解相結合?

1、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三個w

例如馬原第一章的知識點,我們只要記住"www"就可以了具體來說就是who,what,why。Who,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創立的;what,是無產階級的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及普遍規律的學科,可以從3個角度去理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Why,為什麼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因為馬克思主義是與時俱進的。

2、大題關鍵詞記憶

書中的知識點更加的貼近書面用語,比起自己的分析,更加富有合理性,也是大題採分點的依據。我們在記憶這類題的時候也可以採取記憶關鍵字的方法。例如維新運動的意義:首先是愛國救亡運動,其次是資產階級政治改革,最後思想啟蒙。當然我們現在複習時應該把它拓展開來,但是隻要記住這三條,答大題得時候不會扣太多的分,因為你的要點都答上了。

二、抓住邏輯體系

答題的時候,學生不知道應該答什麼。有一些同學的知識點記得很牢,可是卻有這樣的問題,知識點在頭腦中亂作一團,等需要的時候,就使用不出來;有些同學政治複習了挺長時間,也做了挺多的題,但是考試就是考不出什麼好成績。為什麼?答題達不到點子上,這固然有複習不到位的原因,可更多的在於沒有理論框架的支撐,所有的知識點在頭腦當中亂作一團,考試的時候不知道該答什麼,這還是好的,有些學生一著急知識點全忘了。

建議大家在看書的時候,可以先把政治各科目錄在看書過程中記下來,再用自己的理解串起來,最終做到能夠在腦海中自然而然地記起大框架、大目錄,小目錄,小目錄下的知識點,通過背誦記起知識點的具體內容,至少重點章節要做到這個程度,重點內容(原理)要逐字逐句背誦。形成一個思維導圖以後記憶起來就會更加清晰。

三、重點知識重點記

考研政治中,很多理論由於太枯燥,每次都只是看一眼、背一遍就丟到了一邊,沒有興趣再去回顧,自然不能及時鞏固記憶。尤其是很多大段的文字,如一些理論、內容、意義、作用、教訓等等,往往都是考試愛考的,尤其容易出大題,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重點記憶、重點背誦。

因此,建議大家對於現階段還掌握不熟的知識,拿出專門的精力來去進行突破式記憶,一般來說,背誦的最佳時間是早晨,頭腦比較清晰,背過的東西能記得牢。不妨每天給自己安排一定的晨讀時間,把一些重點的、難背的東西放到這個時段進行,更容易收到實際效果。

四、利用做題輔助記憶

單純的背誦記憶很枯燥,做筆記又費時費力,這個時候還有一個好方法,就是做題。最好的練習工具是選擇題,因為選擇題是對課本知識的直接考查,基本"不拐彎",雖然問題問的很靈活,但考點卻是"萬變不離其宗"。

一般來說,一個題對應一個考點,做起來很快,而且各部分互相穿插,不會感到枯燥。做題的過程就是複習知識點的過程,如果把近十年的真題選擇題都做個遍,相當於掌握了80%的重點考點,而且免去了大段背誦記憶之苦,實為鞏固基礎知識的上佳之選。

另外推薦三個簡單易行高效速記方法,分享給大家!

1 知識網絡記憶法

運用這種方法首先要將書本筆記上的知識網絡化,從而在全局上對知識點有個整體的把握。且不說法學、文學等文科專業的小夥伴們可能需要背誦的書目多達十餘本,沒學過政治的理科生在速記政治時也會很吃力。這時我們不妨從目錄入手,一般目錄就是一本書的提綱,即採用編、章、節標題、要點五個層次對教材進行梳理和編織記憶網絡。最後,根據背誦完整個“網絡”後,利用專業術語擴充,只需要背幾百字,就等於記住了幾千字。

2 思維導圖記憶法

一般來講,現在的參考書或者網絡課程都會發布一些思維導圖,同學們可以根據一個最為全面且有代表性的思維導圖整理出自己的思維導圖,並且把它作為線索進行速記。這樣從大問題入手,大問題下面的具體知識點再細分背誦,就猶如建立了自己的知識宮殿,記錄起來自然事半功倍。

其後在將這張思維導圖上,和其他的交叉科目對比延伸,構建出整個學科完整的思維導圖,這樣不但使得自己的學術思維漸漸成型,還不容易產生知識點的遺漏。而且,這個圖式對最後“衝刺階段”的複習也能夠起到幫助理清脈絡、迅速回憶細節的作用。

最後在不斷完善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可以將某一學科的知識濃縮到幾張圖表上,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把書讀薄”。

3 聯想記憶法

至於聯想記憶,就是運用自己熟悉的食物,記憶自己陌生的事物。原理上類似於我們初學英語時,將漢語作為讀音給英語單詞標“音標”。比如,對於時間的記憶,1992年鄧小平南巡,同年是周冬雨的生日。再例如馬哲中的唯物論中物質和意識,類比認識論的實踐和認識,再類比歷史唯物主義中的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