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的開國將軍到底有多少?

花近高樓1


自古燕趙多壯士,河北近代以來長期作為直隸的發達地區存住,所以出了很多名將,以北洋軍閥和馮玉祥國民軍為代表,王士珍,馮國璋,曹琨,佟麟閣都是近代名將。

要說起河北省的開國將軍,1614名開國將帥中,共有82人,比例挺低的。而且如果去劃分到北京天津山東的王德、範書權、封永順三人,就只有79人了。包括孫毅、韓振紀兩位中將,馬衛華、王之平、江峰、羅平、王謙、王振東、徐信、文擊等77位開國少將。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孫毅和韓振紀兩位中將。

1,孫毅中將。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人,在河南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後進入馮玉祥的國民軍。中原大戰後孫毅所在部隊被收編,奉命去江西與紅軍作戰。孫毅隨董振堂將軍參加寧都起義,成為紅軍一份子。孫毅在紅軍中,先後擔任紅一軍團副參謀長、參謀長,參加直羅鎮、東征、西征和山城堡戰役。

抗日戰爭中,孫毅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三四三旅參謀長,參加了平型關戰役。解放戰爭中,孫毅擔任了冀中軍區司令員和華北軍區第七縱隊司令員,在平津戰役、解放石家莊等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


2,韓振紀。

河北省高邑縣人,韓振紀和孫毅一樣,都是寧都起義中參加紅軍,在紅軍中作戰勇敢,有勇有謀,經常擔任隨營學校教官。韓振紀在抗戰中歷任抗大教官、八路軍第115師344旅687團副團長政委,八路軍第2縱隊參謀長,他所帶領的軍隊在日寇重重險阻與新四軍會和。後來韓振紀還擔任新四軍第2師參謀長、新四軍的軍工部部長。後來韓振紀帶領新四軍骨幹挺進東北,擔任軍工部長,利用東北的工業基礎建立起屬於共產黨的軍工企業。為解放全中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軍需補給。

建國後,韓振紀長期領導解放軍總後勤部的軍械生產研發,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偌大的一個河北省,只有兩名中將,是不是有點少了?但是我要告訴你,這幾個河北人人如果不犧牲,建國後絕對都有上將以上軍銜。

3,董振堂。

董振堂,河北省邢臺市新河縣人,寧都起義前擔任了26路軍第25師第73旅旅長,寧都起義後,任紅一軍團副總指揮兼紅十三軍軍長,政委是何長工。長征中,董正堂帶領紅五軍團擔任紅一方面後衛,獲得了“鐵流後衛”榮譽稱號。湘江戰役中,董振堂所部第34師包括師長陳樹湘、師政委程翠琳以及5000名紅軍戰士全部陣亡,十分壯烈!

1937年1月董振堂在河西走廊被2萬馬步芳軍隊包圍,3000多名紅軍將士全部壯烈殉難。2009年建國60週年之際,董振堂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4,季振同。

季振同,1901年3月出生於河北滄州滄縣狼兒村,1926年五原誓師時擔任國民聯軍第十四師師長,寧都起義後,季振同加入紅軍,擔任了季振同為紅五軍團總指揮,肖勁光為紅五軍團政治委員。可惜,他被錯殺時僅33歲,而他的政委肖勁光,則在20年後成為大將,海軍總司令。

5,趙博生。

趙博生是河北黃驊市騰莊鄉慈莊村人,保定軍校畢業後,趙博生加入了馮玉祥的國民軍。中原大戰後,趙博生應孫連仲邀請,成為26路軍參謀長,期間主動聯繫共產黨,秘密入黨。26路軍在江西參與圍剿紅軍時,孫連仲病倒、高樹勳離職,季振同獲得指揮權,帶領26路軍1.7萬人起義,加入紅軍,整編為紅五軍團。

紅五軍團成立時,軍團總指揮為季振同,副總指揮為董振堂,政委為肖勁光,政治部主任為劉伯堅。第13軍軍長為董振堂(兼),政委為何長工;14軍軍長為趙博生,政委為黃火青;15軍軍長為黃中嶽,政委為左權。

寧都起義的三位領導人,趙博生、季振同、董振堂,如果能夠活到建國後,最起碼上將軍銜,元帥軍銜也有可能!


歷史知事


河北省的開國將軍數量排在全國第九位,共有82人,其中2位中將,80位少將。他們少部分人是土地革命時期入伍的老紅軍,大多數是抗戰時期的老八路。下面我們注重介紹一下孫毅、韓振紀、徐信3位將軍。1、孫毅,河北大城人,開國中將。孫將軍有武將之威,又有儒將之雅。主席親切的稱他是孫鬍子,朱老總稱他是孫行者。孫老一生淡泊名利,他經常以竹和蓮自喻,學習竹子挺拔自直、虛心有節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2、韓振紀,河北高邑人,開國中將。韓將軍和孫將軍是一生的摯友,倆人的經歷有很多相似之處。韓將軍夫婦去世的比較早,孫毅將軍就把韓老的子女當成自己的一樣,關心愛護,寫信鼓勵他們要爭氣。韓老女兒結婚的時候,孫毅將軍以女方家長的身份出席,並表達了他良好的祝願。3、徐信,河北靈壽縣人,1964年受少將軍銜,88年受上將軍銜,在抗戰和解放戰爭期間多有立功,朝鮮戰爭是徐將軍大顯身手的地方,他敢於打硬戰、夜戰,大量用穿插迂迴戰術,給於敵人痛擊,為此受到彭老總的表彰。


濟南樓市通


開國將帥,是指1955年至1965期間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的開國元勳。

其中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7名,中將177名,少將1360名,總計1614名。

開國十大元帥: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開國十大將: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

在新中國的所有省份中,江西省以325名開國將帥領跑,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將軍省。當然,這也是可以理解的。自毛主席開闢井岡山根據地之後,江山就成為了工農紅軍的大本營,中央蘇維埃政府便在江西的瑞金。


緊隨其後的是湖北省、湖南省,開國將帥人數分別達到235人、202人。湖北湖南也是我黨早期活躍的地方:湖北爆發了黃麻起義,湖南則有秋收起義和平江起義。

接下來便是便是安徽、河南,開國將帥人數分別為128名、108名。

以上五個省份是開國將帥人數超過100的省份。

然後依次是四川99名,山東90名,福建83名,河北82名,陝西63名……

河北因為並非紅軍的早期發源地根據和根據地,開國將帥的數量為82名,位列第9。其中包括2位中將,80位少將。

兩位河北籍的中將分別是孫毅、韓振紀,兩人是至交好友。韓老夫婦去世的早,等到韓老的女兒結婚時,孫老以女方家長的身份出席。

值得一說的是,河北籍的開國將軍徐信在55年授銜時為大校,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88年晉升為上將軍銜。


胡史亂翔


自古燕趙多豪俠,河北民風尚武,名將輩出,但到了近現代,河北沒了往日風光,1614名開國將帥中,河北共有82人,排在全國第9,名次不差,但層次相對不高,其中中將2名,少將80名,作者所在的山東也是如此

在這一點上,北方確實遠遜南方,跟古代北方名將遠勝南方形成強烈反差,根本原因在於經濟、政治、軍事和革命中心的轉移。

下面,作者重點介紹一下河北的2名開國中將和具有代表性的開國少將。


1、孫毅,河北大城人,開國中將。

孫毅將軍一生相當傳奇,他畢業於河南陸軍軍官學校,曾在馮玉祥麾下效力,後來參加寧都起義,先後經歷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各個階段。作為老紅軍,孫毅參加了“反圍剿”、長征、東征、西征;抗戰期間參加了平型關大捷和反“掃蕩”,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華北軍區第七縱隊司令員等職,為抗戰勝利和全國解放立下卓著戰功。新中國成立後,孫毅歷任河北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陸軍軍官學校校長等職,後又在總參謀部任職。

孫毅將軍一生意志堅定,淡泊名利,既有武將之威,又有儒將之雅,毛主席親切稱他叫“孫鬍子”,朱德總司令則稱他是“孫行者”,因為他靠著一雙鐵腳板走過了漫長的革命道路。1938年時,孫毅將軍身體狀況不佳,白求恩大夫診斷他“身體虛弱,生命前途不佳”,但孫毅將軍硬是靠著刻苦鍛鍊,活到了100歲,成為我軍第一個百歲將軍,2003年7月病逝。


2、韓振紀,河北高邑人,開國中將。

韓振紀,早年參加過“五四”愛國運動,後入保定陸軍講武堂學習,他的前期和孫毅將軍有很多相似之處,抗戰期間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黨委委員、參謀長,協助旅長徐海東、政委黃克誠指揮戰鬥,後來又調入新四軍,配合羅炳輝、譚震林工作,期間多次負責軍工生產,積累了豐富的軍工生產經驗。

解放戰爭期間,韓振紀再次肩負重任,他克服重重困難,領導東北軍工的同志艱苦奮鬥,白手起家,創建了包括琿春、哈爾濱為中心的東北地區四大軍工基地,研製出一大批“新式武器”,在我軍陸軍常規武器工業史上,創下多項第一,為東北乃至全國解放提供了堅強的軍工保障,立下卓著戰功。

新中國成立後,韓振紀先後任中國駐蘇聯大使館武官、解放軍總後勤部軍械部首任部長等職,後來受到衝擊,1975年3月去世。

韓振紀和孫毅將軍又是老鄉,兩人成為一生摯友。韓振紀將軍夫婦去世後,孫毅將軍對韓將軍的子女十分關心愛護,還作為女方家長出席了韓將軍女兒的結婚典禮。這種兄弟情、戰友情和革命同志的深厚感情,令人肅然起敬。



如果把河北的開國將帥做一個劃分,一張開國將帥分佈圖就呼之欲出了。

保定,28名,全部為少將。雖說保定的開國將帥都是少將,但這裡曾設有近代軍事名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量優秀軍事人才,國民黨有不少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的高級將領,對中國革命影響很大。

石家莊,13名,其中中將1名,韓振紀,少將12名。


承德,2名,全部為少將。

張家口,2名,全部為少將。

唐山,3 名,全部為少將。

廊坊,5名,其中中將1名,孫毅,少將4名。

邯鄲,5名,全部為少將。

邢臺,5名,全部為少將。

滄州,7名,全部為少將。

衡水,9名,全部為少將。

還有3名將軍屬於特殊情況。


1955~1965年間授銜時,他們的家鄉屬於河北,但授銜以後因為行政區劃調整,被調到了其他省份,他們分別是王德(薊縣,今屬天津)、範普權(慶雲,今屬山東)、封永順(大興,今屬北京),不過按照歷史原則,這3名開國少將還是應該屬於河北籍的。

時至如今,這些開國將帥大多數已經去世,但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他們做出的貢獻,讓我們向革命先烈們致敬!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在說到河北省所誕生的開國將軍到底有多少人之前,我覺得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我軍的發展歷程。


我軍最開始出現的時候統稱為紅軍,是1928年的時候出現的,不過在發展了多年之後,紅軍卻開始修改了名字。

因為需要統一戰線的原因,紅軍當時在名義上接受了國民政府的管轄,然後劃分南北成立了兩支有著正規編制的軍隊。

這兩支軍隊就是八路軍和新四軍,八路軍是統轄北方的紅軍改編而成的,當時國民政府給予北方紅軍的部隊編制是“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是集團軍的編制,在簡化之後就被稱為了八路軍。

而新四軍有些不同,新四軍的編制比八路軍小一個等級,是軍級的單位,當時國民政府給予的名稱是“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在簡化之後就被稱為了新四軍。

隨著抗日戰爭的火熱爆發,八路軍和新四軍發展出了大量的部隊 。

然後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內又陷入了浩浩蕩蕩的內部戰爭中,正是在這一場戰爭的後期,八路軍和新四軍又改名了,當時他們統一了名號,通通被改名成了解放軍。

然後解放軍這個名字一直延續到如今,仍然在被使用。

河北將軍名單的偏差以及各軍銜的人數

如果要說到河北出現的開國將軍,其中最多的人是在紅軍時期加入我軍的。

正是因為他們在早期最危險的時刻獻身到了這偉岸的大業中,他們後來才得以發展到了將軍級別。

在歷史中,河北所出的開國將軍一共有82人,不過真要嚴格算起來的話,實際上河北所出的開國將軍只有79人,為什麼這麼說呢?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為在開國的時候有些地方是屬於河北的,但是如今這麼多年過去後,有些地方卻劃分給了其他省份或者直轄市。

而這其中少的三名將軍就是因為地域的重新劃分而從河北的名單中消失的,他們分別是王德、範書權、封永順。

他們的家鄉原本屬於河北,不過後來分別劃分給了天津、山東和北京。

所以這才導致這個名單出現了誤差,不過因為這些地域是後來才劃分到其他地方的,所以河北的開國將軍名單我們仍然可以將其視之為82人。

其中有必要說的是,這82名將軍名單中有二人是中將軍銜、80人是少將軍銜,而這兩名中將分別是孫毅將軍和韓振紀將軍。


(孫毅將軍)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河北各市縣所誕生的將軍名單:

石家莊

保定

承德、張家口

唐山、廊坊、邯鄲

邢臺、滄州、衡水

所以說這就是河北誕生的開國將軍,遵照歷史的角度來說,河北一共出現了82名將軍,但是如果從現在的地域劃分來說,河北所誕生的將軍只有79人。


孤客生


燕趙之地,自古多將,而河北共走出八十二位開國將軍,於全國各省中排名第九,排名第一的是江西,共三百二十五位。



其中河北走出的八十二位開國將軍中,在五五年授銜的時候,共有兩位中將,八十位少將,他們中間有很多人是在抗戰時期參加的八路軍,相比於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或者更早的北伐時期參加革命的則寥寥無幾。其中比較著名的兩位中將是來自河北大城的孫毅和河北高邑的韓振紀。



孫毅

其畢業於河南陸軍軍官學校,在1933年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參加過長征和抗日戰爭,在抗戰爆發後,他擔任一一五師教導大隊大隊長,晉察冀軍區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擔任晉察冀軍區第七縱隊司令,後於2003年去世,享年一百歲。



韓振紀

韓振紀中將從軍較早,早年在西北軍馮玉祥麾下服役,參加過北伐,後再董振堂的領導下參加了寧都起義,正式投身革命,從紅軍到八路軍再到解放軍,其都奮鬥在一線,尤其在解放戰爭中於東北籌建軍工基地,更是為解放全中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他是一位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對國家有著重大的貢獻,後於1975年去世,享年七十歲。

而我認為,在新中國成立後授銜的一千六百一十四將帥中,他們都是新中國的奠基人,他們堅定不移的為革命而奮鬥,最終換來了偉大的勝利,他們值得我們每個人尊敬,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歷史之絕唱


“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每當提到這句話時,人們都會想到中國的將軍縣紅安縣,紅安是一塊神奇的地方,那裡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以及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搖籃,是僅次於井岡山、延安的革命聖地,是全民族最佩服的地方。


而在1955年到1965年期間對那些有著巨大貢獻的將領授銜時,河北籍的開國將軍數量雖然沒有紅安縣那麼多,將帥的級別也沒有那麼高,但同樣不能否定他們的貢獻,飲水思源,他們同樣是歷史星空中最閃耀的明星。

在當時河北籍的開國將帥中,其中中將兩人,少將八十人,在數量方面排名第九。而要將這些人細分到河北的市一級,具體為:石家莊13人,保定28人,衡水9人,滄州7人,邢臺5人,邯鄲5人,廊坊5人,唐山3人,張家口和承德各兩人。

值得一提的是,有三人的籍貫發生變化,封永順1955年被授予少將,原籍大興縣於1958年由河北劃歸北京;王德1964年被授予少將,原籍薊縣於1973年劃歸天津;範普權1964年被授予少將,原籍慶雲縣於1965年劃歸山東。嚴格來說,也應該算是河北籍,鑑於此,河北才算總共82位開國將軍。

現在,筆者懷著崇高的敬意,列舉兩位,一起敬仰。

寧都起義功臣,中將韓振紀

韓將軍是石家莊高邑縣人,1924年,剛不滿二十的韓振紀就加入保定陸軍講武堂學習,那個年代是亂世,出人頭地才能生存下去,和那些野路子、寒門崛起的各路軍閥不同,韓振紀是踏踏實實的學習然後再靠自身實力去闖蕩。

河北這個地方談不上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但是它有一個地理位置上的優越性是其他地方比不了的,韓振紀就充分利用了這一點,在那個年代他絕對算是逐鹿而起的英雄人物。他從見習參謀,一路高歌做到總指揮部上尉參謀,他的能力可見一斑。

而在抗戰時期,他又擔任過副團長、政治委員,軍政大學的校長,後又擔任東北民聯軍工部部長、機械局局長,鑑於他的一系列政績,在1955授銜時,決定授予他中將軍銜。

河北籍將領領軍人物,中將孫毅

孫毅將軍,出生於河北大城縣北關村一個普通農民家,16歲時就外出謀生,入伍當兵。憑藉自身的聰明伶俐,很快得到了部隊的認可,年紀輕輕就當上了中校參謀。



據資料記載,孫毅將軍在1934年2月被調任22師參謀長期間,恰巧趕上偉大領袖的調查走訪,他同領袖促膝長談,領袖教他起草作戰命令,他認真學習終生難忘。

在工農軍強渡黃河東征期間,他擔任渡河司令,三晝夜親自指揮,雖然疲憊不堪,但還是圓滿完成任務,沒有辜負上級的期盼。任務完成後,他受到了嘉獎。

在合作破裂之後,他擔任冀中軍區司令員,負責獨當一面指揮作戰。鑑於他的英勇表現,1955年,孫毅被授予中將軍銜,是河北籍名將中資歷最豐富的。

有鑑於此,河北籍的開國將軍總共有82個,當然,這裡麵包括以後籍貫更改的那些偉人將領。撫今追昔,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應該時刻緬懷那些作出巨大貢獻的開國將領,他們是高尚的,是應該被人們敬仰的。



小小嬴政


河北省古屬冀州、直隸,簡稱“冀”,轄11個地級市,省會是石家莊。地處華北、漳河以北,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

5000年前黃帝與蚩尤涿鹿之戰,開啟中華文明之先河。春秋戰國時期河北屬於燕山、趙國;漢代河北屬幽州、冀州;元代河北屬於 中 央直屬的中書省;清代屬於直隸省;解放戰爭時期,河北西伯坡為中共中央所在地。在這地理條件良好的地方,為我們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又有多少呢?

在燕趙大地河北,共走出了開國將軍82人,數量排在全國的第九位,他們都來自於不同的團隊。有的是土地革命時期就參加紅軍的,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人民武裝的老八路。在這82名將軍中,包括孫毅、韓振紀兩位中將,馬衛華、王之平、江峰、羅平、王謙、王振東、徐信、文擊等80位開國少將,他們之間的徐信在1988年晉升為上將軍銜。

其中的孫毅是河北大城人,屬於開國中將,曾參加過北伐戰爭。1933年參加共產黨,也經歷過兩萬五千里長徵。抗日戰爭期間,在著名的——五師任職,解放戰爭時期曾擔任過第七縱隊的司令員。199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孫將軍,他有武將之威,又有儒將之雅。主席親切地稱他是松鬍子,朱老總稱他是孫行者。

孫毅

孫老他一聲淡泊名利,經常以竹和蓮自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學習竹子挺拔自直,虛心有節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所以他一直被人們讚頌。

韓振紀他是河北高邑人,也屬於開國中將。韓將軍和孫將軍他們是一生的摯友,兩人的經歷也有很多相似之處。韓將軍夫婦去世的比較早,孫毅將軍就把韓老的子女當成自己的一樣關心愛護,寫信鼓勵他們一定要爭氣。做一個成大器的人,以後報答祖國。韓老女兒結婚的時候孫毅將軍以女方家長的身份出席,並表達了他良好的祝願。如此崇高、不求回報的精神,是我們現在是人少有的了。

徐興是河北靈壽縣人,1964年授少將軍銜。一九八八年受到上將軍銜,在抗戰和解放戰爭期間多有立功,朝鮮戰爭是徐將軍大顯身手的地方。他敢於打印賬頁,佔大量與穿插迂迴戰術,給予敵人痛擊,為此受到彭老總的表彰。他一生可謂是功績顯赫,為我國做出了不少的貢獻。

韓振紀

這些人都是為革命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驅,他們每個人都值得讓我們去銘記學習。他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屬於幸福生活的享受者,應該去為我們幸福的製造者祈禱。

你們給我們留下了最美好的生活;你們給你們自己刻上了無盡的光榮;你們給無恥者刻上了抹不掉的恥辱。從想到你們的那一刻開始,心情是從未有過的平靜。以往一切的浮華,此時早已淡出我們的思緒,留有的更多的是對自我的反思和對人生的思考。烈士們我向你們致敬。

文| 宋昀娜


史之策


開國將軍一般是隻我軍1955年實行軍銜制以來,到1965年期間授予軍銜的一批解放軍高級將領,期間共授予十名元帥,十名大將,57名上將,177名中將1360名少將。

燕趙大地自古豪傑輩出,但是由於近代河北行政區劃變化比較大,又非現代革命的發源地,所以授銜將領並不多,按照省劃分只能排在第九名。

1、江西(325位) 2、湖北(235位) 3、湖南(202位) 4、安徽(128位)5、河南(108位) 6、四川(含重慶99位) 7、山東(90位) 8、福建(83位) 9、河北(82位)10、陝西(63位)。

在82名河北籍將軍中,有兩名中將和82名少將。

孫毅(中將),1904年出生,廊坊市大城縣人,曾參加過北伐戰爭,1933年參加共產黨,參加過兩萬五千里長徵,抗日戰爭期間在著名的

一一五師任職,解放戰爭時期曾擔任過第七縱隊司令員,河北省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孫毅只是眾多河北籍優秀將領的代表人物,還有很多人他們將生命獻給了革命事業,同樣值得銘記,如董振堂和趙博生等。

董振堂,河北邢臺新河縣人,參加過北伐戰爭,領導了震驚中外的

“寧都起義”參加革命,長征時期,董振堂擔任紅5軍團總指揮,紅五軍軍長,擔任長征部隊的後衛。多次完成艱鉅的任務,在掩護主力渡湘江和金沙江時,紅五軍團付出了慘痛代價,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937年1月,董振堂被軍閥馬步芳包圍,經過激戰董振堂和手下3000餘名紅軍指戰員全部壯烈犧牲,董振堂年僅42歲,毛澤東曾評價董振堂是“堅決革命的同志”

趙博生,河北黃驊人,也是“寧都起義”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在反圍剿戰鬥中壯烈犧牲,時年36歲。

他們都是為革命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驅,同樣值得我們銘記。


一點點歷史


河北盤踞在太行山東面和山東接壤,省會石家莊。

這塊熱土自古以來都是英雄輩出的地方,大家熟知的戰國時期廉頗,藺相如等人的故事,就是發生在這裡。

河北的開國將軍總共出了82為,其中中將2位分別是孫毅和韓振紀,少將80位。

在全國看來江西省出的將軍最多,全國排名第一,河北排名第九,河北的這個名詞已經算是靠前的了。

下面我們說說河北這兩個中將的履歷。

孫毅河北廊坊大城人。

孫毅很早就參加革命了,具體可以追溯到北伐戰爭的時候,1933年他開始加入到中國共產黨,算是很早入黨的一批愛國人士了。

他跟隨者毛澤東和朱德走過萬里長征路,參加過抗日戰爭,待中國把日本侵略者趕出去之後,緊接著他又投入到了解放當中去,可以說他參加了中國自北伐戰爭開始,到新中國成立之間,大大小小的所有戰役。他的功勳和他參加的戰爭同樣耀眼,為中國人民的自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韓振紀河北省高邑縣人,和孫毅中將的關係很要好。

韓振紀的經歷和孫毅中將也有點類似,在他同樣是1933年入的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十四軍偵察科科長,紅十三軍參謀處處長。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七團副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軍工部部長兼政治委員。新中國成立之後,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河北這塊熱土上不僅僅是隻有這82名將軍,還有無數個為中國革命獻出生命的仁人義士們。正是他們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們換來了今天和平,幸福美滿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