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是否需要缴纳社保?

好多人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公司聘用的临时工不需要缴纳社保,这个认识是错误的,必须加以纠正!

具体分为以下情况。

情况一 企业与临时工属于聘用劳动关系

若临时工与企业:

1. 存在实际雇佣关系签订了劳动合同;

2. 按月定期支付报酬。

企业需要按照“工资薪金”给临时工发放报酬,同时需要帮临时工代扣代缴社保以及个税。

情况二 企业与临时工不存在雇佣劳动关系

1. 不存在实际雇佣关系;

2. 没有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3. 只是提供偶尔或按次提供的劳务,并按次支付报酬。

这种情况就应该按照劳务费处理。

劳务费虽然也是人工费用,但是和工资薪酬分开。劳务费的金额是不作为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和工会经费的基数的。接受劳务的企业不需要为提供劳务的人提供社保。

这类员工提供劳务需要去税局代开劳务发票,企业凭劳务发票入账,个人所得税按照劳务报酬所得计算缴纳。

临时工是否需要缴纳社保?

提 醒 一

现在已经没有了临时工和正式工之分,只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用工之分,除非全日制工(也就是小时工)不用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以外,其它用工形单位依法都要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并保证享受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其它待遇。

提 醒 二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四十六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不能简单地认为,凡是劳动者提出辞职的,就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

特别推荐:

11月18 日 李晓永《2018年年终结账前调账技巧及纳税风险》

年终结账会计操作实务大纲

【课程背景】

年终结账意味着一年经营活动的结束,意味财务要封存凭证、结转会计科目,出具报表,确定企业财务状况,核算企业经营成果,同时也意味一年一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要拉开大幕。所以年终结账既要做好清查资产、核实债务、对账、结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保证每一个环节的正确性,又要考虑税收优惠政策,会计与企业所得税的税会差异,准确汇算清缴需要的资料。

本课程就将为您逐一梳理每一个账户的年终结账注意事项及该账户的涉税风险,为您一年一度的财务大决战和汇算清缴大战保驾护航。

【课程收益】

1、顺利完成年终结账,处理好相应实务盘点、科目和账务问题;

2、处理好财税重点事项,应对各种票据问题和各项年终税务筹划;

3、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处理好会计与税法差异,轻松完成年终税务申报;

4、全面检查税务情况,应对税务评估和税务稽查,管控财税风险。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年底结账前企业应关注的重点风险指标

1.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

2.税负指标

3.重点关注的增值税指标

4.重点关注的企业所得税指标

第二部分:资产类账户梳理

1.库存现金盘点结果处理及大额交易风险财税风险分析

2.银行存款账实核对的特殊方法及财税风险分析

3.应收及预付账款年终结账应注意特殊事项及潜在税务风险

4.其他应收款应收个人应收企业不同风险点分析

5.各类存货期末财产清查、结账、特殊涉税风险点分析

6.在建工程与固定资产年末结账应关注特殊财税风险

第三部分:负债类账户梳理

1.短期借款账户的正确使用

2.应付年末结账应关注长期挂账风险分析

3.预收账款是否及时、准确结转收入的财税风险分析

4.应付职工薪酬中工资福利的正确划分,及企业所谓垫付“社保”的正确理解

5.其他应付款结账余额对关联企业及企业法人带来的潜在风险分析

第四部分:所有者权益及损益类账户梳理

1.认缴制下实务资本的正确核算及特殊涉税风险及对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影响

2.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恰当使用及使用中涉税分析

3.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的正确理解在期末结账时的正确运用,及不恰当理解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4.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在期末结账时的正确使用,正确避免企业早交税

【主要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

2.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3.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及系列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

4.小企业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

5.企业所得税法规系列

【培训时间】

2018年11月18日

【收费标准】

680元/人/天 (年卡会员专属电话通知,不用网页报名)

580元/人/天 (三人同行或转此链接连续三天到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