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内向的人创业更容易成功?

性格内向的人创业更容易成功?

最近听闻了一个有趣的观点,说世界上70%的成功者都是性格内向的人。从古至今,成功更青睐内向:甘地、邓小平、林肯、曼德拉、普京、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诺贝尔、贝多芬、达芬奇、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斯皮尔伯格、茱莉亚罗伯茨、卡夫卡、村上春树……

这样的例子在世界的舞台上似乎不胜枚举,然而社会又从小都在教育我们做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因为性格外向的人会更善交际,拥有更多的朋友。而性格内向的人喜欢独处,不爱说话,有时候甚至会被他人看作一种性格的缺陷。

那么性格内向的人真的不好吗?还是性格内向的人有更深的城府?性格内向的人是否又真的更容易创业成功?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小时候总觉得与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认为班上同龄人的思想和语言都很幼稚。是的,貌似我有点早熟。然而这种状态持续久了,你发现当有一天你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后,你必须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而这个时候你非常羡慕那些很健谈的人,他们说话总是可以喋喋不休,他们和其他人站在一起总是能够神采飞扬、谈笑自如。而性格内向的你很难插进去。

事实上,性格内向的人,不代表不会讲话,讲话是可以学习的,一样可以变得很健谈。记得我是多年前到北京实习后开始慢慢改变的,那是我第一次步入职场工作,你发现优秀的前辈无论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总是能够一语中的、思路清晰。这个时候如果你还觉得别人幼稚,那毫无疑问你就是一个二货了。你清晰的感觉到和别人之间的差距,你清晰的看见沟通能力在这个社会生存的重要性。后来我在周末自己花时间去听了一次沙龙分享,而这次的沙龙主题对我影响很大,讲课的人是搜狐的销售总监,做销售的自然要更会讲话,他告诉我,做一个乐于交流的人,哪怕跟你不喜欢的人。

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的思想慢慢产生了一些变化。然而尽管思想上有“乐于交流”的意识了,你遗憾的发现你往往不知道如何跟人搭讪,也不知道如何开口,你甚至痛恨自己不会讲话。记得我20岁当上主编那一年,手下有七八个成员,你一脸懵逼的当上了领导。当领导就要开会,然而这个时候第二天的会议,你根本不知道在会上讲些什么。你着急又惶恐,我记得那天晚上小我好几岁的表弟在我家里玩,他说你怕什么?你不知道讲什么,就明天开会让下面的人先轮流发言一圈,最后再总结几句,会议就完了。

第二天我竟然按照表弟说的做了,会议效果怎么样,我今天已经全然记不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由你主导的会议顺利进行下去了。你就在接下来的一次又一次不得不让你讲话的日子中学习和提升。长期如此,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往往喜欢聆听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而这个时候你的讲话会更加精炼、掷地有声。

所以在我看来,性格内向的人可以不喜欢说太多的话,不过你一样可以讲话,你一样可以在会议上,在演讲中,在各种人生重要的场合大放异彩,发表你成熟或不成熟的观点。因为我一直认为,有观点总比没有观点好。

大多数性格内向的人,喜欢安静,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他们可以一整天一个人呆在家里,读书、看电影、听音乐。而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恰恰能更深层次的思考问题。对于有些可怕的人,更是能够长时间的独处。记得若干年前,我可以一个人在一个小房间里呆上一个多月的时间,写文字。N年后在公司加班,我也更享受一个人在午夜过后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写方案。因为只有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你的思维才能更加清晰,才能不被他人所打扰。

无论是对于创业者来说,还是对于在文学、政治、科研等领域的追求者,要想取得成功,毫无疑问都要耐得住孤独,而这个时候性格内向的人,似乎确有一些优势。另外,创业成功伴随的是极强的执行力和做事的坚决,而性格内向的人,城府往往更深,当他们要做一件事情时的爆发力也是惊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