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錢都花哪兒去了?

由於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中國社會消費有所放緩,於是很多人好奇,中國人的錢都花哪裡了?國慶節小長假再次印證了中國的消費能力。中國人的消費習慣正在悄悄發生改變,旅遊期間的消費究竟買了什麼,一起看看。

中國人的錢都花哪兒去了?

黃金週期間的消費,賣家的統計數據相當有說服力。今年的黃金週出現了許多往常所不見的新的消費現象,比如音樂餐廳、智慧家居等等,迎來了許多市民的積極參與。蘇寧易購發佈一項報告說,在今年的消費市場,像航拍機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廣泛關注,無人航拍的銷售增長率達到了200%以上。隨著出境遊的增加,翻譯器的銷售量更是大增,銷售增長量達到了1100%。

從今年黃金週的情況來看,廣大居民的消費是在升級的。廣大居民對消費品的追求也在由傳統的普通消費品向新型的高檔消費和高檔消費品轉型。

高質量發展帶來的必然是消費升級、消費質量的提高。學過經濟學的都知道,消費和生產是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生產能夠決定消費,但是消費也能夠反作用於生產,特別是高檔消費,消費的升級也能推動生產的升級,推動生產向高質量發展。

在消費升級問題上,局部或某個產品不足以說明問題,而應該著眼於消費趨勢,這受制於經濟運行情況,消費必然是跟著我們需求的變化而變化的,消費反映的也是居民需求的變化。所以,如果因為方便麵的暢銷就認為消費降級這樣一種以點概面的想法是不足為訓的。真正要看到的是廣大居民正在由原來滿足型的中低端消費向享受型的高質量產品的消費在轉型。

中國人的錢都花哪兒去了?

早些鬧出的到日本搶購馬桶蓋的笑話,就是因為我們的產品升級還沒有達到廣大居民消費需求的要求。而現在,出國買電飯煲、馬桶蓋的現象已經明顯減少了,因為不需要了,原因就在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讓我們供給的質量、效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消費品的供應也出現了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型。所以,廣大居民的需求能夠得到充分的滿足,那就不需要出國購買一些高檔商品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消費升級的具體體現。

中國人的錢都花哪兒去了?

現在中國的消費如文化、體育、健身、旅遊等正在不斷增多,說明人們更追求生活本質品質,也許幾年之後,人民比較的不是誰有車有房,不在是誰有多少錢,而是誰生活的更加瀟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