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您走好,您之後,只怕再無江湖

如今金庸一代人的回憶逝世了,相信大家心中難過萬分,但是,金庸老師選擇去往另外一個地方揮灑他心中的武俠夢,希望他的家人能節哀,希望粉絲能永記曾經有這麼一位了不起的武俠作者!

金庸先生,您走好,您之後,只怕再無江湖

在月末的時候聽到這個消息真的是很難過。對粉絲來說,金庸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精神食糧,帶著讀者一起在武俠的世界中當“救世主”,在他的世界中,幻想自己是個大英雄,拔刀相助氣蓋世,金庸先生刻畫出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成功的,不管是專情專注的楊過還是濫情的韋小寶都是他筆下鮮活的人物。

金庸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海寧查家是書香門第,名門望族。顯赫時曾是“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他的祖父是查升,康熙朝著名文人。

金庸的表哥是徐志摩,堂哥叫穆旦,他們都是近代赫赫有名的詩人。

金庸出版的第一本書叫《給投考初中者》。1939年,讀初中三年級的金庸與同學合編了一本指導學生升初中的參考書。這是此類型書籍首次在中國出版。許多年後成為佔據全國新華書店半個場子的教輔。

1941年因在壁報上寫諷刺訓導主任投降主義的文章《阿麗絲漫遊記》被其開除,校長張印通介紹他轉學去了衢州。

1955年,首次在《大公報》以“金庸”為筆名擬寫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1964年,在《明報》發表《要褲子不要核子》社評,反對在貧窮情況下造原子彈。

1972年,宣佈封筆,退出俠壇,之後對其以往的武俠作品開始修訂工作。他一生創作至少15部武俠小說,最後一部是《鹿鼎記》,被翻拍最多是《神鵰俠侶》,8次。

1986年,金庸被任命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政治體制”小組港方負責人,他還是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1992年,金庸將《明報》集團賣給33歲的商人于品海。1959年,金庸出資8萬,沈寶新出資2萬,共同創辦《明報》,後成為香港最好的報紙之一。

2001年,國際天文學會將一顆由北京天文臺發現的編號10930的小行星命名為“金庸”。

2005年,金庸向劍橋大學提出攻讀博士的申請時校方要求呈交大學畢業證書等,金庸表示“在上海念大學時適逢內戰,證書等自然沒有”。

2006年,金庸在劍橋大學完成的碩士論文題目是《初唐皇位繼承製度》。4年後,他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是《唐代盛世繼承皇位制度》。

2010年11月15日,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發佈,86歲的金庸以35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12名。

2013年6月,89歲的金庸在被曝北京大學讀博士。

據不完全統計,金庸至少是13個大學的名譽教授、4個大學的名譽院士、4個大學的名譽博士。

真優秀。

金庸先生,您走好,您之後,只怕再無江湖

金庸一生創作了十多部武俠鉅著,幾乎部部被人熟知,《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在我小時候,電視上幾乎是連環播放的。在你的童年裡,有沒有金庸作品的影子呢。

金庸先生,您走好,您之後,只怕再無江湖

願您,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