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义」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出自西汉历史学家刘向校订和编订的《战国策》 ,文章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掩盖别人的优点,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

赏析

这句话意思虽浅显易懂,道理却十分深刻,教导人们要做一个心胸开阔有德行的人,不要让偏见和嫉妒蒙蔽了自己的心,不能刻意去忽视别人的优点,对于别人的短处不要到处宣扬添油加醋说三道四。

「微言大义」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
「微言大义」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年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秦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汉朝宗室,先祖为丰县刘邦异母弟刘交。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

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榖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山海经》系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原有文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微言大义」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
「微言大义」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畔经离道之书”。“《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就是纵横家。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微言大义」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微言大义」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

世间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东西,如果只看到他人的弱点,而看不到他人的长处,只把挑剔的目光放在别人身上,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总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恰好说明,自己身上到处都是缺点,忘记别人的缺点是一个人幸福指数、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全面提升的表现。最能表现出一个人的高尚情操和素质修养。不计较别人的缺点,记住人家的优点,才能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取得更大的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