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猝死常在睡梦中,测测你的疲劳值!

目前我国心衰患者预计超过 1300 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每年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天约1500人因心脏性猝死离世。

在所有猝死的人中,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脏病,据统计,70%的人因为没有得到急救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心脏猝死常在睡梦中,测测你的疲劳值!



猝死的 9 个征兆


01

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可缓解,这种现象提示您可能患了冠心病。

如果以前就偶尔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变得更加频繁,程度更加严重,同样说明以前尚属稳定的斑块目前出现了小的破损,并且随时都会发展为大的破损,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

02

心慌

心慌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

心脏猝死常在睡梦中,测测你的疲劳值!

03

心跳过缓

心跳过缓一般出现在老年人身上,老年群体的起搏细胞功能会逐渐变差,心率日益减慢。老年人活动量通常较小,较慢的心率也能维持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往往被忽视。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如果出现心率小于 50 次,血压偏低,要注意及时就诊,以避免心脏突然停搏。

04

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因此,出现不明原因晕厥后应非常警惕,尽快查明原因。

05

不明原因的疲乏

无诱因连续几天、几周甚至几月出现极度疲劳感,伴有焦虑、失眠、夜间惊醒等症状,此时应考虑心脏出现问题。

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较大,常出现疲劳,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则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心脏猝死常在睡梦中,测测你的疲劳值!


06

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有些卒中起病急骤,几分钟内就会发生肢体瘫痪、血压增高甚至引发猝死。

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房颤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数倍。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及时就诊。

07

胸背部剧烈疼痛

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若心脏病患者经常感到肩膀、颈部、下巴、手臂疼痛,这是心肌缺血的信号,因为心肌缺血疼痛在传递至大脑中枢神经时,会同时反映在水平相同的脊髓段区域。因此,出现这些疼痛的转移的情况,需要引起注意,并及时就诊。

08

反复胃肠道症状

很多心源性猝死患者在死亡前都反复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果排除有胃病史,更加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旦出现反复发作的肠胃不适的话,需要将心脏的问题考虑在内,不要当胃病来治疗。

09

无故出汗

心脏病发作前,身体上例如颈、后背、头皮、手心或者脚掌都会大量出汗,此时应提高警惕,当心猝死发生,最好停止活动,及时服用药物,必要时应立即拨打 120。

结果:如果你出现以上9种问题中的2种以上,就要格外注意了,你的身体已发出的警报,不要忽略它,应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心脏猝死常在睡梦中,测测你的疲劳值!

防猝死8个小妙招

01

心脏骤停急救越早越好


研究发现,倒地1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救活的概率为90%;2分钟内为60%;超过10分钟几乎为零。

心脏骤停后急救越早,救治成功率越高。如果能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的几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将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02

把握“黄金4分钟”

专家指出,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

当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大脑皮层耐受缺氧时间仅为4分钟,随后脑部等重要脏器就会因缺氧而发生坏死。心脏骤停大于10分钟将脑死亡。

当家人出现呼吸或心跳中止症状时,应在10分钟内进行如下抢救:

第一步,拨打“120”紧急呼救。

第二步,让患者头部后仰,下颌上抬,头部偏向一侧,使呕吐物尽量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带假牙,需要摘掉,避免抽搐时造成危险。

第三步,做有效的心脏按压。

心脏猝死常在睡梦中,测测你的疲劳值!


03

随身携带必备药物

出现心衰症状的人单独外出时,身边要带些必备药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以及能迅速联系到家人的电话号码。

有基础病的中老年人则应减少出行,尽量避免在拥挤的环境中活动。


04

“魔鬼时间”慎起居

上午6时~12时被医学家喻为是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

建议晨起后动作最好轻柔、缓慢,还要及时补水。


05

适度锻炼

研究表明,低度或中度强度运动量,对心血管保护的益处最强。

低运动量:每周4~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

中等运动量:每周大于等于3次,每次持续40~60分钟,可选择慢跑、游泳、打球等有氧运动。

但最好不要在早上锻炼,可选择晚饭后2~3个小时进行适度运动。

心脏猝死常在睡梦中,测测你的疲劳值!


06

避免过度劳累

加班和熬夜的背后极有可能是致命的威胁。注意劳逸结合,尽量放松身心;周末可以适当补补觉。

07

定期体检

普通的心电图检查即可发现潜在的“猝死信号”,特别是有心血管病史的人,更应做好预防工作,按时体检,防患于未然。

08

保持心情舒畅

情绪激动会使人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很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脑梗塞或脑出血等严重后果。


此外,年龄大于45岁的男性、大于55岁的女性,吸烟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有家族遗传病史者、肥胖者、缺乏运动及工作紧张者,这些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也是猝死的最危险人群。

一年中冬季猝死病例约占全年 50% 以上,远远高于其他三个季节。冬季天气寒冷、人体血管弹性较差、血压容易骤然升高、室内外温差过大刺激频繁等,都极容易引发心源性猝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