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驚心動魄的隱祕歷史:1949年,古城西安的諜影

古城西安,舉世聞名文明古都之一。他猶如遍閱繁華歷盡滄桑的歷史老人,目睹了11個王朝在這裡輪番上演著“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歷史劇目。當他走到1949年的時候,又踏上了一個嶄新的歷史轉折點上。

西安解放那一年,薛世武剛剛15歲,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六軍十七師五十團的一名衛生隊員。在解放軍進城前,胡宗南統治著這裡。據史料記載,1948年西安市人口共59萬,失業者約為17萬人,當時偽幣貶值、物價瘋漲,出現了很多怪現象。“當時西安邊上的藍田縣有人賣了一隻100斤重的豬,怕錢貶值得太快,趕緊跑去買豬仔,結果就只買了一隻30斤的小豬!”本文作者訪談薛世武的時候,他對於那時西安城的記憶,最深的是這個“豬的故事”。由於物價飛漲得厲害,人們更傾向於以實物交換,比如乘坐人力車外出,人力車伕就會收麵粉而拒絕收貨幣。在鄉下,一個雞蛋換一兩棉花、一斤棉花換3斤蒸饃或者兩條肥皂。小吃攤頁不收錢,而只收小麥和雞蛋。

西安一直是蔣介石、胡宗南進攻與封鎖延安的戰略基地。胡宗南在此苦心經營了13年,僅建立的特務、警察和憲兵機構就有300個。中統局陝西調查統計室的力量最強,再加上軍統局陝西站,胡宗南、何應欽、孔祥熙、閻錫山等軍閥、財閥的二十多個特務組織,所有國民黨特務加起來有兩萬個,而西安當時總共才有59萬人[1]。而另外一個數據也顯示,西安特務最多時,佔到了全市人口的百分之二還多[2]。西安是西北的門戶,一旦被攻破,整個國民黨統治下的西北腹地將一下子暴露出來,解放大軍將長驅直入,直接威脅國民黨在西北的最後堡壘蘭州。

1949年的薛世武,參軍兩年,卻已經是一個頗通掌故的“老兵”了。他回憶說,4月21日,毛主席、朱總司令發佈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當月,太原和南京相機解放,新中國成立指日可待。此時,薛世武所在的部隊駐紮在陝西澄城縣,下一步轉戰到哪裡還不知道。“每天都能聽到各種打仗的消息,但大家隱約感到,下一步要打西安了!”打仗每天都要死人,薛世武害怕自己說不定哪天就犧牲了,他就琢磨著給自己留下一張照片。他一番軟磨硬泡,終於讓領導先給他墊上錢,終於在15歲那年又了自己第一張影像(如圖)。

一段驚心動魄的隱秘歷史:1949年,古城西安的諜影

薛世武

解放西安,其實從1949年2月19日這天就開始了。這天,第一野戰軍司令部按照已到西柏坡參加中共中央七屆二中全會的彭德懷臨走時制定的作戰方案,向胡宗南集團發起了攻擊,稱為“春季攻勢”。

作為黃埔一期的高材生,胡宗南在蔣介石眾多的“天子門生”中第一個晉升為軍長,而且是在蔣介石親自組建並擔任過軍長的第一軍;第一個戴上了集團軍總司令桂冠,並曾一度被當作蔣介石繼承人。在抗戰時期,胡宗南率領大軍固守潼關,讓日本人望關興嘆,算是國民黨中一員名將。但正處國共兩黨大對決的歷史時刻,個人命運已經無可避免地捆綁於他所在陣營的戰車之上,胡宗南清楚地感覺到,解放軍的虎爪已經撥開西安邊境線上的荒草,正密切窺伺著西安的城防,隨時準備給與致命一擊。

胡宗南已看到國民黨的統治在搖搖欲墜,自己也在與解放軍的戰鬥中接連吃敗仗,但他並不氣餒。他覺得,以其現有的實力,仍有吃掉第一野戰軍、繼續雄霸西北的勝算。蔣介石一直在給胡宗南打氣。從史料記載看,1949年初,他從溪口密函胡宗南,指出“陝省重要”,要求“比以前更應積極準備,作死中求生之奮鬥。今後主力應置於漢中附近……,只要吾人能自力自助,不屈不撓,百折不回,則最後勝利未有不屬於我也”。自1949年春節起,胡宗南就一面準備固守西安,一面將他的西安綏署眷屬、物資,機關、學校,企業等有計劃地向漢中,廣元一線轉移。派省政府委員張丹屏率領部分人員到漢中,負責組織省政府駐漢中辦事處,派田糧處處長史直率領田糧督導人員到陝南各縣積極籌辦軍糧,派省公路局局長孫福佑率領公路局人員和幾十輛汽車到漢中,待各機關主要檔案由火車運到寶雞後,由公路局汽車轉運漢中。陝西省高等法院院長郗朝俊率領所屬人員攜帶主要檔案先疏散到漢中。陝西省銀行把資金全部轉移到漢中。西安市警察局局長肖炤文在臨逃前,把西安市消防隊的新式救火汽車悉數開到漢中。對西安市中等以上學校的學生,則強行進行疏散。指定楊爾瑛會同省教育廳廳長高文源,煽動誘騙西安大中學生遷移漢中上學,並裹脅地方人士一起逃竄漢中。(《漢中解放綜述》,據中共漢中市委黨史研究室黨史資料)

當年解放軍雖然軍事攻勢一路高歌,但是從兵力上看,其實並未佔有絕對優勢。在1949年初西北野戰軍改稱第一野戰軍之際,實際兵力不過10多萬人[3]。而同期胡宗南的兵力尚有13個軍33個師,約17萬人。同時考慮到盤踞在青海的隨時可作胡宗南後援的馬步芳和寧夏的馬鴻逵尚有近20萬兵力,第一野戰軍並無拿下西北的絕對把握。

胡宗南知道,丟了西安,就等於丟了大西北,也就等於把自己的前程丟了。死守西安,是戰略底線。他下令從附近農村強迫、動員上萬民工,由他的第17軍軍長兼西安警備司令楊德亮率領著,在西安西周沒日沒夜地加緊深挖壕溝、構築工事。西安下設4個城防工事指揮部,加固西安城郊抗日戰爭時期的鋼筋水泥碉堡、戰壕以及城牆,將西安城打造成鋼筋混凝土堡壘,以抵禦這場不可避免要爆發的攻城戰。西安周邊的臨潼、渭南、華陰、華縣、潼關、藍田、咸陽、興平、禮泉、乾縣、岐山、扶風、眉縣、武功、戶縣、鳳翔、長安等縣民工都在威逼之下,攜帶鋪蓋、蘆蓆、帳篷、木杆、滑車、竹筐、鐵鍁、钁頭等物來到西安修浚城河,誰不積極就屬親共。[4]

4月,解放軍在發起強大攻勢,迅速解放銅川、耀縣、富平、三原、高陵等渭北地區,向隴海鐵路,西蘭公路的咸陽、禮泉挺進,緊逼西安。

5月中旬,在胡宗南緊鑼密鼓打造西安銅牆鐵壁的時候,他的空軍偵察兵來報,發現解放軍華北兵團已經進入陝西境內。躊躇滿志的胡宗南聞訊,不禁大驚失色:第一野戰軍和華北野戰軍一旦聯手,西安情勢岌岌可危。其實自4月22日太原解放後,胡宗南就料知解放軍華北部隊必將西進,但沒想到解放軍進展這麼快。他開始考慮實行戰略退卻,企圖與青寧“二馬”配合,以陝中、隴東為防禦重點,保住西北,屏障西南,迫不得已時則退踞陝南、川北。

當時經過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以及其他戰役,國民黨大部主力已被殲滅,解放軍已解放東北全境、華北大部、西北一部和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各解放區已連成一片,總兵力已發展到了將近400萬人。而三大戰役後,國民黨軍正規軍還有71個軍227個師約115萬人,加上特種兵、機關、學校和地方部隊,總兵力為204萬人,其中能用於作戰的部隊為146萬人。也就是說,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力已達到2.6:1的狀況,佔絕對優勢[5]。這種兵力的驚人逆轉,讓已下野的蔣介石也不得不讓作出放棄西安、退據關中的戰略決策。(《西安是怎樣解放的》,嚴建設)

看到解放軍已經進犯陝西,胡宗南趕緊通知在西安的黨政要員火速開會。1949年5月17日晚7時,胡宗南在崇廉路(如今東七路)招待所裡召開了緊急疏散會議。參會者有西安綏靖公署參謀長羅列、秘書長趙文龍、政工處處長王超凡、陝西省主席董釗、秘書長蔣堅忍、財政廳廳長溫天緯、西安市長王友直、財政局局長肖屏如、省參議會議長王仲山、省黨部副主任楊爾瑛、省保安副司令張坤生、中央軍事參議院院長張鈁、綏靖公署副主任高桂茲等人。有人大談堅守,有人主張放棄。看到這些平時威風八面或者紳士派頭十足的要人們,此刻一派焦躁不安、手足無措,胡宗南更加心煩意亂。

敗局已定,大家已經知道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無外乎是撤退。那些已在西安生活了數十年、一貫養尊處優的要人們,面對這“改朝換代”的歷史遽變,深感作為一介草民尚可隨波逐流、悠遊江湖,但他們已被捆綁在時局的戰車上,個人毫無選擇的餘地,眼下必須作出人生抉擇。無力迴天的無奈和對未來的茫然之感,化成內心無比的悽惶和悲涼。會議氣氛無比壓抑,與會者無不情緒低落。

會議開始了,胡宗南清了清嗓子,會場一下子寂靜了下來。所有人都想知道,這位軍事首領該如何安排大家的前途命運?胡宗南站了起來,口氣已經有些頹喪: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西安吃緊,主力需要轉移陣地,諸位也必須緊急疏散。如何疏散?他希望大家包飛機去四川,省政府和西安市政府各包一架飛機,每機次6000大洋。他同時將西安的防守任務交給了17軍及自衛武裝,由楊德亮負責。“你部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利用多年修築的工事與共軍周旋。等我率部殺個回馬槍將其包圍後,我們裡應外合將共軍消滅!”[6]

胡宗南雖然說了這麼多鼓舞士氣的豪言壯語,但內心其實虛弱無比。他知道,西安已經危在旦夕。楊德亮當面表示要與共軍共存亡,但也早已打定了逃跑的主意。他知道,17軍已經開始人心渙散,所謂的自衛武裝更是難以依靠。自衛武裝就是國民黨西安民眾自衛隊,都是些什麼人組成的?它原是由西安各區工商戶抽調店員、經過簡單訓練組成的基幹隊。1948年9月,國民黨行政院電令將各區基幹隊擴編為西安市民眾自衛隊,下轄12個大隊,23箇中隊,大隊長由各區長擔任,總隊長由西安市市長王友直兼任。但成員大多數是不諳世事的年輕娃,經過簡單訓練後隨便弄身軍裝套上,扛一支連槍栓在那裡都不知道的老式步槍,就上城牆站崗了。[7]這樣武裝談何戰鬥力?

5月19日凌晨,楊德亮命令自衛總隊副總隊長閔繼騫接任西安城防,自己則率兵撤至南山。但他壓根不知道的是,這位被寄予厚望的繼任者閔繼騫,早已經秘密加入了地下黨。閔繼騫是陝西渭南人,1930年同王超北在國民黨陝西省委工作過,曾任國民黨中央軍校第七分校駐西安辦事處少將主任。他雖然對政治沒有多少熱情,但王超北和他談話後,還是表示願意與共產黨合作。在1948年自衛總隊剛剛成立的時候,地下黨已經根據延安的指示,秘密與親自擔任隊長的西安市長王友直見面,說服他為解放西安作出貢獻。王友直答應下來,並經過爭取,讓胡宗南同意閔繼騫擔任副隊長。王超北又讓閔繼騫任命了雷振山等地下黨為副大隊長。由此,自衛總隊自成立之初就一直掌控在中共地下黨的手裡。

根據黨組織的指示,要確保千年古都西安在解放過程中不要有大的損壞,還要防止胡宗南集團撤退前對城市進行大規模的破壞,閔繼騫接管城防後,立即部署安排西安8大古城門、鐘鼓樓的防務,對國民黨省市政府、倉庫銀行、主要廠礦進行了護衛。在個大街道輪番穿梭站崗巡邏,名為防共,實則護城。

20日凌晨,解放軍強渡渭河成功,僅遭到零星抵抗,就一路直插到城市的中心鐘樓。駐守西安的國民黨軍隊見到解放軍如神兵天降,趕緊投降或者四散逃跑。楊德亮匆忙率殘部逃跑,行前下令數十個工兵組成爆破隊,對全城展開大破壞,西安機車廠的鍋爐、灞橋鐵路的橋樑、福豫麵粉廠都遭到了爆炸或者焚燒。但由於閔繼騫的護衛隊旋即派兵趕到各地,與護廠工人聯合起來,趕跑國民黨工兵,大華紗廠、發電廠等重要生產設施都得以保存下來。西安城基本沒有遭到大的損毀。所以至今還有不少人說,西安也是和平解放的。這是後話。

話說在崇廉路豪華的會議室裡,會議進行中,胡宗南接到一電報後,神情大變,即匆匆而去。當晚,在小雁塔綏靖公署,胡宗南繼續召見王友直等人,說敵已到三原,要立即轉移。他答應將配給大家兩架飛機用作疏散之用。他嚴令,陝西省主席和西安市長離開,必須帶上所有省市委員和廳局長,不可丟下一人。

會議結束後,王友直回到了市政府。西安解放前夕,全城都處於軍統特務的監視之下,人人自危,高官也不能例外。在公開場合,他積極佈置城防,但散會後,他有些心緒不寧。看看天色已晚,他支開了身邊的工作人員,悄悄將閔繼騫找來,將藏在自己辦公室的一大箱鴉片煙(當年的硬通貨)、1000銀元、美國收發報機、私人小轎車交給了閔繼騫,讓其轉交地下黨,並希望其轉述地下黨:實在身不由己,必須隨胡宗南離開西安。以後再相機做力所能及之事。[8]18日晨8時,在特務的監視和督促下,王友直倉促隨胡宗南直飛漢中。1949年5月起,王友直在四川為中共從事對國民黨軍的策反工作,12月,在成都迎接解放軍入城。

5月18日晨,楊德亮把1000多名警察聯同市清潔大隊合編為火焰別動總隊,在西安城中大肆破壞和搶掠。當日西安的國民黨勢力開始了大潰逃。官員權貴坐著車輛搶道向西關機場駛去。西大街人叫馬嘶,一片狼狽。喇叭聲裡塵土飛揚,汽車彼此碰撞,卻也無暇顧及爭吵,電線杆也是碰到了無數根。國民黨統治崩潰前夕,西安又一次身陷歷史遽變時期政權空白和人心倉皇的的混亂之中。

(未完待續)


[1] 王曉亮採編整理歷史資料,《暗戰——“紀念西安解放60週年”大型系列報道》,《華商報》,2009.5.14

[2]敵人為發揮各種特務組織控制、鎮壓共產黨和革命民主人士的作用,先期組織了一個“西安黨、政、軍、警、憲、團反共聯席彙報會議”,後期為“國民黨西北乙級反共聯席彙報會議”,由各特務組織的頭頭參加,是西北最高級別的反共會議和決策行動會議。會下設西安特高組,由各特務機關派人參加組成,又分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特高小組。根據《諜報英雄王超北自述》。

[3]西北野戰軍從1949年2月1日起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委,張宗遜、趙壽山任副司令員,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閻揆要任參謀長。同時,縱隊改稱軍,旅改稱師。同年6月間,以所轄的一、二、七軍編成第一兵團,王震任兵團司令員兼政委;以三、四、六軍編成第二兵團,許光達任兵團司令員,王世泰任政委。全軍約11.5萬人。據《彭德懷傳:當代中國人物傳記叢書》,當代中國出版社

[4]嚴建設,《西安是怎樣解放的》。作者系中國國民黨革委會陝西省作協成員,轉載文章已經其本人應允。

[5]1945年8月,國內的革命力量已超過國民黨反動派。東北、華北、華東解放區連成一片。人民解放軍整編為四大野戰軍,總兵力增至358萬人。筆者訪談過新四軍研究會成員葉榮老先生,他在《試論渡江戰役勝利及其歷史功勳》裡記錄了這些數字。該文為新四軍研究會“紀念南京解放60週年文章”,2009.3

[6]黃俊宏,袁志剛著,《席捲西北》,北京:長征出版社,2007:16—17

[7]張東輝主編,《中國革命起義全錄——西安民眾自衛總隊起義》,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593-594

[8]據嚴建設《西安是怎樣解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