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疑案偵破紀實:中國十大殺人慘案之刁愛青碎屍案

刁愛青,這是一個讓人恐怖的名字,藍京市的**和市民對這個名字非常熟悉!刁愛青案,又稱南京119碎屍案,又稱南大碎屍案,案發於1996年1月19日。受害人為藍京大學成人教育學院一年級女學生刁愛青。受害人遺體碎片在其失蹤9天后,也就是當年1月19日清晨,被一名清潔女工在藍京華僑路發現。

兇手為消滅作案痕跡,將其屍體加熱至熟,並切割成2000片以上,頭顱以及分割好的內臟均被煮熟,用塑料袋整齊的包裝好,甚至連腸子都整齊的疊放,後分四處進行拋屍。清掃大街的女工,清早發現了一個黑色塑料袋,以為是豬肉,回家後打開仔細的清洗,準備食用,結果在清洗的過程中發現了三根手指,嚇個半死,於是報了案。

大案疑案偵破紀實:中國十大殺人慘案之刁愛青碎屍案

民警講述:拋屍地點多達五六處

“這麼多年過去了,雖然經手辦過不少案子,但是還從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案子。”該資深警官說,“兇手確實很殘忍,我們發現的屍塊竟達到2000多塊,並不是民間傳說的1000多塊。每塊都切割得很小很整齊,從兇手碎屍的手法來看,應該是比較專業的,對解剖知識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我親眼看到過死者的手腳,肢解得很整齊。而且,死者的頭和內臟都被煮過。”

據介紹,由於當年還沒有DNA技術,法醫只能通過屍塊上的體毛特徵、肌肉纖維組織等確認死者為女性。當年兇手的拋屍地點大多集中在鬧市區,多達五六個地方。“凡是在拋屍現場出現過的人,比如說垃圾箱,只要倒過垃圾的人,我們都會逐一進行排查,當時確實很緊張,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是嫌疑人,生怕漏掉每一個線索。根據兇手拋屍的地點以及相關調查情況,我們推測兇手應該就住在大學校園附近,而且很有可能是騎自行車進行拋屍。”

根據兇手的碎屍手法,南京警方曾一度認定兇手的職業是醫生或屠夫,並對符合作案條件的這兩類職業的人群進行了廣泛排查。“後來經過各種渠道的情況彙總,又擴大了排查目標人群……”

當時警方劃定了嫌疑人的大致特徵:一是單身中青年男性,身體很強壯,而且有單身宿舍,有爐子和刀等器具;二是情感生活受到過挫折,精神有偏執的傾向。

此案震驚了藍京市,藍京市警方投入大量警力多方調查,均未有任何突破性進展。就這樣十幾年過去了,雖然藍京警方一直在全力偵破此案,但兇手卻至今逍遙法外。

該案件尚未破案。

以下是各網友的推理:

先對物證做一下整理。

茅小喵的拋屍點1,水佐崗垃圾堆,頭和屍塊,床單(有血掌紋)包裹,衣物(有血指紋),床單包裹。

2,水佐崗下水道豎井,紅色外衣,內臟(部分),屍塊。

3,大澗銀巷13號垃圾桶,肉片,黑塑料袋包裝,還有三根手指。

4,華僑路工地,肉片,黑塑料袋包裝。

5,小粉橋垃圾箱,兩袋肉片,黑塑料袋包裝。

6,小粉橋上海旅行包,腸子,肉塊。

7,小粉橋,桂林山水包,肉塊,部分內臟。

9,雙肩背,天津路校 門,骨胳(部分)。

10,體育場樹洞,碎肉和子宮。

除去茅小喵的,還有以下拋屍點。

1是漢口路小學,肉片,黑塑料袋。

2,管家橋,雙腳,是鋸掉的,黑塑料袋與其它的黑塑料袋不同,質量差。

3,廊后街公交站,蛇皮包,鋸下的腿骨,有冰凍痕跡。

先從拋屍的包裝看,有塑料袋,舊包,和床單。但床單有血,外衣也有血,說明水佐崗拋的,外面還有包裝,但收回啦。

網友推理:嫌疑人心理素質強或受過高等教育

2008年6月,一個名為“黑彌撒”的神秘網友的發帖,引出一場對發生在12年前悲慘血案的集體推理。

黑彌撒對此案進行了詳細的推理,包括受害者的性格、年齡、社會關係等各方面。然後又對兇手進行了犯罪情況猜想,他寫道:“單就目前所知的情況,被害人的屍體被切成一千多片,內臟被煮過,並被整齊地疊好,包括衣物也被整齊地疊好,可見嫌疑人有很強的心理素質,同時可能懂得醫學知識。”

“如此看來,嫌疑人的文化程度較高,應當受過高等教育,至少其個人素質要高於普通的初高中文化者。試想,一個只有初中或高中文化程度的大老粗,憑藉什麼能吸引一個在校女大學生的注意?且又有什麼能力做到殺人後冷靜地分屍?所以我認為,嫌疑人是屠夫、廚師,或者鍋爐工的可能性都很小,因為這幾種職業的從業人員文化程度及素質普遍不高;至於醫生,只能說有可能性,因為目前還沒有任何可用於推理的證據。”

此後,網友“悼紅軒主人”在對這些帖子做整理的時候發現,其實早在2007年3月21日,就有一個網名為十六茶的網友在網站上發過關於這個血案的文章,該文章詳細描述了受害人被分屍後的慘狀。他寫道:“殺人犯還把女生的內臟分割好,煮熟,用塑料袋分別整齊地包裝好,其中腸子還整齊地疊好了擺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