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私、小氣、不願分享?那是媽媽不懂得這4點

週末和朋友一家一起去野營,看著我孩子們在一邊玩的開心,朋友略帶傷感的抱怨:

現在孩子什麼都好,就是特別自私,不願分享,小朋友去我家玩要玩玩他的玩具他不肯,吃他的零食也不讓,拿他的東西就會奪下來,還經常大喊大叫:“放下,不要碰,那是我的!”這種自私、不願意分享的行為真的是很讓我們沒面子,可怎麼辦呢?

孩子自私、小氣、不願分享?那是媽媽不懂得這4點

聽到這裡,我說這實屬正常,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都被寵壞了,還沒有分享的意識,還給他講了一個我遇到的例子:

有次,我和老婆帶女兒在公園的一個沙堆裡玩,正玩的開心,就被一個媽媽的呵斥聲打斷了

這個媽媽這樣對孩子吼道:“你怎麼這麼自私?為什麼不可以給小朋友玩一下,我們出門的時候不是說好的嗎?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的,你現在這樣幹嘛?”

孩子剛開始扭著頭,有生氣模樣的孩子,在媽媽的吼叫中,他開始哭了起來。媽媽一直在說,“為什麼要分享,你這樣做是錯的”,這個孩子大約只有3歲,一邊哭一邊不停地抖動小小的身子。

他一直站在媽媽的身邊,還想讓媽媽抱一下自己,可是,媽媽哪裡會抱他,一直在反問他;“下次還要不要和小朋友分享?”,因為一邊哭一邊說,那聲音不是很清楚,媽媽一再強調,讓他說清楚一點,說的大聲一點。

孩子自私、小氣、不願分享?那是媽媽不懂得這4點

其實,上面的兩個例子可以說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媽媽對孩子的自私不分享氣不過,但一教育又不得要領,到底該怎麼辦呢?要想知道怎麼辦,首先要了解孩子自私的原因,這裡主要有兩個:

一是與幼兒的年齡特徵有關

心理學有個詞叫做“自我中心思維”,意思是說幼兒常常依賴於自己的想法,而非事物的客觀特點。僅從自己的角度去觀察和認識外部世界,認為每個人看到的世界都和自己看到的一樣。

比如,3歲的孩子會認為媽媽和他一樣喜歡玩具,這個時期的孩子心理理論水平還很低,一般不能站在他人的立場,去考慮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加上孩子正處於物權意識敏感,當然什麼東西都不肯和別人分享。

簡單來說,3歲前的孩子,還處在“物權敏感期”,出現家長眼中的“自私”行為是正常現象,和自私自利不一樣,也不是性格缺陷,只是是孩子發展的一個階段而已

孩子自私、小氣、不願分享?那是媽媽不懂得這4點

有一些孩子4、5歲了,明明已經過了“物權敏感期”,還是什麼都不願意分給別人,這就與父母有關了,比如家長的過度溺愛,就很容易讓孩子滋生出自我中心主義。

特別是有的家庭,幾乎全家人都圍著孩子轉,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即使是不合理的要求,“我要,我現在就要”也成了他們的口頭禪,長此以往,孩子認為好東西理所當然是先給他,孩子心中根本沒有其他人,更別說去考慮別人的感受了。

孩子自私、小氣、不願分享?那是媽媽不懂得這4點

應對孩子不分享的4點建議

1.不要給孩子貼標籤。特別是在孩子3歲之前,不經過很多幫助,不要期待他們會分享,這是很正常的。沒有孩子天生就是自私自利,要培養孩子心裡有別人,主要是靠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導。

有時候,他們會顯得非常大方,而在另外一些時候,他們不想分享任何東西。在孩子們發生衝突的時候,你手邊可能需要多備幾個孩子們都想要的玩具,這樣就會有效避免孩子們的衝突。

孩子自私、小氣、不願分享?那是媽媽不懂得這4點

2.轉移孩子注意力。在孩子不滿3歲時,給他們提供一些東西或事情來轉移注意力,往往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對於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讓他們把正在爭奪的玩具放在架子上,直到他們找出一個雙方都同意的方法,並且能和平分享。

孩子自私、小氣、不願分享?那是媽媽不懂得這4點

3. 多讓寶寶感受分享的快樂。

父母的認可和讚許,會讓寶寶感到滿足、樂於分享。所以,寶寶做得好,一定要說出口,把行為描述得越具體越好,“寶寶能把自己最喜歡的娃娃借給彤彤玩,真棒,媽媽真高興 ”“你看,得到你分的糖果,小朋友們都笑得好開心啊”

孩子自私、小氣、不願分享?那是媽媽不懂得這4點

4.分享也要有度。

分享還要了解孩子心理,並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分享,如果是家長送給自己的最珍貴的禮物,就可以保持獨享的權利,也應該得到家長的尊重。此外還要對孩子強調:牙刷、水杯、手帕、內衣褲等東西不能與小朋友分享;引導分享還要適度,不要還沒做到分享,就讓孩子謙讓,對孩子來說,謙讓比分享更難以接受。

孩子自私、小氣、不願分享?那是媽媽不懂得這4點

小古說:分享固然重要,但沒必要逼迫他去做。但父母應該做的,不是像個質檢人員一樣緊緊盯著孩子有沒有做好,而是蹲下身來,等他們慢慢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