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言語理解:別回頭,請堅持走完你選擇的這條路

1.儘管電腦、手機等的使用是造成“提筆忘字”的重要原因,但論壇上一些專家認為,“漢字失寫症”的出現,不能完全_______於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還有人們對漢字文化認知的_______。他們覺得詩歌是文化,而漢字只是文化的載體,本身並非文化。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歸咎 缺失 B.歸因 缺憾

C.歸罪 減少 D.歸附 缺乏

2.從青年學子到作家學者,他們挺身而出,以筆為刀,_______了當代青年和知識分子的責任追求。在價值多元化的今天,有人在名利場中_______,也有人放逐了理想變得頹廢,而這些知識分子保留著熾烈情懷和勇毅精神,令人敬佩。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彰顯 樂不思蜀 B.體現 怡然自得

C.超越 呼風喚雨 D.傳承 如魚得水

3.當前不少人渴求正能量,卻又害怕和_______正能量:老人摔倒在地,想扶又不敢扶,別人扶了卻被當做傻子;危難時刻也想捨身相救卻不敢去做,別人做了卻認為“不值得”。正是這種對己對人的“雙重標準”,讓一些“保護窗戶”的人受到傷害,讓想去“保護窗戶”的人_______。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敬畏 踟躕不前 B.排斥 望而卻步

C.牴觸 得不償失 D.疏離 望而生畏

4.從投資藝術品的角度而言,當代藝術也是最具挑戰性和回報最大的藝術門類。但是,當代藝術界也同樣_______ 、良莠不齊,所以_______和機會共存。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形形色色 利益 B.魚龍混雜 機遇

C.三六九等 時機 D.魚目混珠 風險

5.大型文獻紀錄片《烽火1937》以日本戰爭親歷者的口述為主線,以日本國家歷史檔案為_______,走訪大量日本權威歷史學家,從日本的視角客觀審視“盧溝橋事變”的歷史起因,_______出當年日本軍政當局_______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彌天陰謀。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佐證 揭示 蓄意 B.物證 揭露 惡意

C.證據 揭發 故意 D.證明 揭穿 有意

下面是參考答案與解析。

1.【解析】A。第一空,“歸附”指歸順,依附,與文意不符,排除D項。第二空,文段要表達的是人們缺少對漢字的文化認知,“缺憾”不符合文意,“減少”是動詞,搭配不當。因此A項當選。

2.【解析】A。根據文意可知,文段讚揚了知識分子以筆為刀,勇擔責任的精神。第一空填入“超越”語意不通,排除C項。再看第二空,文段是先說一些不好的現象,再通過對比讚揚“知識分子保留著熾烈情懷和勇毅精神”,因此橫線處應該填入一個貶義詞,A項的“樂不思蜀”最為恰當。因此A項當選。

3.【解析】B。第一空填入的詞語應該與“渴求”形成反義,與“害怕”語義相近,據此可排除A項。“疏離”指疏遠隔離,一般用於“關係疏離”或者“疏離社會”,排除D項。第二空,“得不償失”是指得到的抵不過失去的,但文段想表達的意思是想做而不敢去做。C項錯誤。因此B項當選。

4.【解析】D。從第二空入手,根據語境可知,當代藝術界有好有壞,所以橫線處的詞語應與“機會”語義相反,只有D項的“風險”符合文意。將D項的“魚目混珠”代入第一空驗證,符合文意,當選。

5.【解析】A。本題可從第三空入手,從整個文段來看,第三空應填入一個語義程度較重的詞語,“有意”和“故意”用在第三空明顯程度較輕,排除C、D兩項。“惡意”是名詞,不能修飾“發動”,排除B項。1937年日本軍政當局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行為是蓄謀已久的,用“蓄意”最為恰當,A項當選。驗證其他兩空,“佐證”有“證據”的意思,“揭示”指使人看見原來不容易看出的事物,兩項均符合語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