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星的族譜——天文學星表縱覽(1)

群星的族譜——天文學星表縱覽(1)

群星的族譜——天文學星表縱覽(1)

瞭解天空的奧秘無疑是從星星的位置開始的。早在文字出現之前,人們還在用繪畫描述生活場景的時候,就有了對那些明亮光點的記錄。久遠的歷史早已無從考證,雖然中學歷史書上還會提到《甘石星經》,但戰國時甘德、石申其實各寫了一部,早已失傳,即使是後人編撰的合集如今也只剩名目而已。古希臘喜帕恰斯(Hipparchus)編制的西方第一本星表也是因為在托勒密的著作中被提及才為世人所知,托勒密整理寫入《天文學大成》的1千多顆恆星在整個中世紀都是權威,代表了當時目力的極限。 只剩下變化莫測的行星軌道和偶爾光顧的彗星作為那時天文學的全部內容。直到17世紀,望遠鏡發明之後,人類才得以繼續拓展自己的視野……在這漫長的探索歷程中,我們對那些遙遠世界的所有模糊認識都寫在了星表之中,就讓我們通過這些堅實的腳印來回顧天文學的發展道路吧!

群星的族譜——天文學星表縱覽(1)

在托勒密的地心說中,眾多的恆星不過是鑲嵌在天穹上的裝飾,無足重輕。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人們才在研究行星運動之餘捎帶著關注這些似乎亙古不變的天體。

群星的族譜——天文學星表縱覽(1)

群星的族譜——天文學星表縱覽(1)

1603年德國的天文學家巴耶(Johann Bayer)根據第谷的觀測資料出版了《測天圖》Uranometria,使用希臘字母為恆星命名(稱為巴耶命名法),還第一次加入了南天的星座。

群星的族譜——天文學星表縱覽(1)

1627年,開普勒將第谷和巴耶的觀測資料,發表了《魯道夫星表》Rudolphine Tables

,包含一千多顆恆星的位置信息,為行星位置的測量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群星的族譜——天文學星表縱覽(1)

但是歐洲的觀測者們一直沒辦法看到南半球的星空,直到1676年,年僅20歲的哈雷(Edmond Halley)乘坐東印度公司的航船到達南大西洋的聖赫勒納島,在那裡建立了第一個南天觀測站,在1679年發表了第一份《南天星表》Catalogus Stellarum Australium,含有341顆星的數據,被譽為“南天第谷”,他籍此拿到了牛津大學的學位並被選入英國皇家學會。與此同時,另一位觀測大師波蘭天文學家

赫維留(Johannes Hevelius)的結果卻遲遲得不到認可。因為望遠鏡自1603年發明以來,在天文學界已普遍使用,但由於工藝水平的限制,成像質量並不穩定,事實上直到18世紀,好的觀測者(比如後面要提到的赫歇爾)都不得不親自磨製鏡片。赫維留雖然也自行建造了一架望遠鏡,但他始終不相信光學儀器,堅持使用肉眼觀測。當時的英國皇家學會秘書胡克(Robert Hooke)甚至專門派剛從聖赫勒納島回來的哈雷去但澤(Danzig)勸說他改用望遠鏡觀測。但他向哈雷證明自己用象限儀和遊標盤也可以做的很好。在1690年,他親自雕刻印刷了精美的《赫維留星圖》 Firmamentum Sobiescianum,南天部分用的就是哈雷的數據,同時出版的星表Prodromus astronomiae,包括1564顆恆星,精度甚至超過第谷的觀測,達到人類目力的極限。無論如何,望遠鏡取代目視都是必然的趨勢,這於是成為最後一部用肉眼觀測的星表

群星的族譜——天文學星表縱覽(1)

群星的族譜——天文學星表縱覽(1)

上述內容原載於《天文愛好者》2009年第3期

群星的族譜——天文學星表縱覽(1)

中國虛擬天文臺(China-VO)是以國家天文臺為代表的中國天文界共同打造的一個網絡化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資源平臺,得到中國科學院科研信息化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北京市科委科技專項等的資助,以及阿里雲、微軟研究院、浪潮集團、中科曙光、北龍澤達、銳捷網絡等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微信公眾號ID : China-V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