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長城,你應該知道的硬知識

關於長城,你應該知道的硬知識

長城城牆

城牆是長城的主要建築工程,它翻山越嶺,穿沙漠、過草原、經絕壁,宛如一條巨龍,飛騰在我國遼闊的大地上。萬里城牆把成百座雄關、隘口,成千上萬座敵臺、煙墩連成一氣,成為一項古代建築工程史上的奇觀。歷代長城的城牆建築形式、建築方法、建築結構都不完全相同。就是一個朝代的城牆也因地制宜,在建築結構和形式上各具特點。今以現存比較完整的明長城為例:

北京居庸關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保存完整,建築雄偉的一處。城牆平均高約七八米,凡是山岡陡峭的地方,城牆就比較低一些,三五米即可,地勢較平緩的地方,城牆就比較高一些。城牆內部比較低,城牆外部比較高,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阻止敵人的來犯,充分體現了“因地形,用險制塞”的原則。城牆牆基平均約六點五米寬,頂部只有五點八米,斷面上小下大呈梯形,使之穩定不易倒塌。在牆身裡側的一面,每隔不多遠就有一個券門(用磚或石砌成圓形的拱門)。券門內有磚或石梯通到城牆頂上,守城士兵可由此上下。石砌的券門,其拱頂、門框、門檻大都是用石塊事先在石場內預製而成,運到現場安裝,以便利施工和運輸。城牆牆身用整齊的條石砌成,內部填滿石塊和灰土,非常堅實。

城牆牆頂,用三四層磚鋪砌而成。面上一層用方磚鋪砌,下面二三層用條磚鋪砌。用純白石灰砌縫,砌得十分平整嚴實,野草都很難生根滋長。十分陡峭的地方不便斜鋪磚塊,就是勉強鋪成了,也不便於上下行走。於是,就砌成梯道,以便上下。牆面上寬約四點五米左右,可容五馬並騎,十人排行並進。牆頂靠裡的一面,用磚砌成高約一米多的宇牆(或叫女牆)。在靠外側一面用磚砌成高約兩米的垛口(即雉堞)。每個垛口的上部有一個小口叫做瞭望口,用來瞭望來犯的敵人。垛口的下部有一個小洞,叫做射眼,是用來射擊敵人的。城牆牆面上還有排水溝,用來排除牆面上的雨水,以保護牆身。排水溝外,有一個長長的石槽伸出牆外,叫吐水嘴,以防雨水沖刷牆身。

以上只是八達嶺的長城城牆構造,其他各地長城城牆的形式和結構種類很多。據調查,在東北的遼東長城就有用版築的夯土牆,利用自然地形在山脊上砌的石牆,用石塊壘砌的石垛牆,利用險峻山嶺,隨山順勢人工劈鑿的劈山牆,利用大山險阻作為障壁的山險牆,用柞木編制的木柵牆,用木板做的木板牆等七種。在嘉峪關還有利用山崖設立木榨的崖榨牆,還有利用地形挖成深溝放水灌滿以代替城牆的邊壕。玉門關漢長城則用紅柳枝條與蘆葦層層鋪砂石的城牆。在《漢書》上記載還有一種虎落、疆落的城牆結構,是用竹篾編制的,就地取材,豐富多彩。

關於長城,你應該知道的硬知識

牆臺、敵臺

在長城城牆上,隔不多遠有一個突出牆外的臺子,叫做牆臺和敵臺。牆臺的檯面與城牆頂部高低差不多,只是凸出一部分於牆外,外側砌有垛口,這種突出城牆以外的牆臺(也叫馬面),在作戰功能上起很大的作用。假如沒有突出的牆臺,在敵人逼近城下登城的時候,城上守兵就不便瞄準,也不便射擊。有了突出的牆臺若遇敵人登城就可從側面射擊,使登城者受到城上和左右兩方的射擊。這種牆臺是平時守城士卒巡邏放哨的地方。八達嶺現在有些牆臺還保存有房屋的基礎,當時這裡建有房屋叫做鋪房,以為巡邏時遮風避雨之用。

關於長城,你應該知道的硬知識

敵臺即是騎牆的墩臺,高出城牆之上,有兩層、三層的。守城士卒可居住在裡面,並儲存武器、彈藥以抗擊來犯的敵人。這種騎牆敵臺是明朝抗擊倭寇的名將戚繼光所創建。在他的一篇《練兵實紀》中對創建敵臺的經過和修築方法以及用途等都說得很清楚。他說先前的長城比較低薄,很容易傾圮。“間有磚石小臺與牆各峙,勢不相救。軍士暴立暑雨霜雪之下,無所借庇。軍火器具如臨時起發,則運送不前;如收貯牆上,則無可藏處;敵勢眾大,乘高四射,守卒難立。一堵攻潰,相望奔走。大勢突入,莫之能御。今建空心敵臺,盡將通人馬處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圍闊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衝處(即險要處)數十步或一百步一臺;緩處或百四五十步,或二百餘步不等者為一臺。兩臺相應,左右相救,騎牆而立。”造臺的方法:“下築基與邊牆平,外出一丈四五尺有餘,內出五尺有餘,中層空豁,四面箭窗,上層建樓櫓,環以垛口,內衛戰卒。下發火炮外擊敵人。敵矢不能及,敵騎不敢近。每臺百總一名,專管調度攻打。臺頭、副二名,專管臺內軍器輜重,兩旁主客軍士三五十名不等。五臺一把總,十臺一千總,節節而制之。”

《明史·戚繼光傳》上也說,自從嘉靖以來,長城雖然已經修了,但是未建墩臺。繼光巡行塞上,議建敵臺。略言“薊鎮邊垣,延袤二千里,一瑕則百堅皆瑕,比來歲修歲圮,徒費無益。請跨牆為臺,睥睨四達。臺高五丈,虛中為三層,臺宿百人,鎧仗糗糧具備。令戍卒畫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現在從山海關到居庸關這一帶的長城城牆上跨牆敵臺,即是從戚繼光開始,陸續修建的。還有一種敵臺稱作戰臺,規模較大,儲存武器也較多。上面文獻所記能住百人的就是這種戰臺。

關於長城,你應該知道的硬知識

烽火臺

也稱作烽燧、烽堠、烽臺、煙墩、墩臺、狼煙臺、亭、燧,等等。漢代稱作亭、燧,有時亭燧並稱,唐宋稱作烽臺,明朝稱作煙墩、墩臺,等等。是利用烽火、煙氣以傳遞軍情的建築。如遇有敵情,白天燃煙,夜間放火。烽火臺的形式是一個獨立的高臺子,臺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煙放火的設備,臺子下面有士卒居住守衛的房屋和羊馬圈、倉房等建築。臺子的建築材料和結構與長城一樣,有用土夯的,有用石塊砌的,也有用磚石合砌的,等等。烽火臺的位置大約有四種:一是在長城的兩側,緊靠長城;二是在長城以外向遠處伸展的烽火臺;三是在長城以內向王朝首都聯繫的烽火臺;四是與相鄰的郡縣、關隘、軍事轄區“鎮”相聯繫的烽火臺。大約每十里左右,選擇易於互相瞭望的高岡、丘阜之上建立。

關於長城,你應該知道的硬知識

司馬臺(羅哲文攝影)

漢朝的烽火臺在臺子上豎立一個高架子,上面掛著一個籠子,籠子內裝著乾柴枯草,如果發現敵人來犯,夜間放火叫做“烽”。在臺子上還堆放許多燃煙的柴草,白天燃煙,叫做“燧”,所以叫做烽燧。“烽燧”或“亭燧”的制度,除了文獻記載外,自從在敦煌、居延的烽燧遺址中發現漢簡之後,已經比較清楚了。

漢代竹簡中說明烽燧建築的有:

高四丈二尺,廣丈六尺,積六百七十二尺,率人二百二十三尺

二人削除亭東面,廣丈四尺,高五丈二尺

二人第一人△△△草塗內屋,廣丈三尺五寸,積四百五尺,率人二百二尺五寸

說明烽燧人數和任務的有:

二月庚辰四人其一人常候,其一人疾其二人積薪十日,率日致△△△薪二里

己酉騎士十人,其一人候,人作百五十墼,其一人為養,八人作墼,凡墼千二百

從這兩簡中看出烽燧人數有五六人和十多人。其中有燧長一人。戍卒平日的任務必須有一人守望(簡中的候),其餘作修建,收集柴草等工作,還拿出一人專做炊事工作。

關於長城,你應該知道的硬知識

金山嶺

關於報警方面的有:

扁書亭燧顯處,令盡諷誦知之,精候望,即有烽火亭燧回度舉毋必

亭燧第遠,,晝不見煙,夜不見火,士吏候長馳相告,無燔薪以急疾為故

望見虜一人以上入塞,燔一積薪,舉二烽,夜二炬火。見十人以上在塞外燔舉如一人,須揚。望見虜五百人以上,若攻亭障,燔一積薪,舉三烽,夜三炬火,不滿二十人以上,燔舉如五百人同品。虜守亭障燔舉,晝舉亭上烽,夜舉離合火,次亭燧和燔舉如品。

關於烽燧設備的有(居延漢簡):

長杆二。皮置枲草各一毋閣。羊頭石五百。布蓬三。樓堞四。汲蔭二。木置衣三。夆壘三。槍四十。布表一。木椎二。大積薪三。弩長臂三。破釜一。小苣三百。鼓一。石戊二篇一。藥盛橐四。

具弩四皆破。芀馬矢橐各一。芮薪木薪各二石。柱荳九。狗廳二。橐戶三百。長椎四。瓦薁柳各二斗少。傳二十。狗二。戶上下合各一。長棓四。出火遂二具。沙馬矢各二石。深目四。戶關。貯水罌二。

從以上所舉出土漢簡二例中可以看出一個烽燧的守備器物和生活用品是相當豐富的。

烽燧自秦漢以後即與長城密切結為一體,構成了長城防禦系統的基層組織。相傳一千多年,在我國古代軍事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我國曆史文獻上記載烽燧情況較詳。如宋代曾公亮等《武經總要》所引唐朝的烽式制度。大要分為烽燧的設置、烽燧的組織、烽火的種類、放烽火的程序、放烽火的方法、烽火報警的規律、傳警、密號、更番法等九類。這些烽式制度大都從漢代烽燧制度中相沿而下,並逐步加以豐富而成。茲擇主要的摘引如下:

唐法,凡邊城候望,三十里置一烽,須在山嶺高峻處,若有山岡隔絕、地形不便,則不限裡數。要三烽燧相望。若臨邊界,則烽火外周築城障。

凡置烽火,置帥一人,副一人。每烽置烽子九人,並取謹信有家口者充副帥。往來檢校烽子九人,分更刻望視。一人掌牒符,並二年一代。

置烽之法,每烽別有土筒四口,筒間火臺四具,臺上插橛,擬安火炬,各相去二十五步,如山險地狹不及二十五步,但取應火分明,不限遠近。其煙筒各高一丈五尺。自半以下,四面各間一丈二尺。而上則漸銳漸狹。造筒先泥裡後泥表,使不漏煙。筒上著無底瓦盆蓋之,勿令煙出。下有塢爐灶口,去地三尺,縱橫各一尺五寸,著門開閉。每歲秋冬前期採茭蒿莖葉,葉條草節,皆要相雜為放煙之薪。及置麻蘊、火鑽、狼糞之屬。所委積處以掘塹環之,防野燒延燎。近邊者,亦量給弓弩。

凡白日放煙,夜則放火,須先看筒裡至實不錯。然後相應時採火炬就塢爐灶口裡,焚爇成煙。出外應滅訖。別提五尺火炬安著土臺橛上。煙相應時,一爐筒煙一人開閉。二筒煙時,二人開閉。三筒煙時,三人開閉。若晝日陰晦霧起,望煙不見,原放之所即差腳力速告前烽,霧開之處依式放煙。若有一烽承兩道以上烽者,用騎一人發驛,報烽來之處。若烽與驛相連者,即差驛馬。

凡賊入境,馬步兵五十人以上,不滿五百人,放烽一炬。得番界事宜,又有煙塵,欲知南入,放烽兩炬。若餘寇賊五百人以上不滿千人亦放兩炬。番賊五百騎以上,不滿千騎,審知南入,放烽三炬。若餘寇賊三千騎以上,亦放烽三炬。若番賊千人以上不知頭數,亦放烽四炬。若餘賊一萬人以上亦放四炬。其放烽一炬者,至所管州、縣止。兩炬以上者並至京。原放煙、火處州、縣、鎮即錄狀馳驛奏聞。若依式放炬至京城迄賊回者,放烽一炬報平安。凡放烽告賊者,三應三滅,報平安者兩應兩滅。

唐代杜佑《通典·守拒法》上也詳細記載了烽火臺的建築結構情況:

烽臺,於高山四顧險絕處置之。無山亦於孤迥平地置。下築羊馬城,高下任便,常以三五為準。臺高五丈,下闊二丈,上闊一丈。形圓,上建圓屋覆之,屋徑闊一丈六尺。一面跳出三尺,以板為上覆下棧。屋上置突灶三所。臺下亦置三所,並以石灰飾其表裡,復置柴籠三所,流火繩三條。在臺側近,上下用屈膝梯,上收下乘。屋四壁開覷賊孔及安視火筒,置旗一口,鼓一面,弩兩張,拋石、壘木、停水甕、乾糧、麻蘊、火鑽、火箭、蒿艾、狼糞、牛糞。每晨及夜平安,舉一火;聞警,固舉二火;見煙塵,舉三火;見賊,燒柴籠。如每晨及夜,平安火不來,即烽子為賊所捉。一烽六人,五人為烽子,遞知更刻,觀視動靜。一人烽率,知文書、符牒、轉牒。

明代的煙墩燃煙放火制度大體相同,但又有所改進。除了放烽、煙之外,還加上放炮,點火放煙時還加上硫磺、硝石等助燃。據明成化二年(1466年)的法令規定:

令邊候舉放烽炮,若見敵一二人至百餘人舉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

這樣,增加了炮聲和助燃之後,傳遞軍情更加快速和準確了。

由於傳遞軍情的重要性,所以歷代對烽燧的管理十分嚴格。烽子、燧卒均不得擅離職守,貽誤軍情。如在敦煌漢簡中就有一簡上說明戍卒不得離開燧亭的情況,否則將要受到重罰。簡文是:

玉門關次行

永和二年五月戊申朔二十九日,吊猛候長異叩頭死罪敢言之。官錄曰:今朝宜秋卒胡孫官□□吊猛卒馮□之東部責。邊塞卒,不得離去亭尺寸。□□卒有不□負

關於長城,你應該知道的硬知識

當所□

明成化二年法令中也有規定:“合設煙墩,並看守堠夫,務必時加提調整點,須要廣積稈草,晝夜輪流看望,遇有警急,晝則舉煙,夜則舉火,接遞通報,毋致損壞,有誤軍情聲息。”由於“傳報得宜克敵者,準奇功。違者處以軍法”。

關於長城,你應該知道的硬知識

九門口

城、堡、障、堠我們在古代文獻中,經常看見與長城相聯繫的建築,城、堡、障、堠,等等,有時也“城障”或“城堠”並稱。這些防禦建築物大都建築在長城內外,有的沿著長城,有的也離開長城很遠的地方。它們與烽燧、煙墩、烽臺等不同之處是用以駐兵卒防守的,而不是專為傳遞軍情的。這裡所說的城,是指與長城關聯的防禦性城,非為州、郡、縣城。在河北省圍場縣境內秦漢長城遺址旁邊,發現了與長城緊密相連的小城,城的面積不大,城與城之間相距數十里不等。也有在長城內外縱深方向發展的小城。障,也是一種小城。一些古代文獻上說是山中小城,《漢書·武帝紀》註上引顏師古解釋說“漢制,每塞要處,別築為城,置人鎮守,謂之候城,此即障也”。按照障字的本意是障礙、遮隔的意思,城障即是設置小城用以阻擋敵人來犯的建築物。障與城的區別大約是“城”的大小不一,城內有居民,居民數目也不一致。而“障”只住官兵,不住居民,障的尺度差別不大,形式也較劃一。也有城和障結合在一起的,既住官兵,又住居民。城障與烽火臺有所區別,城障主要是駐兵防守,烽燧(亭燧)則專司烽煙,傳遞軍情。但是,亭和障(也即烽燧和城障)有著不可分離的密切關係。一為駐防,一為通訊,互相配合。歷史文獻上也曾經有“列亭、障至玉門”、“行壞光祿諸亭障”等記載。在內蒙古巴音諾洛、蘇亥、阿爾呼熱、沃博爾呼熱發現的四座“障城”的遺址,大小相似,形制相同,均為每邊周長450米的正方形,只有一面開門,在障城的四角還築有斜出的牆臺(馬面)。其中阿爾呼熱障城城門築有甕城,四周還有護城河。

“堠”也即是候,又稱作“斥候”,《淮南子》上說:“斥,度也;候,視也、望也。”是一種用來守望的建築。它們與亭(烽火臺)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往往有“亭候”並稱的。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候是用來瞭望報信的崗哨,建築較簡易,與烽燧配合使用。《後漢書·光武帝紀》上有“築亭候,修烽燧”的記載。

明朝的“堡”城與漢代的城障差不多,也是用來駐防的,堡往往有城牆圍繞,也稱作城堡。堡也有住居民的。有些堡內也有烽火臺,把駐防與通訊結合起來。在長城沿線常有五里一墩、十里一堡的說法。墩即是煙墩。明長城沿線的城多與關、口相結合。還有特殊設計的城,如像山海關外二里歡喜嶺上的威遠城,現已殘壞。但據縣誌記載,此城建築特殊,城高三丈,下甃以石,四隅起臺垛......四面城牆上下起大小磚洞二十一,大洞廣八尺、小洞廣五尺,高皆丈。城門外有小月城,面西為門,高丈餘。其月城之東南隅,舊時各有磚洞,以內倶設睥睨。周城百步,外為壘三重。相傳此城為吳三桂所建,既可瞭望,又可屯兵,與城中為掎角之勢,下有隧道通其署。在威遠城的前面五里有八里堡,堡內煙墩現還保存。

關於長城,你應該知道的硬知識

關、塞、隘、口

我們在古代文獻記載和詩詞描述中經常可以看到有“關山”、“關河”、“關津”,等等。關總是與山、河、海等自然形勢相結合。有時把塞、隘、口並稱為“關塞”、“關隘”、“關口”。可知關、塞、隘、口之間的密切聯繫。“關”,這一字原來指的是門上的栓,用來關閉門戶之物,也作關閉講。“塞”,是堵塞之物。“隘”,是狹窄之處,“口”,是出入的通路。有時稱作“隘口”,意思是狹窄的通道。古時我國各地都有許多關、塞、隘、口,各個諸侯國家以及各個地方政權或是割據勢力把它們作為防禦的要地。

長城的關、塞、隘、口非常之多,是長城防守的重點,也是平時出入長城的要道。《淮南子》上說,“天下九塞,居庸居其一”,可見塞是不少的。凡是險要地帶,敵人經常入侵的地方,都要築城、設險以堵塞其進入,所以稱作塞。塞比城的範圍還要大些。如秦始皇“西北斥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就是在黃河岸築城以為防禦,這裡的城不是單獨的一個城而是指一系列的城及長城。又如今天內蒙古自治區潮格旗的石蘭計山口,據文獻記載和實際調查,即是高闕的所在,是趙長城和秦長城的重要關塞。石蘭計山口位於狼山山脈的中段,山口兩旁各有一高峰對峙,遠遠望去好像一座闕門。兩峰如雙闕高聳雲端。雙峰時時為雲遮設。在《水經注》上描述說:“長城之際,連山刺天,其山中斷。兩岸雙闕,善能雲舉,望若闕焉。即狀表目,故有高闕之名也。”山谷長六七公里,山口較狹,在其北口有長城和烽燧遺址,南口也有烽燧遺址。這與居庸關關溝的設險情況相同。即以隘谷通道立關置塞,在隘谷外側(北口)築長城,裡側南口設烽燧關城。這正是長城關塞佈局的一般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