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之修行第七回(3)

講西遊記第七回(3)

--2015/8/1--

本法靈

西遊講到了玉帝去向西天釋迦佛祖處求助來拿猴王。

玉帝遂傳旨著遊奕靈官同翊聖真君上西方請佛老降伏。

問:遊奕靈官,翊聖真君各暗喻什麼?

北極四聖,道教四大護法,又稱北方四元帥,包括天蓬元帥、天猷副元帥、真武將軍以及黑煞將軍。宋代神霄派則將“四聖”與“雷部”歸結為道派重要神真之一。《太上三洞咒經》稱其為:天蓬紫微大帥萬神祖宗、天猷副元帥遊行太空、黑煞將軍堯火斬兇、真武角將乞水玄酆。宋代以後,黑煞將軍為“翊聖保德將軍”所取代或合而為一,稱其為:天蓬大元帥真君、天猷副元帥真君、翊聖保德儲慶真君、真武靈應佑聖真君。

天猷副元帥遊行太空,就是遊弈靈官。翊聖保德真君,就是黑煞將軍。

最初猴王妄心主位時妄自稱為王稱聖時,玉帝曾派李靖降魔大元帥,哪吒三太子為三壇海會大神去度猴王。當時只有哪吒出手,用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火輪兒,哪吒的兵器都是針對妖而專設的。那個猴王是妖猴,還不是魔猴,所以只是哪吒出手,李靖降魔大元帥並未動手。而當猴王從八卦爐中逃出,這時已經成魔了,所以先有降魔護法王靈官來鎮猴王,後有真武蕩魔天尊叫36雷神來助王靈官一起鎮猴王,再有護法降魔天猷遊弈靈官、翊聖黑煞將軍去請如來。

如今,北極護法降魔四聖,已經出現三位了,真武、天猷、黑煞,還差一位天蓬。

用降魔護法,說明猴王由妖猴進級到魔猴了。

魔佛皆在一念間,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從這個角度上講,請如來佛制魔,也是正對的。

如來問:“玉帝何事煩二聖下臨?”二聖即啟道:“向時花果山產一猴,在那裡弄神通,聚眾猴攪亂世界。玉帝降招安旨,封為弼馬溫,他嫌官小反去。當遣李天王、哪吒太子擒拿未獲,復招安他,封做齊天大聖,先有官無祿。著他代管蟠桃園,他即偷桃;又走至瑤池,偷餚、偷酒,攪亂大會;仗酒又暗入兜率宮,偷老君仙丹,反出天宮。玉帝復遣十萬天兵,亦不能收伏。後觀世音舉二郎真君同他義兄弟追殺,他變化多端,虧老君拋金鋼琢打重,二郎方得拿住。解赴御前,即命斬之。刀砍斧剁,火燒雷打,俱不能傷,老君奏準領去,以火鍛鍊。四十九日開鼎,他卻又跳出八卦爐,打退天丁,徑入通明殿裡,靈霄殿外;被佑聖真君的佐使王靈官擋住苦戰,又調三十六員雷將,把他困在垓心,終不能相近。事在緊急,因此玉帝特請如來救駕。”

問:二聖的這番說詞,是不是非常眼熟?

似曾相識,似曾耳聞?

上一章第六回時,觀音來參加蟠桃大會,見那裡荒荒涼涼,席面殘亂,於是去見玉帝問原由。

玉帝對觀音菩薩說:“妖猴乃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石卵化生的。當時生出,即目運金光,射衝斗府。始不介意,繼而成精,降龍伏虎,自削死籍。當有龍王、閻王啟奏。朕欲擒拿,是長庚星啟奏道:‘三界之間,凡有九竅者,可以成仙。’朕即施教育賢,宣他上界,封為御馬監弼馬溫官。那廝嫌惡官小,反了天宮。即差李天王與哪吒太子收降,又降詔撫安,宣至上界,就封他做個‘齊天大聖’,只是有官無祿。他因沒事幹管理,東遊西蕩。朕又恐別生事端,著他代管蟠桃園。他又不遵法律,將老樹大桃,盡行偷吃。及至設會,他乃無祿人員,不曾請他,他就設計賺哄赤腳大仙,卻自變他相貌入會,將仙餚仙酒盡偷吃了,又偷老君仙丹,又偷御酒若干,去與本山眾猴享樂。朕心為此煩惱,故調十萬天兵,天羅地網收伏。”

問:作者再次多費筆墨在此複述,為何?

西遊記裡無廢話,為何這裡看起來看重複性的廢話?

這裡在強調:由原靈墮落而為凡人,再為妖。再為魔,是多麼容易。而反過來,諸天仙佛要度墮落的魔妖凡人是多麼困難。作者實則在借玉帝與二聖之口,反覆向眾生說明修行大法是什麼:

一度,玉帝封他為弼馬溫,讓其拴意馬鎖心猿修行,未果;二度,派哪吒斬其妖妄之心令其回頭,未果;三度,派他看蟠桃園受王母清靜經法義,守清靜心反聞自性,未果;四度,老君將其放八卦爐中度之,期他能申金猴與巽木並,未果;五度,王靈官真武大帝雷神驅降其魔性使其歸真,未果。

沒招沒招的了,無奈下,再求如來佛祖六度之。

六度,又正合佛家的修行六種密法。度為度生死海之義,到彼岸為到涅盤岸之義。其波羅蜜之行法有六種:一佈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

阿儺、迦葉二尊者相隨,離了雷音,徑至靈霄門外。忽聽得喊聲振耳,乃三十六員雷將圍困著大聖哩。佛祖傳法旨:“教雷將停息干戈,放開營所,叫那大聖出來,等我問他有何法力。”眾將果退,大聖也收了法象,現出原身近前,怒氣昂昂,厲聲高叫道:“你是那方善士,敢來止住刀兵問我?”

猴王很聰明,他一看來者能一句話,就令36雷將乖乖聽話,肯定是位強者,不可輕易得罪。於是猴王雖然厲聲高叫,表現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來,但是說話用語卻很小心謹慎:“你是哪方善士?”

很恭敬,這話裡暗藏著:我不認識你,你是善士,可不能對我太過分,你對我要存些善心,別捉我了,別難為我了,放我一條生路吧。

佛祖一聽他這般說話,就知道他藏的什麼心思,佛祖就笑了,問猴王:“今聞你猖狂村野,屢反天宮,不知是何方生長,何年得道,為何這等暴橫?”

猴王實在是不想得罪這位一看就知道非同一般的人物,於是乖乖回答:我本——天地生成靈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猿。(天地生成原靈為本來面目,因緣和成在花果山中化生猴,此是幻相幻身。)

水簾洞裡為家業,拜友尋師悟太玄。(水簾洞通東海,海中藏真金,此金是尋師悟道結金丹之妙藥。)

煉就長生多少法,學來變化廣無邊。(在菩提老祖那裡學了不老之術,及72地煞變化。)

因在凡間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瑤天。(凡間地窄不逍遙,立志學道成金仙。)

靈霄寶殿非他久,歷代人王有分傳。(玉帝現在雖坐靈霄,但也不是非他不可不能換人,誰有本事誰都可以坐靈霄寶殿,勝者為王嘛。)

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自故勝者為王,寶座輪流坐,今年到我家。)

佛祖聽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你那個初世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當人子,不當人子!折了你的壽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說!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頃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

這一段,看似佛祖在罵猴王,實則在勸度猴王。

佛祖在說:你這個不識好歹的猴子,不好好的做人類之子,卻反而欺心讓妄心主位成了妖精,人身難得今已得,卻反退轉為妖精。得人身者如手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可惜啊,不知珍惜人身。借人身最是好修行。

你為猴精,聰明反被聰明誤,妄心稱王稱聖也就罷了,還敢想奪玉帝尊位?不知天高地厚。

玉帝那是真修苦修1750劫才修成玉帝果位的。

玉皇大帝寶誥 :太上彌羅無上天,妙有玄真境。渺渺紫金闕,太微玉清官。無極無上聖,廓落髮光明。寂寂浩無宗,玄範總十方。湛寂真常道,恢漠大神通。

從玉帝寶誥中,可以知道,玉帝是妙有玄真境,是妙有。三清代表真空道體,玉帝代表妙有道用。玄範總十方,因玉帝是妙有道用,故負責管理妙有五行色有及五行化生之十方法界。

一,太極,妙有與道用;七,變數,無極真空變太極妙有,要經歷七數;

五十,五行十方,萬物由五行而衍化,充盈於十法界。

0,無極,0斷開,即是太極一。

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十,十方;二,一天一地為二。

九六,天地之數,五行數是一二三四五,單陽數相加為九是天數,偶陰數相加為六是地數。九六還指天地間的原靈數,九六億原靈,指原靈生於天地間,無量。

佛祖很生氣的繼續點化猴精道:你這個初世為人的畜生,真敢大言不慚!

不愧是佛祖啊,辯才無礙,用詞精確。初世為人,說猴雖出生時長個猴樣子,如同人的嬰兒剛出生縐巴巴的也長得跟個小猴子似的,但是長得雖象猴可是到底還是個人的。只是如今你行事妄心主位,做畜生事了,已經是人模畜樣了。

不當人子,不當人子!折了你的壽算!趁早皈依,不然性命頃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這句乃佛祖肺腑之言:放著好好的人不做,偏偏做畜牲事,這在作死折壽啊,趕緊的早早皈依自性,反聞自性,真心主位,不要可惜了本來面目,自帶寶山而不識,反入寶山空手歸。

這是勸猴精麼?這是在勸算計營營如猴精般的眾生啊。

大聖道:“他雖年劫修長,也不應久佔在此。常言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將天宮讓與我,便罷了;若還不讓,定要攪攘,永不清平!”此時之大聖,是失真心之怪也。如來度了半天,未果。猴王還是要讓玉帝之真神退位,讓他這個妄神假聖主位。

大聖這不是擾天宮不清平,而是擾得自己的心地不清平,自作還自受,五指山要來了。

猴精這般不受度,點化不開竅,佛祖為何不直接就將他壓五指山下,而是偏偏要與猴精打個賭賽呢?

佛祖道:“我與你打個賭賽: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這右手掌中,算你贏,再不用動刀兵苦爭戰,就請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宮讓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還下界為妖,再修幾劫,卻來爭吵。”

佛祖其實在給猴精最後一機會:修行就是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如果猴精真能跳脫出五行指,那如來是真的管不了他。但是可惜的是猴王沒跳出五行,沒跳出,說明還是妖猴。

如來如此打賭,其實在告訴眾生:修行頓悟就在一念間,一念真心主位,當下即不在五行出三界。

所以猴精(因如來就是在這一段中稱猴王為猴精的)若真能一念當下轉念真心主位,是絕對有可能跳出五行中的,只是猴精未轉念,仍堅持讓妄心主位。

最終猴王賭輸了,被如來壓五指山下。

如來壓了猴王,玉帝相謝,直至佛前謝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來少停一日,請諸仙做一會筵奉謝。”如來不敢違悖,即合掌謝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來此,有何法力?還是天尊與眾神洪福。敢勞致謝?”

問:為何如來不敢違悖?

再問:如來對玉帝,自稱是什麼?

前幾回,地藏向玉帝告猴王,觀音見玉帝,都自稱貧僧,為何如來見玉帝不稱貧僧,稱老僧?貧僧,老僧,有何不同

本法靈

學修和 貧還在動,老不動了

老不動了,還能從西天到靈霄,這路不近啊

本法靈

講西遊,老地方,三群見。

老地方,原來的地方,本來的地方。

老僧,原來本來面目之相,覺而圓滿之相。貧僧,還在修證的路上,雖覺,但尚未圓滿。

本法靈

問:猴王飛到天邊看到五根紅柱子,以為就是天邊到了,寫了齊天大聖到此一遊,就返回來了。如果他從五指縫中跑出去,是否就跳出五行了?

有學僧問景祥禪師,什麼是達摩祖師西來意?

禪師回答:十個指頭八個丫。

十個指頭八個丫,十個指頭,正好八個指縫。指為色,縫為空,指有指縫,指才能變化運用,如同色即空,色空不二。

這猴王飛到天邊,只看到了五根紅柱子,只看到了色,沒看到指縫的空,落偏見上了,所以才沒跳出五行。

要想跳出五行,西遊這一段講了方法,得了悟色空不二之理。

色是幻相,要離,不離幻相,執幻為實,則落五行紅塵中輪迴。

玉帝邀請如來赴宴慶祝一下,如來不敢違悖,因為三界五行一切妙有境皆歸玉帝管轄,而如來住世之幻身仍為妙有身,故仍在玉帝管轄中。

猴王被壓王指山下,眾神皆樂。此時西遊作者寫了一首詩形容猴王:

當年卵化學為人,立志修行果道真。(石卵化為人,立志到菩提老祖那學道想長生不老。)

萬劫無移居勝境,一朝有變散精神。(真身本來面目萬劫間不來不去,本不動搖,卻因人妄心用事而令先天轉後天,損耗精氣神三寶落輪迴。)

欺天罔上思高位,凌聖偷丹亂大倫。(妄心主位稱王稱聖,自欺欺人,總想貪求更高更好更多的,結果凌辱真心退位,犯殺盜淫妄灑五戒,亂了天道倫常。)

惡貫滿盈今有報,不知何日得翻身。(自作還自受,福禍無門,唯心自招。)

諸天聖神都來參加此宴。蒙大天尊設宴呼喚,我等皆來陳謝。請如來將此會立一名,如何?”如來領眾神之託曰:“今欲立名,可作個安天大會。”

蒙大天尊是誰?為何叫安天大會?

不一時,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跂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聖、九曜真君、左輔、右弼、天王、哪吒,玄虛一應靈通,對對旌旗,雙雙幡蓋,都捧著明珠異寶,壽果奇花,向佛前拜獻曰:“感如來無量法力,收伏妖猴。蒙大天尊設宴呼喚,我等皆來陳謝。請如來將此會立一名,如何?”

金星對玉帝稱臣;猴王不當弼馬溫回了花果山,第二日張天師將此事拜奏玉帝時稱萬歲;玉帝要捉猴王,託塔李天王與哪吒三太子,越班奏上道:“萬歲,微臣不才,請旨降此妖怪。

猴王見玉帝稱個陛下;老君向玉帝說明金丹被盜時也說“特啟陛下知之。”

赤腳大仙稱玉帝為萬歲;菩薩稱“我要見見玉帝,煩為轉奏。”

為何在鎮壓了妖猴之後,眾仙稱玉帝為大天尊?而不是萬歲或玉帝或陛下?

佛祖冷笑道:“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在這裡,猴王未鎮壓時,如來佛祖稱玉皇上帝,也未稱大天尊。

仔細看下:參會的共有幾位天尊?

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跂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聖、九曜真君、左輔、右弼、天王、哪吒,玄虛一應靈通,再加如來佛祖。只有三位天尊,即三清三天尊,然後就是玉皇大天尊。

三清加玉皇,正好是四位天尊,這說明什麼?暗示什麼?

三清是道體空性,玉皇是道用妙有。真空即妙有,真空妙有一體不二,這裡在強調色即是空,玉帝是三清的妙有,玉帝是三清的道用,玉帝即三清,沒有分別,一體二面。

三清,是性空;玉帝,是緣起;性空緣起,三清不異玉帝,三清即玉帝;

緣起性空,玉帝不異三清,玉帝即三清。

如來命此會為安天大會,真個是:少了猴一個,幸福千萬人,鎮住妖一個,天也從此安。

這第七回中的詩真多啊,猴五從八卦爐中逃出做了三首詩;如來問猴王你哪裡人哪裡學的道,又做一首詩;猴王被壓五指山下,再做一首詩;如來命名此會為安天大會,又做一首詩;王母引仙子獻舞發桃後,又做一首詩;王母又令仙子唱歌跳舞,又做一首詩;壽星到時做描寫壽星詩又一首;壽星向如來獻紫芝瑤草,碧藕金丹再做詩一首;赤腳大仙向如來獻交梨二顆,火棗數枚又做詩一首;最後如來辭宴時突發慈悲,命五行山土地神照顧悟空,又寫詩二首。共十三首詩。寫文章如上蜀山,寫詩就難於上青天。

作者大才啊。

安天大會詩曰:宴設蟠桃猴攪亂,安天大會勝蟠桃。

龍旗鸞輅祥光藹,寶節幢幡瑞氣飄。

仙樂玄歌音韻美,鳳簫玉管響聲高。

瓊香繚繞群仙集,宇宙清平賀聖朝。

這首詩總體是講:降伏妄心妖心,真王登基,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呂祖百字碑,更能明確的對應於這一段安天大會詩: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覆,普化一聲雷。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降其妄心即譴欲,而心自靜神自清。心神清靜六慾不生三毒消滅,常靜常應,常清靜矣。

修成五氣朝元、三花聚頂時,耳聽仙樂之音,又有鐘鼓之韻,這個就是安天詩中的“仙樂玄歌音韻美,鳳簫玉管響聲高。”

真王登基,河清海晏,就是安天詩中的“瓊香繚繞群仙集,宇宙清平賀聖朝。”

安天詩,其實就是呂祖百字銘詩的變化版。

王母娘娘引一班仙子、仙娥、美姬、毛女,飄飄蕩蕩舞向佛前,施禮曰:“前被妖猴攪亂蟠桃嘉會,請眾仙眾佛,俱未成功。今蒙如來大法鏈鎖頑猴,喜慶安天大會,無物可謝,今是我淨手親摘大株蟠桃數顆奉獻。”真個是——半紅半綠噴甘香,豔麗仙根萬載長。

堪笑武陵源上種,爭如天府更奇強。

紫紋嬌嫩寰中少,緗核清甜世莫雙。

延壽延年能易體,有緣食者自非常。

問題來了:當初七仙女去摘桃時,小株中株摘了各二三藍,到大株時一個也沒摘到。這時怎麼王母突然就拿出大株的蟠桃數顆?

還有一問:在坐的仙真聖佛很多,王母僅摘蟠桃數顆,數顆,不超十個數,給誰吃好呢?不夠分啊。

三清、如來都修成不生不滅,還用吃蟠桃增壽麼,吃也是浪費吧

半紅半綠噴甘香,豔麗仙根萬載長。(半經半綠,說明未全熟,半熟半生著呢。)

堪笑武陵源上種,爭如天府更奇強。(武,五行,五方五老。陵,須彌山。當初五方五老造的原靈,原靈是五行氣所生,五老種。)

紫紋嬌嫩寰中少,緗核清甜世莫雙。(當初猴王看管蟠桃,土地公介紹蟠桃時:“後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蟠桃紫紅花紋,淡黃核。)

延壽延年能易體,有緣食者自非常。(明明白白說明吃蟠桃只能延壽易體,增壽升級身體構造,但是還須修心才能成大羅金仙如來體。)

本法靈

全熟的桃子早被猴王盜吃光了,王母也是勉強摘幾顆半青半熟的。

本法靈

道士師傅,請問道德經裡是道嗎

請問,花朵裡有春天麼?

本法靈

劉叢貴 春天在哪裡

自己丟了錢,是先自己找找看,還是先找警察幫著找?

本法靈

壽星獻給如來紫芝瑤草,碧藕金丹,有何暗喻?

王重陽: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

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

晏幾道 《鷓鴣天》:“碧藕花開水簟涼,萬年枝外轉紅陽。”

碧藕,指碧綠色蓮莖入泥且連藕部分。

碧藕,最終開出紅陽蓮花,暗指一家,佛道一家。

紅蓮指佛,青荷與金丹指道。

而此詩中碧藕終開紅陽花,代指佛家。金丹是道家稱名,代指道家,二家本是同源體。

紫芝瑤草,是指其它教派,與佛道一樣,萬法歸宗。

詩曰:碧藕金丹奉釋迦,如來萬壽若恆沙。(佛道同源本一家,如來不生不滅壽無窮。)

清平永樂三乘錦,康泰長生九品花。(三乘,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比喻運載眾生渡越

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種法門。修行因各人生前修行深淺不同,而所坐蓮臺有九等之別,九品蓮臺是最高一等。)

無相門中真法主,色空天上是仙家。(如來無相無形,如清靜經所講大道無形、無名、無情。色即空,色空不二,如來在天上是仙家,如來在凡間亦有色化身度眾生。稱如來是仙家,再次強調佛道同源,不可分別。)

乾坤大地皆稱祖,丈六金身福壽賒。(如來即自性本來面目先天一炁,此一炁即混元祖炁,乾坤大地皆混元祖炁為祖是當之無愧的。)

本法靈

仙羽佛心:那紫芝和瑤草指代什麼教派呢?

紫應瑤草,天界靈藥,代表的教派必是正門正派,如耶回儒之類。

本法靈

赤腳大仙獻如來:交梨二顆,火棗數枚,此是何暗喻?

問:如來已經修成佛身了,為何壽星與赤腳大仙還要送如來紫應瑤草、碧藕金丹、交梨火棗?

講到佛道一家時,在西遊記中七仙女去摘大株桃時,看到一半紅半白的大桃,青衣女子將衣扯下,紅衣女子將桃摘了。在這一處,也一語雙關,青衣即青荷葉指道家,紅衣指紅蓮佛家,佛道一家共度人修心反真。

摘桃,桃即心,同度人返真心。

梨的特點是什麼?水多汁多,是吧?

金液還丹與玉液還丹有何不同?

鉛在坎,鉛象梨外蒼白而水多;汞在離,汞象棗外紅火而乾燥;

汞,指赤汞,不是指水銀,天然的硫化汞又稱為硃砂,丹道中的汞指是硃砂之赤汞。

還記得當時講原靈怎麼由五方五老造出來的麼?

當時五方五老造原靈時,下復陽光照之以溫之,上灑太乙之精以潤之,水火既濟,於是終於有一天甘露灑須彌,晶光四注,七天,光方收斂。這時的丹初成,叫金丹,但是此丹還不堅固,開狀還達不到要求,還須要再煉堅固到金剛不壞完全成形才形。於是金母木公重新立造安鼎,再次煉化溫養,最終始造成金丹。

怎麼來的,就怎麼回去。

最後移灶換鼎再煉成的金丹,叫七轉九還金液大丹。之前未經七轉九還的也被稱為玉液金丹。

凡人由凡身後天修回先天仙身,也要初次先練成玉液還丹,也叫玉液金丹,因為是返還逆修成仙法,故叫還丹。

而此玉液還丹,再經過十月溫養,經過七返九還後堅固了,就叫七返九還金液還丹,或金液大丹。

而在玉液還丹裡,不堅固時,抽後天坎中金,添於後天離中,返歸乾卦時,這仍屬於後天陰陽作用。此時的後天式的抽坎添離,成功了,叫玉液還丹,不堅固,初成形。

重安爐,復立鼎,將此玉液還丹溫養十月,猶如懷胎十月,最終成胎,即金丹,元嬰。

玉液還丹,猶如子宮內初時卵子與精子初交合時的合子狀態而已。

結丹,如同懷孕生子一般,先得有卵子與精子相交合,這就是金木並,也叫抽坎添離,抽坎添離最形相,正如同精子從精海中游離抽出,鑽添入卵子體內,胚胎最終形成。

這個胚胎,就叫玉液還丹,胚胎十月溫養壯大,如同懷孕十月分娩一樣,嬰兒產出,元嬰生成,陽神成就。

交梨火棗,就是指抽坎添離,初成玉液還丹,剛剛形成胚胎體之狀態。

《雲笈七籤》卷56《許遠遊與王羲之書》:"夫交梨火棗者,是飛騰之藥也。君侯能剪除荊棘,去人我,泯是非,則二樹生君心中矣。亦能葉茂枝繁,開花結實。君若得食一枝,可以運景萬里,此則陰丹矣。但能養精神,調元氣,吞津液,液精內固,乃生榮華。喻樹根壯葉茂,開花結實,胞孕佳味,異殊常品,心中種種,乃形神也。陰陽乃日月雨澤,善風和露,潤沃灌溉也。氣運息調,榮枝葉也。性清心悅,開花也。固精留胎,結實也。津液流暢,佳味甜也。古仙誓重,傳付於口。今以瀚墨宣授,宜付奇人矣"

火棗交梨是內丹的稱呼,從許遠遊所講的內容來看,很隱晦的暗中指出,交梨火棗只是陰丹,雖然是陰丹,但是能養精神調元氣,以津液潤之,漸漸這個陰丹就可以內固,而生榮華,最後固精留胎結實也。

固精指胚胎穩固,留胎指胚胎十月溫養漸漸長成嬰兒元嬰,這個叫結實。

右英夫人和紫微夫人授許謐守真一之術,希望他心中生長火棗交梨之樹。紫微夫人曰:"玉醴金漿,交生神梨,方丈火棗,玄光靈芝,我當與山中許道士,不以與人間許長史也" 許謐,是上清派第三代祖師。

《九皇上經》曰:始青之下月與日,兩半同升合成一,出彼玉池入金室,大如彈丸黃如橘,中有佳味甜如蜜,子能得之慎勿失。注云:交梨火棗,生在人體中,其大如彈丸,其黃如橘,其味甚甜,其甜如蜜,不遠不近,在於心室。

九皇上經中,也能隱晦的看出,交梨火棗,是胚胎之初丹,未能堅固成形之金丹種子。

壽星獻的是金丹,赤腳大仙獻的是交梨火棗胚胎初丹,二者相比,顯然壽星獻的是七返九轉金液大丹金丹,而赤腳大仙獻的還是隻是玉液還丹,胚胎狀。

顯然壽星的仙品與修為境界遠高於赤腳大仙。在壽星出場時的有一段專門的描寫詩,很不一般。

一陣異香來鼻噢,驚動滿堂星與宿。天仙佛祖把杯停,各各抬頭迎目候。

霄漢中間現老人,手捧靈芝飛藹繡。葫蘆藏蓄萬年丹,寶籙名書千紀壽。

洞裡乾坤任自由,壺中日月隨成就。遨遊四海樂清閒,散淡十洲容輻輳。

曾赴蟠桃醉幾遭,醒時明月還依舊。長頭大耳短身軀,南極之方稱老壽。

一陣異香來鼻噢,驚動滿堂星與宿。天仙佛祖把杯停,各各抬頭迎目候。

(說明仙階極高,異香與眾不同,天尊佛祖都要抬頭迎看是誰的香這麼厲害,仙界中香品也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仙品。)

葫蘆藏蓄萬年丹,寶籙名書千紀壽。洞裡乾坤任自由,壺中日月隨成就。

(葫蘆裡的萬年丹,還有寶經及無上妙法,丹與法皆可度人長生不死。乾坤任自由,說明修行很厲害了,但是隨後來了一句壺中日月隨成就,這又說明還未到最終圓滿之果位,還差一點,比如來三清玉帝還差一點,但是很快也能隨時成就了,非常快了。)

為何赤腳大仙要獻如來胚胎之丹呢?

還看一下赤腳大仙獻丹後的詩:

大仙赤腳棗梨香,敬獻彌陀壽算長。七寶蓮臺山樣穩,千金花座錦般妝。

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話豈狂。福壽如期真個是,清閒極樂那西方。

大仙赤腳棗梨香,敬獻彌陀壽算長。問題來了,在座的是釋迦如來佛祖,不是阿彌陀佛,不是彌陀,為何詩中稱棗梨敬獻彌陀壽算長呢,是何意?

還有一問:如來初見猴精,說了句:“我是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尊者,南無阿彌陀佛。今聞你猖狂村野,屢反天宮,不知是何方生長,何年得道,為何這等暴橫?”

釋迦如來佛祖為何對猴王介紹自己時,稱念了南元阿彌陀佛六字?

而是赤腳大仙的詩裡,只言彌陀,未全稱南無阿彌陀佛,甚至也沒稱阿彌陀佛,只稱彌陀二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