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单价4万+豪盘的门口保安用鼻孔看你

产品君看盘多了,站在千篇一律的预期面前,非常怀疑开发商是不是任督二脉没有打通、被限价的框框限制了想象力。

进了武汉,就连长期在重庆的变态限价环境里顽强战斗的龙湖都失色不少。

同事经常陪同产品君到处溜达,有一天,也哭丧着脸:我看得上的房子看不上我,以后会不会一辈子也进不了武汉三环了?

当单价4万+豪盘的门口保安用鼻孔看你

上至滨江一线豪宅,下至4环开外的荒郊野外,时间长了,产品君也不由心生感慨:2万以下的房子真的难以下咽。

有一种为了卖房而卖房、着急套现的尴尬,这几乎是所有楼盘共有的通病!

讲一个盘龙城的看房小故事。

一般,置业顾问先介绍开发商的品牌和资质。小伙子特地把得过哪些奖罗列了一遍,产品君看到“园林类”奖项时,特地留了个心眼。结果置业顾问讲沙盘时,只字不提园林规划,产品君提了一句“那园林呢,不是得过奖吗?”

置业顾问就开始磕巴了,但还是粗略地把功能分区讲了一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其实这家开发商在武汉有过产品,看过先前朋友发来的实景图,做得还是不错的。可甲方对置业顾问的培训力度没跟上。

冲在第一线的战斗机,人都上场了,结果因弹药不足而阵亡。

下面这一次,产品君也懵了个逼。

当时远在后官湖,接待产品君的明显是个新手,他紧张得声音都在抖。

新手话术没有逻辑,衔接也不够流畅,产品君很体谅新手,就主动cue流程,毕竟谁不是从菜鸟一步步打怪升级的。到了沙盘的环节,小伙子讲完楼栋、户型就突然停了。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产品君正准备cue下一个环节时,小伙子转身去前台,把厚厚的一大摞园林设计啊、项目规划啊的说明书搬过来了,对,他搬过来给了我,让我自己看,一页一页地手动翻给我看。

当单价4万+豪盘的门口保安用鼻孔看你

尴尬从来不是个别现象,总是一阵一阵儿地来。连汉口二环的,产品君也撞见过类似的情形。

置业顾问其实也挺可怜的,在看样板间的路上生怕没人说话导致冷场,一路噼里啪啦。好巧不巧,产品君看完样板间往回返时,不小心听了一耳朵,购房者拿着户型图看了很久,冒出来一句:园林呢?

天知道产品君有多么喜出望外,居然有识货看重点的了。置业顾问愣了0.5秒,得体地挤出笑容:“我们项目会有很多品种的树木和花花草草……”

产品君看着他们俩身后的“五重园林”景观,倒吸一口凉气。

当单价4万+豪盘的门口保安用鼻孔看你

实景图哦,不过还没完全长成型

说完园林,产品君想批评一个仗着自己临江的项目。

有位购房者看了某微信大V的文章,对那个项目心动了,决定实地去看看。哥们儿刚到门口,上方一块瓦砖掉下来,距离他本人不到1米。他进了售楼部后,置业顾问全程爱理不理,非常冷淡。

可能是武汉有钱人的穿着打扮太低调了。嗯,绝对是这样的,产品君要批评一下武汉“豪大大”们的审美。

当单价4万+豪盘的门口保安用鼻孔看你

一位朋友也蛮委屈,产品君称呼“宝藏男孩”。

有一次宝藏男孩没有开车,经过项目附近,因为不确定前方的路走不走得通,向门口保安询问情况。保安半搭不理的,用鼻孔示了个意。

产品君也要严肃批评宝藏男孩:你为什么不开车?为什么不开车?为什么不开车?

当单价4万+豪盘的门口保安用鼻孔看你

宝藏男孩凭实力diss

更搞笑的,是产品君曾经去花山的时候,网约车司机是某开发商项目的业主。司机一直都是一座城市行走的弹幕机,产品君喜欢听他们唠嗑,这一次果然没有让产品君失望。

司机说,他很早之前就发现,楼上的住户是个单身女性。产品君提醒大家:注意哦,关键信息有性别、有标签。

他有时候跑完单回到家,每天大概11点开始,就听到楼上开门关门的声音,连钥匙开锁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就算是进了屋换上拖鞋,司机也能听到她进了卧室,还是厨房、客厅,有时候甚至半夜一两点才回家。家里很少有第二个人的声音。

别误会,司机不是有偷听癖好的猥琐男。是因为房子的隔音实在是太差了。司机有时候被高跟鞋吵到了,还上楼提醒过那位女性注意一下。

当单价4万+豪盘的门口保安用鼻孔看你

还有一种关系叫甲方乙方,非常微妙。

明明是片区A的项目,非要强调片区B跟武汉的关系;对竞品了解不充分,明明还有1000多套,居然说别人已经卖完了;二环的地段,却说自己是内环;认为绝对值就是粗暴地四舍五入取整数……

数学不好不怪你……现在理科生少。

如朋友感慨:以前乙方实力很强的都跳槽到甲方当小领导去了,自然不会再干对接的活儿了。甲方负责对接的员工都是刚入职场的小年轻,整个市场对基层人才的培养跟不上,水平下滑得厉害,断层了。

职场不是学校,小领导哪有闲心手把手给小年轻上课?不过要是小年轻捅了娄子,小领导也得担着。乙方也是恨得牙直痒痒:MD,连起码的专业名词都不知道,怎么混的?

环环相扣,大家都难受。

广告公司的加班熬夜不比甲方少,打工的都是有命赚钱、没命花钱的主。朋友也经常跟产品君吐槽:全天下的甲方都是一样的。有时候,乙方想锤死甲方的心都有,其实甲方也一样。

更加让人哭笑不得的,还有呢。

甲方一般召开产品发布会,都会邀请媒体参加到访。甲方在邀请的末尾居然特意叮嘱了一句:记得带花篮哦。

这不相当于你结婚还主动规定要交多少份子钱吗?

说到宣传,产品君也觉得很有意思。

有一种宣传叫点插式,有一种宣传叫刷屏式。遇上密集轰炸式的刷屏,朋友圈半天都刷不过去,一度让产品君以为手机卡壳了。

销售额动辄千亿万亿、逼格高大上的开发商,硬生生活成了见缝就钻、无孔不入的微商!

旁边的Marry还在怂恿产品君:一切不指名道姓的爆料都是耍流氓!

当单价4万+豪盘的门口保安用鼻孔看你

为什么甲方的置业顾问这么不专业?

如今职场新手是93后的天下,差不多2015年进入楼市职场,他们赶上了武汉楼市松绑、2016年开始爆发的疯狂——全民抢房、供不应求。

据产品君经历过的,干分销的死得很惨。因为行情太好,开发商躺着也赚钱,不需要养“小蜜蜂”。有个置业朋友还喊累:一个月全开无休,人都要垮了,接待客户有种打僵尸的既视感。

天天成堆的客户进售楼部,置业顾问扮演好项目楼书的复读机就行了,绝对的标准化流水作业线。Excuse me,产品细节是什么?专业度是什么玩意儿?

你受过置业顾问不耐烦的白眼吗?

他们没有经历过楼市的一个完整周期。这也难怪,一入职场就是欣欣向荣,一片大好,容易错把繁花似锦当成楼市常态,以为房地产永远都是卖方市场。

现如今的市场只是若干个楼市周期中一个小小的时间节点。只有知道了房地产的艰难险恶,才有对市场的敬畏之心。市场会教你做人。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暴露的也是不知者无畏的少年不知愁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