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單價4萬+豪盤的門口保安用鼻孔看你

產品君看盤多了,站在千篇一律的預期面前,非常懷疑開發商是不是任督二脈沒有打通、被限價的框框限制了想象力。

進了武漢,就連長期在重慶的變態限價環境裡頑強戰鬥的龍湖都失色不少。

同事經常陪同產品君到處溜達,有一天,也哭喪著臉:我看得上的房子看不上我,以後會不會一輩子也進不了武漢三環了?

當單價4萬+豪盤的門口保安用鼻孔看你

上至濱江一線豪宅,下至4環開外的荒郊野外,時間長了,產品君也不由心生感慨:2萬以下的房子真的難以下嚥。

有一種為了賣房而賣房、著急套現的尷尬,這幾乎是所有樓盤共有的通病!

講一個盤龍城的看房小故事。

一般,置業顧問先介紹開發商的品牌和資質。小夥子特地把得過哪些獎羅列了一遍,產品君看到“園林類”獎項時,特地留了個心眼。結果置業顧問講沙盤時,隻字不提園林規劃,產品君提了一句“那園林呢,不是得過獎嗎?”

置業顧問就開始磕巴了,但還是粗略地把功能分區講了一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其實這家開發商在武漢有過產品,看過先前朋友發來的實景圖,做得還是不錯的。可甲方對置業顧問的培訓力度沒跟上。

衝在第一線的戰鬥機,人都上場了,結果因彈藥不足而陣亡。

下面這一次,產品君也懵了個逼。

當時遠在後官湖,接待產品君的明顯是個新手,他緊張得聲音都在抖。

新手話術沒有邏輯,銜接也不夠流暢,產品君很體諒新手,就主動cue流程,畢竟誰不是從菜鳥一步步打怪升級的。到了沙盤的環節,小夥子講完樓棟、戶型就突然停了。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產品君正準備cue下一個環節時,小夥子轉身去前臺,把厚厚的一大摞園林設計啊、項目規劃啊的說明書搬過來了,對,他搬過來給了我,讓我自己看,一頁一頁地手動翻給我看。

當單價4萬+豪盤的門口保安用鼻孔看你

尷尬從來不是個別現象,總是一陣一陣兒地來。連漢口二環的,產品君也撞見過類似的情形。

置業顧問其實也挺可憐的,在看樣板間的路上生怕沒人說話導致冷場,一路噼裡啪啦。好巧不巧,產品君看完樣板間往回返時,不小心聽了一耳朵,購房者拿著戶型圖看了很久,冒出來一句:園林呢?

天知道產品君有多麼喜出望外,居然有識貨看重點的了。置業顧問愣了0.5秒,得體地擠出笑容:“我們項目會有很多品種的樹木和花花草草……”

產品君看著他們倆身後的“五重園林”景觀,倒吸一口涼氣。

當單價4萬+豪盤的門口保安用鼻孔看你

實景圖哦,不過還沒完全長成型

說完園林,產品君想批評一個仗著自己臨江的項目。

有位購房者看了某微信大V的文章,對那個項目心動了,決定實地去看看。哥們兒剛到門口,上方一塊瓦磚掉下來,距離他本人不到1米。他進了售樓部後,置業顧問全程愛理不理,非常冷淡。

可能是武漢有錢人的穿著打扮太低調了。嗯,絕對是這樣的,產品君要批評一下武漢“豪大大”們的審美。

當單價4萬+豪盤的門口保安用鼻孔看你

一位朋友也蠻委屈,產品君稱呼“寶藏男孩”。

有一次寶藏男孩沒有開車,經過項目附近,因為不確定前方的路走不走得通,向門口保安詢問情況。保安半搭不理的,用鼻孔示了個意。

產品君也要嚴肅批評寶藏男孩:你為什麼不開車?為什麼不開車?為什麼不開車?

當單價4萬+豪盤的門口保安用鼻孔看你

寶藏男孩憑實力diss

更搞笑的,是產品君曾經去花山的時候,網約車司機是某開發商項目的業主。司機一直都是一座城市行走的彈幕機,產品君喜歡聽他們嘮嗑,這一次果然沒有讓產品君失望。

司機說,他很早之前就發現,樓上的住戶是個單身女性。產品君提醒大家:注意哦,關鍵信息有性別、有標籤。

他有時候跑完單回到家,每天大概11點開始,就聽到樓上開門關門的聲音,連鑰匙開鎖的聲音都聽得一清二楚。就算是進了屋換上拖鞋,司機也能聽到她進了臥室,還是廚房、客廳,有時候甚至半夜一兩點才回家。家裡很少有第二個人的聲音。

別誤會,司機不是有偷聽癖好的猥瑣男。是因為房子的隔音實在是太差了。司機有時候被高跟鞋吵到了,還上樓提醒過那位女性注意一下。

當單價4萬+豪盤的門口保安用鼻孔看你

還有一種關係叫甲方乙方,非常微妙。

明明是片區A的項目,非要強調片區B跟武漢的關係;對競品瞭解不充分,明明還有1000多套,居然說別人已經賣完了;二環的地段,卻說自己是內環;認為絕對值就是粗暴地四捨五入取整數……

數學不好不怪你……現在理科生少。

如朋友感慨:以前乙方實力很強的都跳槽到甲方當小領導去了,自然不會再幹對接的活兒了。甲方負責對接的員工都是剛入職場的小年輕,整個市場對基層人才的培養跟不上,水平下滑得厲害,斷層了。

職場不是學校,小領導哪有閒心手把手給小年輕上課?不過要是小年輕捅了婁子,小領導也得擔著。乙方也是恨得牙直癢癢:MD,連起碼的專業名詞都不知道,怎麼混的?

環環相扣,大家都難受。

廣告公司的加班熬夜不比甲方少,打工的都是有命賺錢、沒命花錢的主。朋友也經常跟產品君吐槽:全天下的甲方都是一樣的。有時候,乙方想錘死甲方的心都有,其實甲方也一樣。

更加讓人哭笑不得的,還有呢。

甲方一般召開產品發佈會,都會邀請媒體參加到訪。甲方在邀請的末尾居然特意叮囑了一句:記得帶花籃哦。

這不相當於你結婚還主動規定要交多少份子錢嗎?

說到宣傳,產品君也覺得很有意思。

有一種宣傳叫點插式,有一種宣傳叫刷屏式。遇上密集轟炸式的刷屏,朋友圈半天都刷不過去,一度讓產品君以為手機卡殼了。

銷售額動輒千億萬億、逼格高大上的開發商,硬生生活成了見縫就鑽、無孔不入的微商!

旁邊的Marry還在慫恿產品君:一切不指名道姓的爆料都是耍流氓!

當單價4萬+豪盤的門口保安用鼻孔看你

為什麼甲方的置業顧問這麼不專業?

如今職場新手是93後的天下,差不多2015年進入樓市職場,他們趕上了武漢樓市鬆綁、2016年開始爆發的瘋狂——全民搶房、供不應求。

據產品君經歷過的,幹分銷的死得很慘。因為行情太好,開發商躺著也賺錢,不需要養“小蜜蜂”。有個置業朋友還喊累:一個月全開無休,人都要垮了,接待客戶有種打殭屍的既視感。

天天成堆的客戶進售樓部,置業顧問扮演好項目樓書的復讀機就行了,絕對的標準化流水作業線。Excuse me,產品細節是什麼?專業度是什麼玩意兒?

你受過置業顧問不耐煩的白眼嗎?

他們沒有經歷過樓市的一個完整週期。這也難怪,一入職場就是欣欣向榮,一片大好,容易錯把繁花似錦當成樓市常態,以為房地產永遠都是賣方市場。

現如今的市場只是若干個樓市週期中一個小小的時間節點。只有知道了房地產的艱難險惡,才有對市場的敬畏之心。市場會教你做人。

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暴露的也是不知者無畏的少年不知愁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