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珍:嚴格代購管理衝擊最大的可能是一個你想不到的國家|金融普及教育

王玉珍:严格代购管理冲击最大的可能是一个你想不到的国家|金融普及教育

Golden Quote

王玉珍:严格代购管理冲击最大的可能是一个你想不到的国家|金融普及教育

——王玉珍

要說國慶期間衝擊人眼球的,還真的是很多:國外幾大股市大跌、旅遊景點人滿為患、人民銀行降準放水,但是讓很多人更心疼的是海關嚴格管理海外代購,因為對海外代購的嚴打真的是打痛了很多人的錢包。

有媒體報道,9月28日,上海浦東機場裡,所有人全部開箱排隊等待過機審查,僅一個航班抓了100多人,不僅被檢查到深夜,還要交上高額代購稅,一名男子突然“撲通”當場跪了!因為他帶了178萬的貨,除了面臨鉅額的補稅更是被進了緝私局。有人大叫:白乾了兩趟。更有人大呼:這簡直就是代購界末日啊!!

儘管上海海關並不認為國慶長假期間存在海外代購“嚴查”,更強調個人攜帶入境物品的政策近期沒有變動,但仍然提醒市民:購買貴重物品回國時務必先了解相關法律法規。

事實上,不僅僅是上海海關,全國海關都在例行執法,羅湖口岸和福田口岸已經正式啟動了人面識別器,在原有的海關E道基礎上加入了人臉識別功能!香港代購們也進入了冬天!

除了海關,機場免稅店裡也是嚴查的重點,有媒體報道說,海關直接在機場免稅店檢查,只要是機場免稅店掃貨量大的如十幾萬貨的代購,都無一倖免。

除了嚴查、嚴打,更重要的是法律法規進行了嚴格的規範,以後代購有了法律規範。最近出臺了經過全國人大8月31日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並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實行,這被認為是史上最嚴格的海外代購監管法律法規,規定:只要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從事經營活動的,都要辦理許可證!只要是代購都必須辦理營業執照,需要採購國和中國雙方的營業執照,偷稅漏稅需承擔刑事責任,一旦違規最高可以罰款200萬。

多數人關注嚴格管理海外代購更多的是偷稅漏稅,給我國經濟造成的損失和國家財政造成的損失;也有人關注的是大量海外代購的不良行為給整個國家和民族造成的不良影響。

但是,中國嚴格監管海外代購衝擊最大的國家不是美國、不是日本,是一個你意想不到的國家,那就是韓國。

韓流在中國曾經的流行可以說是一個神奇一樣的存在,曾經追韓星成為一些中國少男少女的一種流行,“哈韓”曾經成為一種人人皆知的現象級盛況,一股韓國韓流曾經席捲到了中國的各行各業。

同樣,中國遊客支撐了韓國旅遊業的半壁江山:

2013年中國有432萬遊客赴韓國旅遊,首次超過日本成為韓國入境遊客中的第一大國;2014年,中國赴韓旅遊人次達到610萬,中韓互為第一大入境客源國;2016年,赴韓中國遊客達到826.8萬人次,佔韓國當年所有入境外國人的47.5%,佔了半壁江山。

2015年中國遊客在韓消費數額可以佔到整個韓國旅遊市場收益的7成。2015年中國遊客在住宿、交通、購物等方面,給韓國帶來的綜合經濟效益為220億美元,約佔韓國GDP的1.6%。

在中國城市街頭隨處可見的韓國服飾、韓國明星海報、韓國音樂,無不顯示著韓國商品在中國的巨大號召力。

但是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中韓兩國進入了冰凍期。在這過程中,韓國無論是商業還是媒體一開始是無限譏諷,大喊“有種你別來”,後來又大聲呼喊:就等你來。

但韓國的旅遊業已經呈現出並不樂觀的態勢,不管承認不承認,也不管願意不願意,中國遊客到韓國旅遊的人數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急劇下降,去韓旅遊的中國大陸游客增幅在2016年8月高達70.2%達到最高點,9月降至22.8%,10月進一步跌至4.7%,11月訪問韓國的中國大陸游客同比增幅僅有1.8%。

2017年以來,去韓國旅遊的中國遊客繼續下降,與2016年相比呈現出大幅度下跌的態勢,2017年1月到8月,赴韓中國遊客同比大減48.8%。2017年,赴韓旅遊的中國遊客雖然仍有417萬,但是較2016年較少了48%。2018年上半年,去韓國旅遊人數雖然激增了50%-60%,但考慮到2017年的降低幅度,2018年仍然沒有完全恢復到2017年的水平。

中國人去韓國旅遊的冷卻期,讓韓國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由於受中國人減少影響,韓國旅遊經濟收支逆差呈現不斷擴大的態勢。據韓聯社報道,2017年韓國旅遊收入為133.237億美元(約845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22.5%,旅遊支出則達270.729億美元(約171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3%旅遊收支出現137.492億美元(約872億元人民幣)逆差,這是韓國旅遊收支自2001年以來連續17年出現逆差,且逆差規模創下歷史新高。主要原因是2017年3月至12月,赴韓中國遊客同比銳減56.9%。

有報道顯示,主要面對中國遊客的旅遊景點、商場、免稅店也是慘淡經營,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裝做一個待在閨中的少婦等待心上人的歸來,韓國各大零售行業績慘淡已經不堪重負。

當大家以為不去韓國旅遊會給韓國經濟帶來巨大的影響時,特別是當大家在各種自媒體上看到韓國免稅店空無一人的圖片時,以為韓國的免稅店支撐不了幾時,但結果卻恰恰相反,韓國的免稅店不但沒有垮掉相反卻業績斐然,原因完全歸功於中國代購和刷貨團的瘋狂掃貨,這種肆無忌憚的海外代購行為嚴重地衝擊了廣大中國旅客抵制韓國的愛國熱情。

有人說韓國免稅店70%的銷售來自中國的海外代購,說中國的海外代購支撐了韓國的旅遊業和免稅店一點也不為過。難怪韓國某免稅店的負責人公開說,抵制韓國是沒有意義的,只要降價中國人自己會源源不斷地來。

據韓國《中央日報》網站報道,2018年上半年韓國免稅店總銷售額為9.1994萬億韓元,同比增加38%。在外國顧客中,中國顧客佔據了90%以上。倘若下半年保續這一增長趨勢,今年免稅店的總銷售額有望超過18萬億韓元,較2017年增長將達到30%左右。

據悉,2018年“五一”期間,某免稅店的中國顧客消費金額已有大幅上漲,假期期間整體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45%,其中,中國顧客所佔比重達70%。同時,另一免稅店的中國顧客消費額同比增長了95%。

但是現在不同了,明年一月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並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實行,這被認為是史上最嚴格的海外代購監管法律法規。

規定第十條: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但是,個人銷售自產農副產品、家庭手工業產品,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和零星小額交易活動,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不需要進行登記的除外。

可見,除了自產及小型交易活動,其它電子商務經營者都要辦理許可證!也就是說代購完全在辦理許可證的範圍,一是因為他不是自產;二是不是小型或者零星。

規定第二十六條: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跨境電子商務,應當遵守進出口監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

也就是說從事代購等跨境電子商務的管理要加強法律和行政法規的檢查監管,以前的那種放任和野蠻生長的局面將會不復存在。嚴格監管將成為常態。

規定第七十一條:國家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建立健全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特點的海關、稅收、進出境檢驗檢疫、支付結算等管理制度,提高跨境電子商務各環節便利化水平,支持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等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倉儲物流、報關、報檢等服務。

這就是有關海關進行刷臉檢查、出入境強化代購檢查的出處和法律規範依據。

而且還規定:只要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從事經營活動的,只要是代購都必須辦理營業執照,需要採購國和中國雙方的營業執照,偷稅漏稅需承擔刑事責任,一旦違規最高可以罰款200萬。

可以預見,電子商務的嚴格規範將使海外代購進入冷卻期,因此執照經營、依法納稅將抬高海外代購的成本,擠壓海外代購的利潤空間。因此,在嚴格的海外代購監管的前提下,個人海外代購將受到巨大的打擊。

由於稅收的加強、代購的價格優勢將不復存在,海外代購的規模將受到限制,那麼以中國海外代購支撐的韓國旅遊業、韓國旅遊品和免稅店的銷售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為免稅商品支撐銷售收入的90%中很大一部分是靠國人的海外代購支撐的。因此如果中國的海外代購加強監管和稅收管理,支撐韓國免稅店銷售的因素就已經不復存在,說首要衝擊的是韓國一點也不為過。

歡 迎 訂 閱

深刻|思想|前瞻|實踐

專注於經濟金融政策解讀與建言的

智庫型全媒體平臺

王玉珍:严格代购管理冲击最大的可能是一个你想不到的国家|金融普及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