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珍:民營銀行真的是救民營企業的唯一方式嗎|財富管理周報

王玉珍:民营银行真的是救民营企业的唯一方式吗|财富管理周报

王玉珍:民营银行真的是救民营企业的唯一方式吗|财富管理周报

Golden Quote

王玉珍:民营银行真的是救民营企业的唯一方式吗|财富管理周报

17家民營銀行僅行長變動佔比就接近三成,根本不可能是薪酬低的原因,有人認為民營銀行行長椅子坐不熱就要挪地方是見異思遷,現實中也許並非如此,筆者認為,更多的可能是銀行高管的職業操守、銀行規則與民營銀行大股東之間在銀行發展戰略、管理導向上發生了分歧,是資本的話語權與管理話語權這一新興銀行課題的博弈。。

——王玉珍

最近,微博名為“曹的山石”發微博稱,在一場會議中,對面坐著易綱,東方園林董事長何巧女開場白說,“北京各家銀行的行長我都見過了,但是今天一下子見到了這麼多總行的行長,我就準備說點真心話。”何語速很快,就跟爆豆子一樣,“現在民營企業太難了,如果易行長給我批准一個銀行,我一定拯救那些企業於血泊之中,一個一個地救。”

那麼,民營銀行真的是救民營企業的唯一方式嗎?成立了民營銀行就可以救民營企業嗎?

如果東方園林董事長的話是調侃,那麼本也無可厚非。但是在這個很多銀行總行行長參加的會議上說出這番話,說明作為民營企業代表的東方園林董事長確實不瞭解銀行,更不瞭解民營銀行。

第一,成立民營銀行就可以救民營企業是根本不瞭解銀行

民營銀行首先是銀行,不是大股東的財務公司,也不是大股東的資金融資部,更不是大股東的投資部,而是要按照銀行規矩辦的真正的銀行。因此,不管是什麼性質的銀行,哪怕是民營銀行也必須按照銀行的規則和監管的要求經營和管理。

首先,銀行的貸款發放要保證存款本金的安全。銀行的資金除了資本金以外,主要是來自於居民的儲蓄存款和企業的存款,作為經營貨幣的特殊企業,銀行有責任和義務對這些存款的安全性,

因此,銀行不是民營企業的資金救助資金供給者,也不是財政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資金,而是以存款的資金安全為前提,所以,銀行必須按照規定的風險控制流程和風險判斷評估體系進行貸款投放,即使是銀行的董事長和行長也不能主觀決定貸款的投放。

其次,銀行的資金運營要保證存款和借入資金的利息支付。銀行不僅要保證銀行存款的本金安全,同時還必須保證銀行存款和借入資金的利息支付,經常有一些民營企業要求銀行的貸款降低利率甚至要求免息,有的民營企業老闆也天真地認為,銀行有的是錢可以源源不斷地無償供血給企業,但是銀行不是慈善機構,不是財政投資和撥款,而是要通過信貸保證貸款的本金和收益,從而保證存款的本金和利息的安全。

再次,銀行要滿足銀行監管部門的各項要求。

一些企業老闆認為,銀行的行長權力很大,想給誰貸款就給誰貸款,想給誰多少貸款就給誰貸款多少,特別是對民營企業的貸款要求抵押、要求擔保、要求有現金流、要求有還款來源,特別不理解甚至覺得銀行是不盡人情的。

更的企業老闆認為,銀行貸款不要管企業的用途、不要管企業有沒有抵押擔保,甚至覺得企業需要多少銀行就應該貸款多少,特別是一些企業出現困難、出現問題甚至已經資不抵債時,銀行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幫企業一把。

但是,銀行的信貸投放要嚴格接受監管部門的監管,要符合金融政策的要求,包括信貸政策要求、監管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包括哪些行業、哪些企業禁止貸款,哪些貸款企業不能貸款,包括銀行的最大貸款規模和行業貸款比例,都有相應的規定不是想貸款多少就貸款多少,更不是想貸給誰就貸給誰。

第二,正是對銀行的認識不足導致民營銀行發展出現一些問題

不可否認的是,民營銀行近幾年已經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截止到目前,已經開業了17家民營銀行,包括:

深圳前海微眾銀行、上海華瑞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天津金城銀行、浙江網商銀行、重慶富民銀行、四川新網銀行、湖南三湘銀行、福建華通銀行、武漢眾邦銀行、山東威海藍海銀行、北京中關村銀行、江蘇蘇寧銀行、吉林億聯銀行、梅州客商銀行、遼寧振興銀行和安徽新安銀行。

雖然民營銀行被大家寄予厚望,特別是民營企業對民營銀行抱的幻想更大,從現實情況看,民營銀行的發展卻中規中矩,其業務規模並沒有人們想象和期待的那麼快。

據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末,民營銀行總資產規模僅為3381.40億元,平均每家銀行僅22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為1444.17億元,平均每家銀行的貸款規模只有不到85億元。因此,靠民營銀行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短期內是難以見效的。

但同時,民營銀行的發展卻遇到了一些問題,這裡就有民營銀行的大股東對銀行的認知存在偏差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民營銀行的規範,也影響了民營銀行的未來發展。我們來看看民營銀行普遍存在哪些問題:

一是銀行高管層不符合監管要求。很多民營銀行的董事長和行長特別是董事長都來自於大股東,可能會沒有任何的銀行高管專業從業經驗。這造成銀行從開始就先天不足。有的銀行開業後,才新聘任了行長,這將導致銀行的治理結構混亂,對銀行的管理可能缺乏應有的認知和了解。

二是銀行的戰略定位和業務發展具有強烈的內部銀行性質。銀行之所以叫銀行,就因為銀行具有強大的社會資金融通功能,而有的銀行一開始的定位也是定位就是集團內部結算銀行,因此,銀行的業務發展受到嚴重的制約。因此,產業資本投資銀行本身的缺陷暴漏無疑,以產業資本企業財務公司和內部結算銀行的方式辦銀行,讓銀行難以真正以銀行的方式辦銀行、以銀行的方式發展銀行。

三是民營企業老闆幹部使用的隨意性在銀行會有所體現。一般來說,民營銀行在籌建之時,由於沒有銀行人員儲備,必然以高薪、高職位以及長期勞動合同為誘餌,向國有銀行和其他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挖人才,但是隨著後來的改變原有的部門設置和職務體系,原有的人員就不一定適用新的要求,原有的人員包括高管要麼服從去新的崗位,要麼接受工薪下降的事實,等於變相逼迫原聘任的管理者離職。

這是典型的民營企業的用人風格,高薪聘任、高職許諾,需要時則重金引進,不需要時無情踢開。如此大規模的人事制度和幹部管理體制的變動對一家銀行卻可能是致命的。

四是勞動人事制度和管理欠缺規範。不可否認,有一些民營企業的人事管理是相當規範的,但是另一個不容迴避的事實是,大量的民營企業在人事管理上有相當大的隨意性和投機性,甚至為了節約成本而違法違規現象也時有發生,有的民營銀行將這種民營資本控股性質使得民營企業的一些傳統思維和習慣帶入了銀行,變相逼迫管理層辭職、沒有為員工足額繳納社會保險、違法超長確定勞動合同試用期、遲延簽訂勞動合同等多種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

有的民營銀行在用工上不符合勞動法、不簽訂勞動合同,還存在實行殘酷的零底薪薪酬體制、不及時支付國家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等行為。這種非銀行規範行為的人事管理對於以信用為基礎的銀行業是對銀行信用的嚴重破壞。

五是存在關聯交易的嫌疑。民營企業辦銀行有以下幾個目的:首先是成為企業的平臺併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其次是通過銀行支持企業的發展;其三是提高企業對外融資的籌碼;其四提高企業合併報表的資產擴張能力。有的銀行的發起股東曾經承諾幾年內不轉讓股權,股東不與銀行發生違規關聯交易,不干預銀行日常經營。但是作為內部結算銀行的定位必將使上述承諾變成空談。同時,有人指出,有的民營銀行的業務結構更像是“體內循環”,存款和貸款大多來自股東單位以及上下產業鏈。

民營銀行出現的問題已經引起監管部門的關注。去年4月21日中國銀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郭樹清講話中明確表示,要切實彌補監管短板,著力強化股東監管。強化股東資質審查、關聯關係審查和資金來源審查,加強股東准入監管。強化對股東行為的持續監管,嚴禁不當干預經營決策,嚴禁通過關聯交易獲取不當利益。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全面梳理主要股東及關聯方情況,掌握其重大變化,強化股東授信審查,防止套取銀行資金。

2017年4月12日,銀監會下發了《關於切實彌補監管短板提升監管效能的通知》(銀監發﹝2017)7號),要求強化風險源頭遏制,加強股東管理,要求制定統一的股東管理規則,對股東的准入和行為進行約束。加強關聯關係審查,防止通過委託他人代持股權、關聯方與一致行動人聯合持股等方式規避股東資格審查的行為。同時,加強資金來源審查,確保入股資金為投資人自有資金,來源合法合規。

當然,強化對股東的監管不僅僅是針對民營銀行,也不僅僅是對銀行的民營股東,而是對所有銀行的所有投資者,但從2016年以來民營銀行設立進入常態化,對民營銀行的股東強化准入監管,應該是監管部門必須強化的一項重要工作,股東資質等也應該是監管重點關注的問題。

第三、民營銀行高管變動頻繁是民營銀行大股東認知缺陷的註解

與民營銀行發展出現問題相應的是,民營銀行的高管變動頻繁,並已經成為銀行高管的“雞肋”崗位。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8年初至今,A股和H股43家上市銀行中,已有25家上市銀行合計至少109位高管發生變動。其中包括多家上市銀行換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高管變動中,銀行變動的高管主要是仍然在“銀行圈內”打轉,跳到“圈外”的少之又少。投身民營銀行、互聯網金融企業及知名企業金融板塊的高管更是少之又少。

2016年傳統銀行高管去民營銀行任職曾經颳起了一股就職旋風,併成為一時間的時髦去處:根據新聞報道,光大銀行副行長邱火發出任恆大發起設立的民營銀行董事長;平安普惠副首席風險官馮瑞彬、匯豐銀行中國區首席法律顧問周莉莉加盟點融網,建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黃皓就職螞蟻金服,民生銀行總行零售風險部總經理李迎晨加盟玖富,農行互聯網金融開發部負責人加盟了短融網,渣打銀行(中國)董事總經理黃爽加盟百度公司,上海農商行行長侯福寧出任均瑤集團副總裁一職。

但為什麼短短一年,銀行高管的跳槽去向和趨勢發生瞭如此大的改變呢?因為民營銀行成了傳統銀行高管跳槽的“雞肋”。

曾經的民營銀行是傳統銀行高管的嚮往之地,這應該說是與薪酬有關,同時也是與一些傳統銀行高管想一展抱負有關。特別是近幾年17家民營銀行相繼開業,更成了傳統銀行高管的用武之地。

但是正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一樣,民營銀行的高管出現了“不過一年”的滑鐵盧。

2017年10月25日,北京中關村銀行行長王萌因個人原因辭職,此時距中關村銀行開業剛過3個月,距離王萌017年6月就任北京中關村銀行行長也僅僅不到半年。

2017年11月28日,福建首家民營銀行華通銀行行長鄭新林離職,距離2017年1月鄭新林擔任華通銀行行長也不到一年的時間。

2018年4月12日,國民銀行公告稱董事會收到行長章雪蓮遞交的辭職報告。

2018年4月18日,吉林億聯銀行行長戴兵因個人原因離職,銀行方面並不清楚其下一步去向,戴兵在億聯銀行任職尚未滿一年。

有人驚呼,民營銀行的行長遇到一年水土不服的泥潭。

17家民營銀行僅行長變動佔比就接近三成,根本不可能是薪酬低的原因,有人認為民營銀行行長椅子坐不熱就要挪地方是見異思遷,現實中也許並非如此,筆者分析認為,更多的可能是銀行高管的職業操守、銀行規則與民營銀行大股東之間在銀行發展戰略、管理導向上發生了分歧,是資本的話語權與管理話語權這一新興銀行課題的博弈。

而民營銀行的高管從原來的傳統銀行、特別是一直在大銀行成長起來的到民營銀行任職後發現,新興銀行的工作環境、業務環境、發揮空間遠遠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決策權不足、話語權沒有分量、自身全面管理和掌控力不足、規範程度差應該是民營銀行行長離職的原因。

部分民營銀行的高管職位成了燙手的山芋,成了一些高管的是非之地,從而難以久留。這種現象的大量存在也讓傳統銀行的高管對民營銀行的高管之位望而卻步。

民營銀行是我國銀行業的活躍力量和新生力量,對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的發展確實會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只有民營銀行才能救民營企業,更不能簡單地認為只要多建設民營銀行就能夠救一批民營企業,而是要從銀行的規範出發建設銀行,從民營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出發支持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研究觀點,與所在機構無關。本文編輯:王蕾

我們期待您的來稿

王玉珍:民营银行真的是救民营企业的唯一方式吗|财富管理周报

歡 迎 訂 閱

深刻|思想|前瞻|實踐

專注於經濟金融政策解讀與建言的

智庫型全媒體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