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電燈公司”成軍工“巨無霸”

民营“电灯公司”成军工“巨无霸”

在美國波士頓,有一個世界級跨國工業巨頭——通用電氣公司(GE)。這個業務遍及世界上100多個國家,擁有員工約30萬人的巨無霸經歷過三個世紀的變遷,除了生產消費、工業電器設備外,它還製造噴氣飛機引航導航系統、多彈頭彈道導彈系統、雷達等。

2016年,通用電氣公司位於全球100大最有價值品牌的第十位。通用電氣歷史市值曾突破6000億美元,成為科技股中除微軟之外的第二大市值股票。近年來,通用電氣公司受債務影響,連續進行瘦身和業務拆分等大動作,2019年利潤或將再次下滑。然而,這個歷經百年風雨飄搖的多元化公司不管會不會從此走下神壇還未可知,都依然是個傳奇。

電氣鼻祖多元化發展

1878年,大名鼎鼎的托馬斯·愛迪生創立愛迪生電燈公司。4年後,該公司建成了世界第一個商業化的發電廠和輸電系統,為當時85個用戶共400盞電燈提供電力,從此人類開啟了電氣化時代的新紀元。

1892年,愛迪生電燈公司與當時實力相當的另一家電氣公司湯姆森-休斯頓公司合併成立了通用電氣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康涅狄格州費爾菲爾德市。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民營起家的通用電氣公司獲得了迅速發展。公開資料顯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該公司在無線電方面居於絕對領先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雄心勃勃的通用電氣已經不再滿足於在電氣行業稱雄稱霸,而是以戰爭為契機,開始涉足飛機、船舶等軍工製造領域,營業額急劇增加,為戰後發展儲備了大量資金。

此後,通用電氣慢慢蠶食吞併了國內外多家企業。1939年,它在國內所轄工廠只有三十幾家,1947年增加到125家。1976年底,這個數字增加到224家。國外的發展也勢不可擋,它逐步合併了意大利、法國、德國等國的電工企業,成為一個龐大的跨國公司。發展至今,除電力“老本行”外,通用電氣業務涉及金融、航空、能源、醫療等眾多領域。

工業巨頭兩翼齊飛

紮根於民,成長於軍,在和平年代開花結果的通用電氣公司逐漸發展成軍民兩用技術企業的典範。

以航空發動機為例,1945年,通用電氣生產的J33發動機裝備了美國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F-80,標誌著該公司在航空發動機方面已躋身世界先進水平。後來通用電氣又在此基礎上推出了改進版的J35,以J35為動力的戰鬥機就是米格-15的天敵F-86。1981年6月,美國空軍發佈“先進戰術戰鬥機計劃”(ATF計劃)。1983年,在ATF計劃指導下,用於第四代戰機F-22的發動機開始正式立項研發。當時參加發動機競標的有普惠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兩家。雖然最終普惠公司勝出,但通用電氣的方案也並未被放棄。美國政府當時通過綜合高性能渦輪發動機技術(IHPTET)等項目與通用電氣合作,各自出資50%支持發動機新技術的開發和驗證。

通用電氣和法國施耐克瑪公司合資成立的CFM公司也擁有用於波音737MAX的LEAP-1B發動機、我國C919外方發動機LEAP-1C、我國ARJ21支線飛機的CF34-10A發動機。據通用電氣官方數據,截至2018年10月底,該公司在大中華區的航空公司客戶超過60家,在役發動機超過5600臺,儲備訂單4000多臺。“全球每2秒鐘就有一架應用GE發動機技術的飛機起飛。”通用電氣(中國)官方網站介紹。

通用電氣公司多元化發展,在航空發動機、船舶、航天、能源等領域皆橫跨軍民兩界。事實上,美國洛馬公司、雷神公司等軍工巨頭軍民融合的發展歷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冷戰前,民營企業逐漸成為軍工主力,冷戰結束之後軍品任務急劇減少,它們便開始致力於軍民一體化建設,拓展民用市場。如今,只承擔軍品任務的軍工企業已不復存在,軍民融合早已是大勢所趨。(於紫月)

原標題:GE:民營“電燈公司”成軍工“巨無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