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孝敬父母要趁早?

趁著國慶假期,回了一次老家。進入村頭,冷冷清清,路上沒有幾個人,主要勞動力都外出打工去了,留守的都只是一些老年人。看著自家久無居住的房子,到處都是灰塵,房屋四周也是野草叢生,隔邊的鄰居家也都是大門緊閉。看著是一片荒蕪的景象,一種落漠湧上心頭,心像打爛了的五味瓶,很不是滋味。以前有父母守家, 會把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一進家門,母親就拿著我的手總有說不完的話。

為什麼說孝敬父母要趁早?

記得每次離家的時候,母親總會一個勁的叮囑路上要小心,到了要打電話回來之類的,生怕有什麼閃失。並說:”在外面你早上要吃早餐,早上不要空腹。”其實這哪裡還用得著您操心,您保重自己就好了。我們都長大獨立生活了,可她仍然是這樣的關懷備至。詩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兒子的遠方有多遠,母親的牽掛就有多遠,真是母愛無疆。

為什麼說孝敬父母要趁早?

也不知是為什麼,以前父母在的時候,沒有經常想回家的念頭,拼命地在外面努力奔波,尋找著我們自己所謂的夢想,現在父母離開了,卻又愈加的想念,有種非常懷念的感覺。無論我們走多遠,離開多少年,對故鄉的情感卻是有增無減,因為只有生我養我的地方,才是我們夢開始的地方。老房子就是我們的根,對於家的記憶是刻在我們靈魂深處,永遠無法磨去的痕跡。

為什麼說孝敬父母要趁早?

當要回城的晚上,看著牆上父母的遺像,滿腦子都是一幕幕的回憶:2014年的春節是陪父母親度過的最後一個春節。當時母親行動越來越來不方便了,食量也越來越小,父親也沒精力招呼母親,所以母親就只能接到姐姐家照料。幸好有個這麼好的姐姐,她是對父母付出得最多的了,也是陪伴母親最後歲月最長時間的人,我真是心存感激。我回家時接母親回來,當時是從三樓把母親背下來的,想著日漸衰弱的母親晚年這麼磨難,內心泛起一陣陣的酸楚之情。春節過後我還是隻能送母親去姐姐家照料,臨別的時候,我抱著消瘦的母親在懷裡淚水潸然而下,誰知這一次的離開是與母親的永別。

為什麼說孝敬父母要趁早?

太約過了一個多月,我和母親通電話,母親她說真的不行了,我安慰母親說:“不會的,你要堅持著,過段時間我會回來看您的。”在沒過幾天的一個晚上,我突然接到母親去世的消息,猶如晴天霹靂,回家的路上,一直淚如泉湧。

在料理完母親的喪事十多天後,父親又突發急病,我急急匆匆又趕回去,當時父親已經進了手術室。我想母親去世的時候我都沒在身邊,對父親的這一次真的不能巰怱了。然而在第三天晚上,重症監護室傳來消息,父親已搶救無效。

為什麼說孝敬父母要趁早?

短短的十九天時間裡,父母的雙雙離世,感覺是天崩地裂,心如刀絞。因為還沒能來得及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內心總有深深的愧疚之情,所以這麼多年來一直不能釋懷。子欲孝,而親不待,感覺回家是悲途。

為什麼說孝敬父母要趁早?

記得前不久臺灣藝人費玉清說父母的離開讓他頓失歸屬,到哪裡都觸景傷情。對此我深有體會,所以

孝敬父母要趁早,有喜歡吃的就儘量讓他們嚐嚐,常回家看看,就是最好的孝順。若父母走了,想要孝敬的機會都沒有了。你對父母有什麼難捨的情感,歡迎評論、分享並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