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一百天,市值蒸發2600元,股民血虧,雷軍獨得99億

回想起百日前,應該是雷軍最興奮的日子。身著筆挺西裝,佩戴大紅花,第二次進入港交所的雷軍,此時的心情與十幾年前的金山上市完全不同,畢竟這次他可是絕對的主角。

雷軍跟港交所的緣分可不淺,十幾年前,作為他人生中第一個事業巔峰,年少得志的雷軍以金山總裁的身份,帶領金山上市港交所,完成之後他已成為中關村成功人士之一,按輩分來算,應該是中國互聯網的元老級的人物了。

小米上市一百天,市值蒸發2600元,股民血虧,雷軍獨得99億

但傳統軟件行業與新興的互聯網行業相比,就顯得陳舊落後許多。不甘沒落的雷軍又怎會就此罷休,這也就是他為什麼功成名就之後,卻辭職另尋他路的原因。

在短暫的投資嘗試後,顯然他發覺移動互聯網才是接下來的主角。一心想創建一家偉大公司的他,最終還是選擇重新開始,投身手機行業,希望用互聯網思維打造真正物美價廉的國產手機。

極致性價比,加新潮的互聯網思維,讓小米成為新國貨的代名詞

被眾人看不上的互聯網營銷,讓雷軍一炮而紅。高性價比加上獨特的定製版安卓MIUI,讓小米的產品從第一代開始,就迅速打開市場。線上營銷的方式,讓實力不足的小米,用低廉的價格獲取更大的影響力。

手機模式的成功,讓雷軍迅速找到移植的方法。在已經成功的小米品牌的加持下,小米用極高的性價比,通過互聯網將各種家電產品分發下去,像電視,風扇,音箱,路由器等等,這些產品很快就搶佔到了分類行業的第一名,小米之家也被媒體叫為小米雜貨鋪。

小米的財報顯示,小米集團有約1.15億件連接的小米IOT設備,近170萬名用戶擁有五臺以上小米IOT設備。同時小米對外透露,小米電視2018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長超過350%,已經成為中國大陸第一的電視品牌。

此外,小米生態鏈孵化的家電品牌市場佔有率較高,營收穩定,並開始準備上市。其中已上市的華米,財報顯示,第二季度,營收7.6億元,同比增長54.8%,淨利潤為8550萬元,利潤同期增長57.8%,表現狀況十分良好。

雷軍也在公開場合,自信滿滿的表示,小米的IOT佈局,就是再捕捉下一個千億美金市場的機會,而且小米IOT事實上,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IOT平臺。

小米上市一百天,市值蒸發2600元,股民血虧,雷軍獨得99億

手機行業競爭加劇,小米匆匆上市集資,應對友商挑戰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期下降了26.1%,其中,三月份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僅3018萬部,同比下降27.9%。多個數據都顯示,國內手機市場開始放緩。

根據權威機構IDC的數據,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手機前4排名分別是,華為,OPPO,vivo,小米。值得注意的是前四大國產廠商,已經佔據國內9成以上市場份額,在整體市場下滑的背景之下,手機廠商的競爭異常激烈。

第一名華為在國內保持著21.7%的增速,同時第二季度華為全球手機銷量正式超越蘋果,位列全球第二。華為的巨頭效應也讓其他國產廠商壓力倍大。

尤其對於小米來說,高性價比意味著低利潤,利潤的壓縮不僅影響發貨時間,長期以往對小米的研發也會受到影響。

從小米財報上就可以看出,小米集團在2018年第一季度研發費約11億元,即使將前三年的研發費用加起來,也不過78.71億人民幣。這與華為動輒百億的研發投入相比,確實相差甚遠。

於是雷軍打破五年不上市的誓言,在今年夏季選擇上市,並承諾三分之一的資金將用於研發,此時的華為餘承東還不忘嘲諷一下小米,表示創業是一場馬拉松,上市並不能代表成功。相信這也是想打壓一下小米的氣勢,畢竟這應該是第一家國產手機廠商上市。

小米上市一百天,市值蒸發2600元,股民血虧,雷軍獨得99億

上市後的小米,帶來了改變嗎?

一向深得年輕人歡心的小米即使在上市的時候,也要把自己包裝成“年輕人的第一隻股票”。深諳互聯網營銷的小米,總是能在關鍵的時候,帶來對自己利好的影響力。

無論是雷軍對外厚道踏實的人設,還是小米對外物美價廉,新國貨的形象,都讓外界對這隻港股第一支同股不同權的手機公司展現極大的興趣。

雖然上市過程,並不輕鬆。小米似乎不斷在向外界釋放消息。從價值2000億美金的市值,到“我們的市值應該是蘋果x亞馬遜的口號”,雷軍似乎一直在把小米往高市值領域去推,可小米的現狀似乎並沒有雷軍說的那麼好。

根據小米上市後第一份財報顯示,二季度小米集團總營收為452億元,互聯網營收佔比僅為8.8%,收入40億元。雖然增長高達60%,但顯然還是輸給了手機業務。而近期小米平臺爆雷的p2p金融,也引發米粉對小米廣告審核不嚴的指責。無論營收還是增速,小米似乎很難證明自己是一家互聯網企業。

但其中有一項支出,卻引發了投資人的注意。財報顯示,小米的行政支出同比增長了4469%達到了104億元人民幣,而小米也解釋這是由於一次性給予雷軍99億的股權獎勵,這在上市之初,就已經公告過了。

99億的獎勵,打破之前由劉強東創造的41億人民幣的股權獎勵的記錄。一向是厚道,本分人設的雷軍這次多少有點韭菜收割者的意思,而小米官方的解釋為,這是有所有股東在會議上,一致同意對雷總創辦小米過程的辛勤工作的獎勵,雷軍並不知情。

而這一點在三個月後的今天,更顯得讓股民氣憤。要知道,小米上市已過百天,與雷總早前承諾要讓投資者的收益翻倍的承諾。小米股價已經下跌超過40%,與最高點時比,小米市值蒸發了2600億人民幣。

媒體人不禁喊出,“這是雷軍又一個無法洗清的原罪”。媒體紛紛指責,小米在上市前夕,粉飾業務,欺騙股民,硬件收入佔大頭的小米,卻硬要把自己稱作互聯網公司,以550億美金上市後,小米就再也沒到過這個高點,數萬名股民被收割,小米成年輕人第一支被套牢的股票。

尤其在手機行業洗牌加劇的背景之下,老對手華為的愈戰愈勇,越顯得小米的落寞。轉眼間,又到了發新品的時間,小米下半年的旗艦小米MIX3即將發佈,滑蓋全面屏的創新,10GB內存的加持,瞬間又讓小米吸引大量的目光。只是不知這次的新品,能否讓小米在年底交出一個亮眼的成績。

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