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國這麼早就能廢封建而歐洲長期小國林立?

其實根本性因素在於地理。幾乎所有的主要歷史和政治形態,都受地理和科技因素的限制。這就跟演化論一樣,文明模式適應自然環境,凡是違背環境法則的,都一定不會長久,因為統治成本太高變得不穩定而被淘汰。

我們先看看中國地圖。

一個超大的核心區平原和陸路相連的若干中小型平原組成了中國的傳統統治區域。

為什麼中國這麼早就能廢封建而歐洲長期小國林立?

請輸入圖片描述

我們可以看到,紅圈裡的地方也就是中國中東部地區的幾個較大的大平原。幾乎都是人口密集地帶,即便是今天這個範圍內也聚集了中國的多數人口。

在古代,哪怕是現代,平原都是人類活動的主要區域,不管是農業,交通,人口都要大大的優於山地。

這樣就會導致一個結果。只要產生一個核心王朝,周圍的其他任何勢力都是不可能與佔領了核心平原的王朝相抗衡的,因為人口差距實在太大了。中央王朝在沒有大型天災和內亂的時候,可以輕易的調集大量軍隊摧毀周圍的勢力。

而且由於平原的交流特別方便,所以就會產生一個巨大的統一文化區,導致周邊地區根本無法和這個統一文化區產生抗衡。只能被緩慢的同化。

中國的歷史也是如此,不管是那裡的勢力,基本上都以佔領中原為最高目標,也都以佔領中原為最終成功標誌。因為他們都清楚,不佔領中原,一旦別人佔領中原,他們就只有歸降了。

我們可以看到官話區基本是這幾個平原區域和平原區域的 延伸。

為什麼中國這麼早就能廢封建而歐洲長期小國林立?

請輸入圖片描述

我們再看看歐洲

藍色線是歐洲的主要山脈。歐洲被這些山脈且這成了若干支離破碎的小塊。

為什麼中國這麼早就能廢封建而歐洲長期小國林立?

請輸入圖片描述

這樣看好像東歐平原比較多的樣子,但是這實際上是假象。

為什麼中國這麼早就能廢封建而歐洲長期小國林立?

請輸入圖片描述

我們可以看到這是由無數細碎的丘陵組成的。

所以歐洲陸地被分割成若干和小塊。

我們再加上國界線。

為什麼中國這麼早就能廢封建而歐洲長期小國林立?

請輸入圖片描述

我們可以看到主要的國界線大致上是沿著山脈來進行的。

所以歐洲大陸被山脈分割成了面積大致接近的幾個大塊,西班牙,法國,德國,波蘭,烏克蘭和意大利。再加上一個不大不小的英國。

這就導致了,歐洲天然就是幾個文化並立的情況,並不存在某一個文化團共同體可以毫不費力的消滅其他共同體的可能,這幾個區域的人口,交通,因為和其他區域溝通困難,所以都會向著自己的地理中心靠攏,這樣就導致各個文化都有很高的獨立性。

並不存在任何一股勢力天然的可以碾壓性的消滅其他勢力,各個勢力一般都以統治自己區域為主要目標,也並不傾慕其他勢力的文化。因為沒有了像中國那樣不入主中原就必須臣服的恐懼。

所以在古代社會,對於歐洲來說,大一統成本太高,幾乎不可能,就算是羅馬帝國,也主要是圍繞地中海來建立,依賴海運來進行溝通而不是以歐洲大陸為核心的。

當然字母語言的特性可能也加速了歐洲的分裂。但依然是以地理分割為主要原因的,不然當書面文字產生後,即便在中國,也必然會被強力的核心推行統一的書面文字。

所以綜上所述,歐洲小國林立主要是地理決定的,非不為也,實不能也。這個問題可能要等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幾乎無視山脈阻隔,讓人群可以以極低的成本互相交流想當長的時間以後。文化上先有變化,然後才會有國家的變化。當然,那時候可能國家這個概念就已經虛無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