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死于临沮,难道是马超见死不救?还是另有原因?

公元219年,大概是关羽人生中最不尽人意的时候了,在这一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最后被马忠斩杀在临沮,身首异处,不可谓不凄惨。同时,这一年,也是三国发展重要的一年。让我们回到那一年,看看当时的天下正在发生什么。

关羽死于临沮,难道是马超见死不救?还是另有原因?

关羽荆州大战落败之后,蜀汉从此一蹶不振,诸葛亮报先帝、兴汉室的愿望彻底落空,无数人的辛苦付出覆水东流。而关羽这位蜀汉的心腹大将,也在这场战役之后,落败逃跑,更失去性命,最后,被斩下头颅献给了曹操,关羽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落了个惨淡收场。

关羽死于临沮,难道是马超见死不救?还是另有原因?

当时关羽败走麦城,最后逃到临沮被杀。最让人不想明白的就是,同为五虎将之一的马超的驻守地就在临沮,为何没有出手相救呢?据《三国志》讲述的内容,马超在投降于刘备后,刘备曾经派马超去攻打城都,马超英勇善战,不久获得了成功,刘备十分高兴,封马超为平西将军,驻守在临沮。这么说来,难道马超与关羽之间还有什么矛盾,竟然到了见死不救的地步。

关羽死于临沮,难道是马超见死不救?还是另有原因?

原来,马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不假。但是,这发生在215年,是在关羽荆州大战兵败之前。而关羽兵败逃跑时,临沮已经是东吴的地盘了。此时的马超并不在临沮,我们也能明白为何当时马超没有伸出援手了。

关羽死于临沮,难道是马超见死不救?还是另有原因?

那么,当时离临沮最近的人是谁呢?有谁能在那个时候救关羽于危难呢?这两个人就是孟达和刘封。孟达降与刘备之后,一直不受重用。刘封是刘备的义子,但是当初刘备要收其为义子时,受到众人的反对,这其中就有一人便是关羽。所以,当时收到关羽的求援时,这两人一个因为不受蜀汉重视,无心营救;一个因为与关羽有一些隔阂,拒绝了关羽的求援。想来,如果当时二人能及时援救,或者离关羽就近的是其他人,或许,我们今天流传的故事就会不同。如果有人能在关羽落难是出手相助,就算不能改变荆州战败的结局,但也不至于让关羽落得如此的下场。谁又能想到,一位能刮胡疗伤的英雄,最后竟是这样的结局。

关羽死于临沮,难道是马超见死不救?还是另有原因?

还有一些人有这样的疑惑,关羽攻打樊城这么长时间,刘备为什么也没有派援军支援帮助关羽呢?不且说关羽是刘备的结拜兄弟,为蜀国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就只凭关羽的能力,刘备也不能任关羽就这样死去。正所谓,事事难以预料。恐怕刘备也并没有想到关羽会竟然会选择主动攻打樊城,当然他更想不到没孙权会采取背后偷袭的策略,把关羽的军队打了个措手不及。就算是这些刘备都料想到了,刘备也定然想不到到孟达和刘封二人,会拒绝援助关羽。然而,并非刘备想不到,谁又能想到呢?同僚为将竟会如此,让关羽就这样丧命在吴将马忠手上。

关羽死于临沮,难道是马超见死不救?还是另有原因?

不过,刘封与孟达两人就此也完全失信于刘备,刘备也不能留他们还在自己的帐下。最后,刘封在关羽死后被刘备处死,而孟达比较聪明,他在关羽死后不久就投奔到曹操的帐下,免去了责罚。

关羽死于临沮,难道是马超见死不救?还是另有原因?

总的来说,造成关羽之死的原因并非只有一个,我们可以推想无数个也许,但是却改变不了结局。但是有些人因为一个“督临沮”就给马超安一个见死不救的罪名也是过于冤枉。因为马超确实是与此事没有关系。如果非要找到一个人为关羽的死负责,恐怕也只有刘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