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蒙边界小城-恰克图

恰克图位于现在的俄蒙边界界河的北岸,和南岸的蒙古国的阿勒坦布拉格(清代称买卖城)隔河相望。这里原是清代的中国商人对俄贸易的重要城市。1727年(清朝雍正五年)9月1日,沙俄和清政府在此签订布连斯奇条约,俄方称恰克图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两国以恰克图河为界,河北恰克图划归俄国。清朝于河南建新市镇阿勒坦布拉格,作为中俄贸易地,汉名“买卖城”。因为在蒙古语中阿勒坦布拉格又称“南恰克图”,所以一些在阿勒坦布拉格发生的事件被纪录成在恰克图发生。

俄蒙边界小城-恰克图

1727年恰克图互市后,茶叶成为中俄贸易的重要物品。晋商在恰克图经营茶叶,货房最多时达108家,一时“独占中俄贸易之牛耳”。茶叶转手俄商后,沿色楞格河谷的传统通道,经贝加尔湖地区的商业中心上到乌金斯克(今日的乌兰乌德)和伊尔库茨克,然后一路向西,运往俄国的欧洲部分。

恰克图茶的行程不止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嗜好咖啡,也是中国茶的粉丝。他同一位俄国伯爵夫人的终身友谊、同俄国公使的频繁来往,使他多次得到“产自中国某些行省的上佳贡茶”。巴氏最后一次得到的好茶,就是俄国官方商队辗转运来的。

1729年起,由理藩院派遣司员一人驻扎其地,监理当地中俄互市。

恰克图、阿勒坦布拉格的贸易日益繁盛。嘉庆、道光以来,中国从恰克图输往俄国的商品是以茶叶为大宗,其业务皆为晋商所垄断。晋商在湖广、江西、福建武夷收购茶叶后, 从闽湘两省产地出发,水陆交际一路北上,纵贯鄂、豫、冀、晋,进入蒙地,穿越戈壁沙漠,直达当时中俄边境的恰克图。全程约4800公里。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中,主人公就从福建武夷山贩运茶叶到恰克图,卖给俄国商人。此外,中国还向俄国出口丝绸、棉布、水果、瓷器、大米、蜡烛、大黄、姜、麝香等,而俄国向中国出口毛皮、纺织品、成衣、生革、皮革、工具、牛等货品。

1860年,清、俄贸易全面开放,这里逐渐衰落。长期以来有一种说法,认为西伯利亚大铁道开通,新的商路形成,是恰克图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但西伯利亚大铁道主线贯通是1916年才有的事。其实直到19世纪50年代初,恰克图这个互市点的贸易额仍保持上升势头,每年交易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1851年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签订后头两年,贸易额仍很可观。而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签订后,交易额急剧下降,1880年代较1850年代少了3/4。恰克图互市额呈现显著颓势。20世纪初,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全线通车更是彻底摧毁了恰克图互市。恰克图互市的衰落是一个复杂过程,原因可能有多方面,现在看来,18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强加于中国头上的一系列中俄不平等条约是主要因素。

1915年6月7日,北洋政府、沙俄在这里签署中俄蒙协约,沙俄虽表面上承认外蒙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中国政府承认了《俄蒙协约》的内容和外蒙古的“自治”,并不得在外蒙古设治、驻军、移民等,实际承认沙俄对外蒙古的控制权。通过这一协约,中国在外蒙古仅取得了徒有其名的“宗主权”,而沙俄则保持了在策动外蒙“独立”时所攫取的各种殖民特权,为外蒙古独立的重要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