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烏江·思南40載」塘頭:在改革開放中騰飛

塘頭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塘頭鎮

塘頭是個好地方,龍底江上魚米香;

經濟繁榮物資廣,山青水秀似蘇杭。

這膾炙人口的民謠,一直流傳至今,給塘頭古鎮留下了神秘的色彩。

據《思南續志訪件雜說》所載:明代嘉靖年間,有陝邦永順源、吳恆順、鄭源源、王順隆、聚茂源、鄭玉川、源恆順、會萬利、楊國順、吳怡順、王安利、張順朝等入黔,在塘頭經營油榨業,一時鼎盛,蔚為繁榮,有小南京之稱。先後引來川、滇、黔、湘、鄂、桂、贛等地商人,手工藝人入境在此設行立號。當年的塘頭十大商號,而有口皆碑。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正如黃文煥先生曾賦文所讚譽:

“唐喬故鎮,位列黔東思石孔道,地裕昌隆,唐代堯民喬遷於此,建鎮天時地利人和。龍底江兩岸山明水秀,江水注入烏江,貫長虹而達涪州。山環錦繡,地氣文風。市雖不城,卻引蓬萊之客;鎮不大雅,亦為禮樂之鄉……”

這裡既有作為排水用的“無水三拱橋”和作為防火災用的“無龍三支角”,又有作為地方治安用的“無城四門”與為了方便水上交通的“榨子門要塞”,還有清代乾隆已卯舉人柴楨的舊居“花廳碣石”和他的手跡“山環水抱”,以及元代的古建築物萬壽宮、王爺廟、禹王宮,接福寺等。

原烏江博物館館長汪育江所說:“塘頭萬壽宮牌坊,是今塘頭歷史的佐證,是標誌性景物,是塘頭的大三巴……”。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加之塘頭八景,點綴古鎮風光,給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不朽的詩文。這正是:

文筆西山勝丹青,圖書東壁藏萬卷;

仙馬系石人間趣,轎頂排彎世外天;

秋鷹入雲暢懷抱,文閣嗚鳳敘情文;

玉屏香案群賢集,萬佛鐘聲翰墨薰。

這獨特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自然吸引了天下的客商雲集,而市場繁榮與貿易活躍。

在歷史和現實的契合上,改革開放的春風給思南的花溪——塘頭古鎮迎來了新的契機!

塘頭古鎮,原只有供銷合作社和綜合一店、綜合二店。2008年,塘頭鎮註冊經商的個體戶已有535戶,其中邵家橋112戶,板橋73戶;個體獨資企業有57戶,其中邵家橋7戶,思林2戶,板橋10戶。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由於市場繁榮,貿易活躍,為緩解客商雲集,人多擁擠的市場秩序,1992年至1993年新建了1700平方米的農貿綜合市場,設立72個固定攤位。工商部門還重點抓了歸行歸市管理和市場建設,通過整頓,秩序井然,1992年被評為“縣級文明市場”。根據商品市場發展的需要,1990年至2002年修建了4.01公頃的商業街。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據1978年年報統計財政收入為105萬元、1995為125.36萬元,而近5年每年財政收入已達400多萬元。在黨的各種惠民政策的指引下,從事各種小本經營的人員可達95%以上。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這裡有歷史悠久的竹器編織市場和火爆熱鬧的禽蛋市場,還有新建的各種山莊茶樓庭院與人們休閒的涼天步行街道。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這裡既有小吃一條街,還有雜貨一條龍等各類小商鋪。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你看:

春風化雨生意興隆赤心喜迎三江客;

文明經商財源茂盛笑顏歡送四海賓。

這一副楹聯,囊括了塘頭人在生意場上勤心經營而取得成功的秘訣。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要得富,先修路”。

1982年1月,在原嘉慶年間修建的“上善橋”舊址(塘頭小學處)破土動工,新修了一座塘頭龍底江大橋。於1984年8月15日竣工通車。其橋身全長117米,高16米,鋼筋混凝土雙曲拱,旁邊兩跨各20米亂石橋,耗費69萬元。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從此,塘頭“水陸交通八方應,東南西北走天涯”而名不虛傳。如今,村村寨寨通公路,每天都有從塘頭車站發往貴陽、都勻、玉屏、銅仁、廣東等地的客車。加之塘頭原渡口第二大橋的貫通,更是驛客雲千里,春風雨一程。

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而水利工程則是農業的命脈。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巖門水庫(蓄水工程),位於塘頭鎮南7公里的巖門村。它於1974年10月開工至1983年初告竣。庫容量為325萬立方米,壩高23米,壩長120米,左右乾渠各1條,長12.6公里,灌溉面積6900畝。一個高原人工平湖,令人流連忘返而記憶猶新:

巖門夏綠萬象幽,高原明珠一望收。

靈山秀水若蓬萊,蒼松翠柏掩瓊樓。

老翁垂釣獨芳醉,倩影泛舟更風流。

白鷺驚飛掠玉湖,林蔭遊子話春秋。

然而,曾記否?1997年仲秋之初的貴州高原,流光飛馳如火,毒辣辣的大陽烤焦了大山的靈魂。這綠色文明的金字塔——如詩如畫的巖門水庫卻令人觸目驚心,留給人們的只是遺憾與蒼涼。正如詩人雪島當年12月11日刊發《思南報》的《大山在吶喊》:

今朝水庫一窩水,幾隻鄉鴨靠岸邊;

漁船孤獨擱淺沙,高梁數枝繞林間。

良田龜裂二村半,綠苕翻白淚縱橫;

豈看平湖之慘狀,白鶴淒厲鳥咽鳴。

而對這種狀況,為了更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巖門水庫,縣委、政府及時召集相關部門聯合辦公,提出限蓄水位為613米(蓄水量為160萬立方米),每年補償糧食4萬斤,由塘頭鎮、板橋鄉人民政府共同承擔。同時找出了該工程1999年以來未發揮效益,不能蓄水的真正原因是病險庫。

於是2003年國家向該水庫投入資金380萬元,對水庫實施了除險加固;2007年烏中灌溉區工程投入資金150萬元,對塘頭境內的左乾渠及部分支渠實施了防滲改造;2008年國家將投入400萬元對右乾渠實施防滲改造。國家農發項目2004-2006年連續四年對塘頭、芭蕉、關中壩投入900萬元對壩區水、路實施改造。如今,一切運轉正常,真可謂:“巖門水庫若西湖,蓬萊仙山映碧波”

的確,人類離不開水,而且更應該保護好水源。

2001-2007年國家投入1800萬元,用於塘頭水利建設,病險庫治理,配套設施建設。同時,國家又投入700萬元修建塘頭水廠一個,它可解決塘頭2萬人的飲水和3萬頭牲畜的用水問題。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小溪河水系工程管理所,40年來風雨兼程,從2002年至2007年連續6年居全縣水利系統及全面目標考核前茅而受表彰。2006年被貴州省水利廳、貴州人民政府評為全省“十五”期間水利工程管理先進集體。2007年被思南縣人民政府評為“十五”期間水利工程先進集體。近幾年來多人多次獲水利部、省、地、縣、人事、業務部門獎勵。

採訪結束時,所長謝應國熱情洋溢地說:“為全面提升塘頭水利工作,夯實塘頭水利基礎,舉全體水利工作之力,大力弘揚水利人‘獻身、負責、求實’的精神,決心在富塘興民的偉大征程中作出水利人應有的貢獻”。

這是一個難忘的日子。1964年,利用小溪河水利工程渠道平肩坳跌水處,修建小溪河電站一座,次年竣工。裝2×84千瓦水輪機運行送電。從此,塘頭開始用電燈,告別了照桐油燈的歷史。

先後,修建了小溪河、泗河壩、寫字巖、石板灘等處的水力發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143千瓦/8臺。

1993年10月,修建塘頭電站(即雞公灘電站),總投資1300萬元,最大裝機容量為2×1250千瓦,於1997年2月正式輸電。那恢宏的氣勢啊,一掃昔日的孤獨與蒼涼。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更值得可喜的是烏江明珠——思林電站,給昔日的“南蠻大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機。

真可謂:利民興邦流芳百世,造福人類惠澤千秋。

思林電站,它為烏江干流梯級發展第六級,總裝機為100萬千瓦(4×250MW)。大壩為碾壓混凝土重壓壩,最高為117米,壩頂長度為310米,過壩通航建築物按500噸級航船設計。其重要特徵參數還有:水庫正常蓄水位高為440米,孔水位高度為431米,總庫容量為12.05億立方米,年發電量為40.64億MH。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它於2003年開始籌集,主要施工準備於同年11月開始。工程於2006年10月經國家發改委核准,同年11月正式開工。首臺機組預計於2009年5月投產發電。

綠色食品,越來越被人們所讚賞的今天,2002年2月原塘頭供銷合作社汪德芳主任,根據塘頭實際情況,在思南縣扶貧開發辦公室的大力支持下,開闢了華豐生態農業基地。它位於塘頭朱家巖背後的大坪上,這裡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生態農業發展的理想之地。

其主要項目有:貴州省脫毒原種(苗)繁育基地40畝,楊梅30畝,皮球桃100畝,油桃30畝。2006年脫毒甘薯14000畝,2008年脫毒甘薯6000畝。

隨著“三農”政策的深入,為面向農村、服務農民、調整結構、科學種植、共謀發展,2008年3月,“思南縣華豐果蔬專業合作社”,正式註冊。除自籌資金外,國家投資20萬元。現有大股東34人,社員240人,種植農戶9000多戶。在油科所和芭蕉分別設基地合計1500畝。種植農戶遍及沙都、堅強、堯民、巖門、仁和等16個片區。主要種植生薑、大蔥、南瓜,到目前為止生薑有700畝(其中自種200畝)、大蔥400畝、南瓜300畝。每年可為農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其洋蔥產品已出口東南亞地區。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汪德芳主任滿有信心地說:隨著市場的需要,還要增加辣椒、西紅柿等方面的種植。省農業廳農科院的領導和地、縣級領導都很關心華豐果蔬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曾多次來此地調研考查。同時指出,華豐果蔬專業合作社,是今後生態農業的發展方向,應充分肯定,大力發揚。

2008年將投資500萬元,申報華豐生態農業無公害生產基地。

人換思想地換裝,玉宇瓊樓美如畫。

塘頭人有創業精神,而且說幹就幹。2006年除夕,走進塘頭河濱新區開發工地,那“春到塘頭”的巨標啊,奪目耀眼:

江口新世紀房地產有限公司,奏響塘頭開發新春序曲;

貴州華夏騰龍建築有限公司,揮戈上陣大展時代風采。

塘頭河濱新區,它位於思石公路北側,塘頭至烏江思林電站道路東側,緊鄰秀麗的龍底江邊,北靠思南縣塘頭中學,南端為厚重的文化古鎮。它既可聯繫塘頭主要舊城商業中心,又可輻射已經建設好的新商業街,從而,作為一個綜合化商業居住中心,具有較強的區域連動作用。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它總用地面積為31913.09㎡,總建設面積為45460㎡。其中:商業住宅建築面積為9800㎡,商住樓商業部分建築面積為10800㎡,商場建築面積為4560㎡,單獨住戶商住面積為2030㎡,建築佔地面積為12235㎡。

其建築密度為38%,容積率為1.42%,綠化率33%。一個3000平方米的停車場,可容80輛車位。

該項目王經理激情滿懷地說:河濱新區的資金來源全部自籌。農貿市場為2000㎡,鄰江廣場為8000㎡,廣場大屏幕1個,另設公廁2個,垃圾中轉站1個。

河濱新區的設計講究綜合體現“環境、空間、文化與效益”四大要素,突出以人為本,為人民創造購物、休閒、娛樂、文化及商務一體的新世紀綜合空間。以商業為核心,以時代特色鮮明個性突出的大型商業居住綜合體和廣場為骨架的多元化社會生活空間新格局!從而,一改塘頭原長期混亂、分散的傳統商業形態。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需要,新建的塘頭甲秀大道佔地11.8公頃。沙都移民安置點佔地41456.34㎡,建築面積16199.88㎡,其中道路、公共設施及移民房屋間距面積為25256.46㎡。可安置風清鄉的唐家墳、寨上、 田壩、蔡家溝四個村民組143戶,602人。塘頭鎮,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令人如痴如醉!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改革開放總開心,黨振雄風四海春。城南淑景小花溪,奇山農場金果鮮。小溪橋畔開新宇,高速公路入鎮門。打好扶貧攻堅戰,綠水青山遍地金。青槓壩裡農家樂,觀中園區蓮花豔!

塘頭鬥蓬譽九州,沙都燈草負盛名。棕葉扇子揚天下,苕粉皮蛋眾相親。木刻石雕盡文章,繅絲織布流民間。四鎮一鄉聚祥雲,詩書畫印震古今!

然而,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要振興經濟首先要振興科技。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地位,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樹立科教興國的思想,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位於塘頭古鎮的龍底江北岸,是“貴州省油料科學研究所”,系長駐縣境內的一家省屬科研單位,佔地860多畝。幾十年如一日地艱苦探索,成績斐然,尤其是雜交油菜理論和育種方面的研究,已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研究員、油菜專家候國佐曾赴澳大利亞考察。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烏江明珠”油菜花海,任志平 攝)

曾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特別關注油料科學研究的發展。2002年11月23日,在貴州省書記錢運祿的陪同下,日理萬機之中的溫總理特親臨塘頭——貴州省油料科學研究所實地考察。同時與候專家等人合影留念。

日後,為了塘頭的美好未來和發展,中央、省、市、縣各級領導曾多次到塘頭調研、指導工作。

塘頭鎮現有人口71460人,總12784戶,高、初中、小學31所,專職教師624人,學生10600人,適齡兒童的入學率為100%。全鎮廣播電視覆蓋率為90%,電視收視率為95%以上。文化佔3處。

如今,漫步古鎮街頭,你會驚喜地發現一股濃郁的地域文化氛圍讓人耳目一新。

鎮有老年大學,詩詞協會,書法協會,文娛宣傳隊,學校有文學刊物等。例如《塘小之聲》《小草》《甲秀》《龍底濤聲》《塘中教研》等等。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除塘頭書店外,還有“一方書屋”“智慧書屋”“紅豆書屋”“姐妹書屋”“老兵文教店”等。

然而,在“知音書屋”門前的那幅“遠求海內珍藏本,快讀人間未見書”的楹聯,定會讓你領略到:

在“山環碧玉翠,江水清綠帶”這個龍底江邊上的塘頭古鎮的文化韻律與崛起騰飛的真正內涵!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縱觀世紀風雲,領略歲月真情:科教乃人才之基,教育則育才之本;學校為育人之所,人才是國家之寶。

楷模輩出,鷹擊長空任舞旋;典範多型,扶搖直上九重天。

三尺講臺通天宇,一隻鼠標繪前程,培桃植李滿園春,教化眾生為己任。江山代有人才出,獨領風騷數百年,追求卓越中國夢,壯志凌雲燦乾坤!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大時代的浪流中,牢記初心永向前,人類命運共同體,四個偉大新徵程。

「潮起乌江·思南40载」塘头:在改革开放中腾飞

榮獲貴州省示範性普通高中之殊榮,前途無量;

奏響縣八中傳奇秀棟樑蔚起之號角,後繼有人!

可喜的是:思南縣第八中學(塘頭中學),2018屆高考又令人讚譽:

經市教育局教學質量綜合獎評定:2018年教學質量綜合獎列B類校第一名,獲B類校一等獎。

2018年9月同時被市委.委市人民政府和縣委,縣人民政府表彰為先進單位。

有道是:

教育先行跨駿馬,文武雙全闖天下;

集鎮繁榮廣招財,歌舞昇平樂萬家!

(圖片來源:任志平、羅福能、塘頭鎮)

淡定 bird

總 編:王 芳

策 劃:晏葉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