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宋襄公

春秋五霸之宋襄公

春秋時期,周天子勢力衰退,昔日威嚴不在,諸侯也不再受天子管制,一些強大的諸侯就開始了征戰兼併。因為這之間有幾位諸侯先後成為霸主所以就稱為春秋五霸。

今天來看看春秋五霸中的最後一位--宋襄公

宋襄公,(?-前637年),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時宋國第二十任國君,子姓,名茲甫。在位於前650年至前637年。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嫡子,第二個兒子,宋成公的父親。

今天給大家講的宋襄公他給歷史留下的最大印象是“大義”。

讓國之美

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2年),茲甫的父親宋桓公病重。按照當時的嫡長子繼承製,茲甫本應是繼位之人,可是茲甫在父親面前懇求,要把太子之位讓賢於庶兄目夷,還說:“目夷年齡比我大,而且忠義仁義,請立目夷為國君吧。”

於是,宋桓公把茲甫的想法講給目夷聽,目夷聽後不肯接受太子之位,說:"能夠把國家讓給我,這不是最大的仁嗎?我再仁,也趕不上弟弟啊!況且廢嫡立庶,也不合制度啊"。

為了躲避弟弟的讓賢,目夷逃到了衛國,茲甫的太子之位沒有讓出去。

宋襄公的讓國之美和如今的家族企業的紛爭不斷。很多人都汗顏。

宋襄公即位後勵精圖治、平定齊亂。

平定齊亂

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齊桓公重病,齊國五公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黨羽爭位。

冬十月七日,齊桓公餓死。五公子互相攻打,齊國一片混亂。桓公屍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屍蟲都從屍體上爬了出來。翌年初,新立的齊君無虧才把桓公收殮。

齊國太子昭逃到宋國,向宋襄公求救。儘管當時宋國十分弱小,但因齊桓公死前曾委託他照顧太子,宋襄公全力幫助太子昭回齊國即位。

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2年),各國諸侯接到宋襄公通知,請他們共同護送公子昭到齊國去接替君位。

但是宋襄公的號召力不大,多數諸侯把宋國的通知擱在一邊,只有衛國、曹國、邾國三個小國派了一些人馬來。

宋襄公率領四國軍隊向齊國進發,齊國的貴族對公子昭懷有同情之心,再加上不清楚宋軍實力,就把無虧與豎刁殺了,趕走了易牙,在國都臨淄迎接公子昭回國。

公子昭回國後當上了國君,是為齊孝公。 襄公因此小有名氣。這件事使宋國的國際影響力大大提高。

圖謀稱霸

春秋五霸之宋襄公

齊桓公死後,諸侯霸主之位空缺,宋襄公想效仿齊桓公,會合諸侯,確立霸主地位。目夷勸諫他說:“以小國之力會合諸侯是禍患。”襄公不聽。

周襄王十一年(公元前641年),宋襄公扣押了滕宣公,又邀曹、邾兩國在曹南會盟,而後,又命邾文公把鄫國國君當作祭品押到睢水郊外去祭祀,想借此來威脅東夷臣服。

同年秋天,宋襄公又因為曹國不服,發兵包圍了曹國。同年冬天,陳穆公邀諸侯重修齊桓公之好,於是陳、蔡、楚、鄭等國在齊國結盟。

這樣,在諸侯中變形成了兩大集團,楚、齊、鄭、陳、蔡等國為一大集團,而圖謀稱霸的宋襄公一黨只有衛、邾、曹、滑等幾個小國。

但最終宋襄公圖霸失敗,楚成王囚禁了宋襄公。

兵敗泓水

宋襄公回國後,聽說鄭國支持楚成王做諸侯霸主,就決定攻打鄭國。目夷勸阻他,襄公不聽。

在與楚國的泓水一戰中,面對強敵來襲,他在陣前大講規矩。什麼不能再次傷害已經受傷的敵人、不能擒獲頭髮花白的老兵、不能將敵人阻於險隘中取勝、不能主動攻擊尚未列好陣的敵人。

而且還一口一個“君子”如何如何。

宋國講禮儀,但楚國屬於蠻夷之邦,要的是千方百計取勝。兩國的作戰思想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宋襄公所提到的等敵方擺好了陣勢才開打,正是所謂的“結日定地,各居一面,鳴鼓而戰,不相詐。”

結果戰敗,落了國人的埋怨,他自己也受重傷而死。

泓水之戰宋國的戰敗不僅完結了宋襄公的生命,也標誌著自商、周以來提倡的“禮義之兵”退出了歷史舞臺。

春秋五霸之宋襄公

宋襄公雖沒有齊桓公的尊王攘夷、沒有晉文公的會盟天下、沒有秦穆公的獨霸西戎、更加沒有楚莊王的問鼎中原,但為何宋襄公能被稱為春秋五霸?

首先在巨大的權力面前宋襄公都能放棄,說明他的“仁義”很到位。

“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託孤宋襄公,深受齊桓公的賞識。

宋襄公無霸主之實卻有霸主之名,宋襄公以仁義為霸。


分享到:


相關文章: